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微格教学”在古琴教学中的运用

2017-05-02 20:57陈华丽
艺术评鉴 2017年3期
关键词:微格教学结合

陈华丽

摘要:古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从古至今,古琴一直存在不容易学、不易记忆的状况。本文试图在古琴演奏技能的教学中加入“微格教学”,试图解决古琴难學、易忘的弊端。

关键词:“微格教学” 古琴教学 结合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3-0126-03

一、微格教学与古琴的教学现状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 ),又称微观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教学方法[1]。“它是一个可以控制的微型的教学环境,可以使教师在短期内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2]。现今,在各个教学领域运用“微格教学”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华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古琴,在2003年11月成为世界级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古琴的文化内涵深厚,除了其记谱方式是减字谱外,还有其演奏技法。古琴的减字谱记谱只是表明了左右手如何演奏,并没有标记演奏的具体音高和长短。所以需要演奏者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在演奏古琴时能够做到基础的识别减字谱。古琴不仅仅是古琴演奏,更需要掌握相应的乐律学、中国古代音乐史、音乐美学、古谱学等知识体系,统称为“琴学”。琴学是一门综合艺术,除了人文内涵之外,古琴究其根本还是一件乐器,与音乐联系更为紧密。

古琴有着深厚的艺术内涵、浩瀚的历史文献资料,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由于各类历史原因,今天习琴者相对偏少,能够教习古琴演奏的教师更少。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琴,这种传承和推广方式会很缓慢。为了试图解决古琴教师少,不易推广的现状。本文试图用“微格教学”在古琴演奏技能教学上去进行尝试,增大学习古琴的受众面,也更有力地去推广古琴文化,让更多人的想学便可以随时学到。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师,我们对古琴的发掘、整理、保护、传承是责无旁贷的。

二、古琴的演奏技法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现存琴曲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

古琴的音区范围一共有四个八度再加一个大二度。七条弦上有七个散音、91个泛音、147个按音,总共有245个音位。古琴的音色有三种,分别为泛、按、散三种音色。泛音空灵、声音清透、飘远;按音根据手指触键位置或力度,可以表现出变化多端的或虚或实之音;散音结实、刚劲有力、音色厚实。古琴指法为右手指法和左手指法。右手的演奏技法主要有抹、挑、勾、剔、摘、打、托、劈等。左手的演奏技法主要有吟、揉、绰、注、进、退、撞等。综合运用这几类指法,可以充分的把古琴音色的音乐表现出来,从而获得丰富多彩的音色,极具情感表现力。

古琴演奏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当熟练掌握各种演奏技巧后,左右手便可以和谐地配合演奏,从而表现出空灵之美的“天籁、地籁、人籁”之音。在演奏技艺中,明代《溪山琴况》(虞山派琴家徐上瀛)中记载“按欲入木,弹如断弦”的演奏理论。

(一)“按欲入木”是指左手技法

“按欲入木”指按音实在、稳重、严谨;亦可根据不同乐曲的内容,适当调整自然、放松的状态。

在古琴演奏中,左手的基本演奏技法是吟、猱、绰、注、上、下、进、复等。特别是“吟” “猱”的左手演奏技能,更易表达出中国音乐的韵味和意境。把钢琴不能演奏出的钢琴缝隙中的音表现得淋漓尽致。

“吟”的演奏技能是自上而下,频率较快,类似古筝的“吟”;“猱”的基本演奏技巧是自上而下,频率较慢。由于“吟”和“猱”的重心方向和频率不同,演奏的风格不同。但所有的演奏技能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

我们按照《溪山琴况》“按欲入木”的要求去练习,让各种技法相互配合,熟能生巧,才能够达到和谐的状态。

由于现今古琴师资不够,结合“微格教学”,可以对古琴演奏技法的演奏视频进行录制,并反复回放,让学生反复观看,从而达到掌握的程度。

(二)“弹如断弦”是针对右手的演奏技能

右手弹音必须强健有力,声音硬朗。右手的指法是分别把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向内弹奏和向外弹奏而发出的声音,对应的技法为托、劈、抹、挑、勾、剔、打、摘、撮、轮。在古琴演奏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弹奏手指触弦的不同位置、不同角度和不同力度,都会影响古琴音乐的音色和音质。这也是古琴的复杂之处,需要学生反复细致感受。

古琴演奏技法的复杂多样,学生在学习时需要细致的体会,往往一节课下课的时候,还没有掌握。若通过“微格教学”教师演奏技能的录像,可以让学生反复学习直到掌握。古琴识谱难、演奏技能难、意境难、教师少。运用“微格教学”试图去解决“古琴”演奏技能教学难点,能有一定的实际效果。

三、如何在“微格教学”中有效开展古琴教学

“微格教学”可以通过研究课堂和教学行为,把教师的教学行为分解为单一的教学技能,使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反复细致地观察学习。[3]

一节古琴演奏技能课包括四个方面:首先需要对本次课所学习古琴曲的相关知识和人文背景做相关了解;其次,针对该古琴曲演奏的重难点进行示范演奏,并分解讲解正确的演奏方法;再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正确演奏;最后,学生课后反复练习。当今古琴的教学,主要是一对一或者小组集体课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某些弊端。古琴用“微格教学”的理念去教授,不仅能够对这些弊端提出解决的办法,还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实际教学中,学习古琴演奏者在解决乐曲技术的难点时,需要教师不断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对不熟悉的技巧演奏需要不断练习。学生相对于学习内容,有乐谱参照及音像制品的协助,更易掌握。

(一)古琴技法在“微格教学”中的展示

“微格教学”的最大特点是进行课堂录制。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在一门古琴演奏技能课程结束后,学生尚没有完全掌握古琴演奏技能时,必要的课堂回放是学生掌握技能的关键。

教师在上课时,对整个上课过程进行“微格教学”录制。比如在古琴课堂中,录制“散音的演奏”。教师进行示范、学生学习、再专项练习散音技能的曲目。所有指法技巧,都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做到熟能生巧。又如弹琴者的右手技法“弹如断弦”。在录制过程中,着重对手指触弦的位置、角度、力度等细节处进行“微格教学”放大录像。学生待下课后,可以通过回放上课课堂,再次从他者——局外人的角度去了解自己上課的动态,能够更加真实地发觉自己演奏的技能问题,从而反复练习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

(二)建立古琴演奏技法库

教师把教学行为分解为单一的教学技能。例如:古琴右手的指法,常用的约有三十余种。其中最基本的指法有八种,分别为大拇指、食指、无名指、小指分别向内弹奏和向外弹奏的八种指法。教师分别建立多媒体图库和分解演奏视频库,通过“微格教学”录制这三十余种演奏技能,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学习的便利。另外不同古琴流派对于古琴的演奏技法有一定的区别,我们可以在“微格教学”中进行不同流派的古琴演奏技法录制,并建立教学视频库,使学生有更多感性体验。

(三)建立网络资源互动平台[4]

首先需要建立网络学习资源库,用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建立历史上著名琴家如杨新纶、管平湖、吴景略、龙琴舫、查阜西、张子谦、夏一峰等人演奏的古琴曲视频库。建立李祥霆、吴钊、龚一、丁承运、谢导秀等大名家的演奏名曲欣赏曲库。例如:《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广陵散》《幽兰》等。建立李祥霆老师的古琴教学库,为学生建立模仿学习的对象。对中国古琴网、中华古琴网、岭南古琴网等网络资源进行共享,使学生的学习视野扩大。

这些资源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范本,学生通过学习教学技能,观看名家演奏,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古琴演奏技能。“微格教学”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学生可以在教师不在场的情况下,通过校园网,在自习室、图书馆、宿舍、教室等随时随地下载播放。学习古琴不再局限于课堂,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环境。

(四)建立古琴相关学科知识体系

古琴是一门综合的知识体系,除了作为乐器的演奏技能的掌握外,还需要了解相关学科体系,比如古代音乐美学、古谱学、乐律学以及古代音乐史学等学科。建立相关古谱学、乐律学、古代音乐史学、古代音乐美学等学科的“微格教学”知识体系,为学生扩充知识面提供平台,随时随地随学。

当然,在教育中,教学过程无定法,教学方法无好坏,只有合适与否。“微格教学”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对古琴教学的学习。我们希望能够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更好适应教学教育的规律。

参考文献:

[1][2][美]德瓦埃特·爱伦.微格教学[M].王维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3]张慧琴.谈微格教学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07,(03):46-47.

[4]潘丽琴.走进音乐微格视频[J].中国音乐教育,2013,(09):7.

猜你喜欢
微格教学结合
高师合唱指挥集体课中微格教学的应用
刍议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下的微格教学
浅谈刑事现场勘查与图侦相结合的新模式
舞蹈元素在杂技艺术发展中的作用浅析
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训练实效性研究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师范院校微格教学云平台的设计与构建
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微格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法中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