建筑进“门”
——纽伦堡应用科技大学新生建筑设计热身

2017-04-28 00:23李晓天LIXiaotian
世界建筑 2017年4期
关键词:家具空间建筑

李晓天/LI Xiaotian

建筑进“门”
——纽伦堡应用科技大学新生建筑设计热身

'Kick-off': Introductory workshop, Architecture Faculty, Technische Hochschule Nürnberg Georg Simon Ohm

李晓天/LI Xiaotian

毋庸置疑,万事开头难。

我们这篇文章里回顾的,是德国纽伦堡应用科技大学建筑系2016年10月本科新生建筑设计的热身课题。正如我们自己也经历过的,作为刚刚接受建筑学教育的年轻学生们,无论之前对建筑学这门学科做过多少咨询和调研,对建筑学设计课程依旧充满各种憧憬、想象甚至不安。为此,我们通常会在新学期课程正式开始前,设计一个热身课题,来帮助学生们尽快地了解和进入大学建筑教育的状态。对我们教育者来说,一个课题的设计,无论大小,都有它在知识层面、教育层面和方法层面上的种种考量。如何通过直观、易懂的课题设计,把我们自己对建筑教育的主张、风格和态度,用类似文学里的引言来开宗明义,将学生们在对建筑教育的认知从无到有的过程中“领进门”,也是要仔细推敲和琢磨的。

“一切开始于绘图。”

——列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Leon Batista Alberti),《建筑十书》第一本《关于裂纹》

“盖房子最初始的行为应该是画一根线,它是界定规划平面或者用地的第一步。”

——奥古斯特·施马索夫(August Schmarsow),《建筑创作的本质》

回顾西方建筑历史我们会发现,一直到13世纪的后期,建筑师和建筑工匠们才开始在纸上用我们今天所习惯的缩小的比例绘制建筑图纸。而在此之前,设计推敲和施工计划都是在工地现场用一比一的原始尺寸放线。

今天,我们借用了同样的方法来让一年级的新生和建筑设计进行第一次接触。我们的思路是:首先,让学生把他们在实际日常生活中自然积累的尺度感和空间体验,用原始比例直接地运用到第一个建筑空间的设计和构成工作中,目的是让他们能更直观更专注地构想和计划空间,并且随时可以通过对空间的直接体验,来检验他们的设计的合理性。

接下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有意识地帮助学生量化已经通用的尺度标准,定义社会学和人类学范畴内的行为规范,接触常规的设计运行程序,鼓励学生用质询的态度对各种约定俗成的常规现象进行考量和反思,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对其进行颠覆,使学生的工作状态,由通常的受外界影响推动的被动角色,转化为操作设计的主动角色。

我们设计了互相关联的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已经提到的空间设计,第二个任务是构造设计和制造。

1 工作场地,12块“宅基地”已经在地面上用黑胶带标记出来(摄影:李晓天)

2-4 一周以后的工作成果(摄影:Fabian Getto)

指导教师:Roland Bachmann, Matthias Both, Prof. Carola Dietrich, Arquitecto Pedro Ferreira, Fabian Getto, Martin Kühnl, LI Xiaotian, Prof. Gunnar Tausch

第一个任务:设计

负责人卡罗拉·边特里希(Prof. Carola Dietrich)教授

我们把一共96名学生分成12组。每个小组要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计划用时25小时),用1∶1的比例设计一个一层的建筑物,并且最终要用胶带把建筑物平面在分配到的地块里“画”出来。

正如我们知道,建筑设计过程中突破性的创意往往是在受先决条件限制的情况下产生出来的,为了让这个任务更富有现实性和趣味性,我们又加上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1) 为你们的房子设想一个用户,或者一个特定的功能,也许这会对你们在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特征和设计空间组织时有帮助。

(2) 你们的房子有40m2的使用面积。你们的宅基地只有30m2。

(3) 你们的房子要有3个房间或者分区, 他们的功能分别是:起居和用餐、睡觉、卫生洗漱。

(4) 起居用餐的空间里要设计的足够大,以便10个人可以同时一起就坐、讨论和用餐。这个空间必须在你们自己的宅基地里面, 其他的功能区域可以(必须)扩展到相邻的3个地段里。

(5) 除了起居/用餐区域里的桌子和椅子以外,你们可以用胶带“绘制”你们所需要的其他的家具和设施。甚至你们也可以加入真实的日常用品。需要注意的是,你们应该在设计任何细节的时候都要参照你们设计的使用对象来检测这些细节的合理性。

(6) 工具: 设计过程中可以用粉笔在你们的地块里做标记,用照片记录你们的“草图”。你们有一共长150m、宽25mm或19mm的有色胶带用来“绘制”你们的平面。事先要做好“施工”计划,胶带用完了不能另外添加。

第二个任务:构造

负责人贡纳·陶旋(Prof. Gunnar Tausch)教授

学生要在这一周里为他们的起居/用餐的区域设计并制造桌子和椅子。材料是2mm厚的A0的白卡板,材料的用量是有限制的:桌子是4张, 每个人自己的椅子可以用到两张。家具的节点不能用粘接剂粘结,不能用金属件连接,也不能用除白卡板外的任何其他的材料制作加强连接件。可以采用的节点构造:插接、电工用束线带。主要工作工具:直尺、刀子、打孔机。

我们对家具的制作提出的几个限制:材料的物理特性和有限的用量,加上节点构造的明确定义,使家具的功能性对学生的挑战很大;另外,我们对家具功能和形式也提出了要求:功能合理、尺度舒适、形式语言要和构造设计统一一致。家具设计的风格特点要和小组共同设计的建筑空间有关联。

简而言之:低成本、低科技,形式功能契合,引入概念性设计的语汇。

学生有一周的时间完成这两个任务,届时我们将举办一次聚餐会,每组学生各自准备食品和饮料。老师,同时也是客人,和同学们在他们的“家”里共同享用美食并且讨论他们的设计。

一周以后,一个可设想但不可预见结果的建筑装置作品产生了,而且产品本身是非常令人兴奋的:整个工作空间中建起了12户住宅,建筑物的空间特征只是通过平面放线和放置于其中的家具来支持,消失的墙体和屋顶在空间里提供给我们一个独特的新的视角。

有趣的是,我们在任务书里,一方面对具体任务给出了非常明确的量化标准,而且附加了非常苛刻的限制条件,另一方面又暗藏了极高的超现实的营造自由度,比如说比邻建筑物的平面叠加。平面的被动叠加给观察者提供了新的阅读方式,比如多个空间的连贯、多层空间的组织、竖向空间的关系等等。而几乎是随机的叠加方式极其有效地打破了约定俗成的直角体系的空间造型习惯。建筑物个体之间产生的空间甚至赢得了城市空间设计的某些品质。语汇如空间尺度、空间分区、公共和私密空间、空间的意向、共享空间、嵌入空间、密度、颗粒体量的概念都会浮现出来。而这些建筑现象无一例外都是我们与学生讨论的话题。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方面,则是可预见的:学生们为产生小组最终的设计方案,经过为期一周的团队合作和设计讨论,自然而然地开始运用建筑语言,思考、想象、描述、讨论他们的设计对象。如在前言提到的,建筑现象(在创作意义的层面上)实际上是一个和自己、和他人充满谈判和沟通的场所,这个课题的设计恰到好处地提供了这样一个练习场。

作业一: 茶室

该小组的成员选择了日本茶室为题目, 他们参考了亚洲传统建筑的空间组织的特点、 氛围和传统家具的尺度,有意识地在平面设计上强调了室内空间和室外环境空间的关系,也在家具设计上注重了语汇的协调性。

5 部分学生与他们的作品

6 茶室团队

7 茶室

8 茶具

9-12 其他作业

作业二: 充气屋

该小组的成员设想了一个可以通过充气来生成的临时性的住宅空间。核心实体部分用于储藏和放置必须的结构技术装置。2~3个通过加压生成的并且相互联通的大气泡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要求,如起居或睡眠。为呼应这个装置的特殊性, 该小组的成员设计了一个可收放的圆形餐桌,以便节省收纳空间。而椅子的设计几乎都用了圆形。其他细节, 如他们带来的食品:爆米花、泡芙和棉花糖以及带气泡的饮料都和他们的概念主题极其契合。

13 充气屋团队

14 充气屋

15 充气屋餐桌的打开方式

16-19 其他作业

20 部分学生与他们的作品(5-20摄影:Michael Neuner)

德国纽伦堡应用科技大学建筑系

2017-01-15

猜你喜欢
家具空间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空间是什么?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