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针针刺手法对不同疾病效应影响的研究进展*

2017-05-04 02:40孙俊俊王亚峰赵珉一胡妮娟吴桂雯胡尚卿孟洪宇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面瘫手法针灸

孙俊俊,王亚峰,张 壮,王 培,赵珉一,胡妮娟,吴桂雯,胡尚卿,孟洪宇,朱 江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北京 101149;3.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

综 述

毫针针刺手法对不同疾病效应影响的研究进展*

孙俊俊1,王亚峰1,张 壮1,王 培2,赵珉一1,胡妮娟1,吴桂雯3,胡尚卿1,孟洪宇1,朱 江1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北京 101149;3.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

通过检索中国核心期刊

针刺手法;效应;研究进展

检索词:中文以“针刺”“手法”“随机”进行主题词检索,英文以“acupuncture[Title/Abstract]”“needling method[Title/Abstract]”“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Title/Abstract]”等进行检索。

1.2 纳入标准

①研究类型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②不分病种;③干预措施:治疗组施行针刺手法干预,对照组不施手法或施行同种手法不同刺激程度操作或不同手法。两组针刺穴位、穴位数量(单侧/双侧)、治疗疗程、治疗频率必须相同。研究可以针刺合并其他干预方式(包括药物、艾灸、拔罐、锻炼等),但两组合并干预方式的实施过程必须相同;④有无随访,是否采用盲法不限。

2 结果

2.1 文献一般概况

共检索到1852篇,经筛选后纳入81篇,文献发表年份分布整体呈上升趋势,见图1。其中中文72篇,英文9篇(研究面瘫2篇,中风2篇,健康人5篇)。

图1 全部纳入文献的年份分布图

2.2 是否施手法对效应

比较施手法与不施手法对效应影响的研究共纳入47项。详细统计结果见表1。

2.2.1 运动系统疾病 共8项研究,主要包括肩周炎、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研究结果均提示施手法治疗效果优于不施手法。其中王氏等[4]将96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强、中、弱、无刺激量4组,无刺激量组不提插捻转,观察不同强度针刺远道腧穴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结果发现在改善疼痛方面,强、中、弱组与无刺激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施行一定强度针刺能更有效消除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2.2.2 神经系统疾病 共18项研究,涉及病种广泛,包括面瘫[5-12]、中风[13-1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性痴呆、颈性眩晕和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15]等。面瘫研究数量最多,其次为中风。17项研究均提示施手法治疗效果优于不施手法。其中黄氏[5]将面瘫患者3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手法组)和对照组(非手法组)。并对患者疗效评估采用House Brackmann(HB)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P、FDI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发现针对这几项指标,手法组与非手法组相比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说明针灸施手法治疗面瘫效果显著。只有1项贝尔麻痹的研究[16]结果显示手法组和非手法组两组之间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表1 施手法在不同疾病中优于或等同于不施手法的文献数量比较表

2.2.3 循环系统疾病 主要涉及2项高血压研究。其中申氏等[17]通过观察发现与无手法针刺人迎穴比较,捻转补法针刺人迎穴具有降压效果迅捷、稳定、持续时间长等特点。

2.2.4 呼吸系统疾病 共1项研究。冯氏[18]观察证实在辨证配穴上施以针刺补泻手法结合西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相比针刺留针结合西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

2.2.5 妇科疾病 共5项研究,包括原发性痛经和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研究结果均提示施手法治疗效果优于不施手法。其中刘芳[19]通过对比针刺手法组和针刺非手法组,发现手法组针刺疗效优于非手法组,手法组总得气程度与非手法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针刺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一种有效方法;得气是针刺发挥治疗作用的决定性因素,通过施行手法,可以加强得气,从而进一步提高针刺的疗效。

2.2.6 精神疾病 共3项研究,包括失眠和抑郁症。研究结果均提示施手法治疗效果优于不施手法。曾氏[20]将70例抑郁症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手法治疗组和普通针刺组,结果初步证明相较于普通针刺,采用针刺手法治疗抑郁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效果显著。

2.2.7 其他 共7项研究[16,21-26],包括慢性疲劳综合征和健康受试者。结果均提示施手法效果优于不施手法。其中杨氏等[21]为研究不同激发方式和激发时间对感传效果的影响,将90例成人受试者随机分成手法激发组、电针激发组和留针对照组,各30例,针刺足少阳胆经光明穴,结果显示:手法组感传效果最佳,留针组最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提示采用手法激发可以提高感传激发效果。

2.3 手法强弱刺激对效应

比较手法强弱刺激对效应影响的研究共纳入8项。本研究所述的同种手法强弱刺激主要包括手法在捻转角度、提插幅度以及频率等方面的差异,一般来说,手法捻转角度和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感觉强烈属于强刺激。

2.3.1 强刺激效佳 共4项研究,包括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偏瘫类。其中许海等[27]将520例腰推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8例,对照组1组176例和对照组2组166例。治疗组针刺后施行手法以环跳穴针感3次放射至下肢末端为度,对照组1组不要求环跳穴针感3次放射至下肢末端,其余操作相同,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和总复发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强刺激手法刺激环跳为主的腧穴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2.3.2 强弱刺激无差异 共3项研究,包括中风和特发性少弱精症。其中田葱等[28]将50例特发性少弱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分别采用强刺激和弱刺激2种针刺手法并结合艾灸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指标均明显改善,但针刺的刺激强度对治疗结局无明显影响。

2.3.3 弱刺激效佳 共1项研究。陈炜炜等[29]对9例脊髓损伤双下肢痉挛患者采用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每例患者分别接受重手法、轻手法针刺下肢方案及物理治疗方案及其各自对照治疗方案,结果在每日痉挛频率的改善方面,重手法针刺方案较其他两种治疗方案有明显不足(P<0.05),提示患者不愿接受重手法的刺激。

2.4 不同手法对效应

共纳入29项比较各种针刺特殊手法(包括烧山火、透天凉、青龙摆尾法、苍龟探穴法、捣法等)与平补平泻法或常规针刺对效应影响的研究,详细统计情况见表2。

表2 特殊手法在不同疾病中优于或等同于常规刺法的文献数量比较表

2.4.1 运动系统疾病 共15项研究,主要包括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三横突综合症、神经根型颈椎病、肌筋膜炎、股骨头坏死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数量最多。其中尚艳杰等[30]将6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32例(采用飞经走气针刺手法)和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针刺,施平补平泻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2.4.2 神经系统疾病 共10项研究,包括中风[31]、面瘫、动眼神经麻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老年痴呆症、偏头痛、枕神经痛和坐骨神经痛等。中风研究数量最多。其中冯骅等[32]将101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滞针牵拉法组(48例)、平补平泻法组(53例)。治疗2个疗程后的面神经功能指数(FNFI),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滞针牵拉法组面神经功能基本恢复率为87.5%(42/48),优于平补平泻法组的67.9%(36/53)(P<0.05)。

2.4.3 妇科疾病 共2项原发性痛经研究。其中刘秀美[33]将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配到两组,治疗组施以虚补实泻手法烧山火及透天凉,对照组施以平补平泻手法,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2.4.4 精神疾病 共1项失眠研究。陈宇清等[34]将失眠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6),针刺施以提插捻转手法,对照组平补平泻,观察组根据穴位特性施以补泻,结果提示针刺施以补泻疗效优于平补平泻。

2.4.5 传染病 共1项痢疾研究。孙云廷等[35]将63例急性痢疾门诊患者随机分为透天凉手法组32例和平补平泻组31例,透天凉手法组治愈率81.3%,总有效率96.9%;平补平泻组治愈率54.8%,总有效率77.4%。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在针刺是否施手法对比的47项临床研究中,除1项面瘫研究结果显示是否施手法对疗效影响无明显差异外,其余研究结果均证实针刺后施手法疗效优于针刺不施手法;针刺手法强弱刺激对比的8项临床研究中,4项研究提示针刺手法强刺激疗效优于手法弱刺激,1项研究提示针刺手法弱刺激效佳,而3项研究提示手法强弱刺激对疗效影响无差异;针刺不同手法对比的29项临床研究均显示针刺后施以特殊补泻手法疗效优于平补平泻法。

3.2 针刺手法与效应

针刺手法是针灸技术中的核心技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针刺治病运用一定的手法有助于针刺疗效的发挥,应当给予针刺手法足够的关注。通过针刺手法的运用可以加强对机体的刺激量,扩大刺激面,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施行手法强弱旨在通过不同程度的手法刺激,以激发腧穴之经气,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的目的。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手法强弱刺激与效应的关系受疾病种类的影响较大。

针刺补泻是针刺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济生拔萃·针经摘英集》说:“其病并依穴针灸,或有不愈者何?答曰:一则不中穴;二则虽中穴,刺之不及其分;三则虽及其分,气不至出针;四则虽气乏,不明补泻,故其病成”。现代研究也明确了针刺补泻手法的效应[36-38]。不同补泻手法效应的差异可能来源于补泻手法本身刺激强度的差别,因为每一个针刺动作本身一般都会包括刺激强度的轻重,补泻手法也不例外。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提出了刺有大小:“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平补、平泻”是指手法较轻、刺激量较小的补泻手法,而“大补、大泻”则是手法较重、刺激量较大的补泻手法。补泻手法的选择总而言之与疾病性质有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从本研究的特殊手法效果优于平补平泻法的结果反推,目前多数疾病的性质具有偏性,或是单一偏盛偏虚,或是虚实夹杂中偏盛偏虚。

3.3 结论与展望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医者在临床上针刺时应施加一定的手法以提高疗效,但由于疾病种类、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诸多因素对效应的影响,医者还应根据疾病种类及疾病性质虚补实泻,选择合适的补泻手法以有效调整功能,促进机体恢复。但到底施行多大强度的手法才能达到最佳疗效呢?虽然目前针刺量化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针刺各参数和刺激量的界定可谓百家争鸣,无法统一[39-40]。可以考虑从每种疾病的每一证型入手,进一步实现理想的手法标准化,使之尽可能具有可重复操作性,以便开展更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高质量研究,从而明确针刺手法对不同疾病的影响,以更好地指导临床。

[1] 陆寿康.针刺手法百家集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

[2] 贾春生,黄泳.针灸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 陈克彦.针刺手法实验研究综述[J].贵州医药,1981(5):28-32

[4] 王维强,房连强,彭菊华,等.远道取穴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与不同针刺强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6):1498-1501

[5] 黄波.针刺治疗Bell's面瘫得气、心理因素与疗效关系的临床观察及心理因素与面瘫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6] 雷红.针刺“得气”古籍数据库的建立及“得气”对Bell's麻痹临床疗效影响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7] 王顺,胡海超,王东升.针刺补法治疗贝尔麻痹恢复期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8,28(2):111-113

[8] 闫俊.针药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及得气对针刺疗效的影响的临床观察[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

[9] 卢永喆.针刺捻转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

[10] Xu SB,Huang B,Zhang CY,et al.Effectiveness of strengthened stimulation during acupunct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Bell pals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CMAJ,2013,185(6):473-9

[11] Uchino,K.ACP Journal Club.Strong stimulation acupuncture with needle manipulation improved recovery in Bell palsy[J].Ann Intern Med,2013,159(10):JC8.doi:10.7326/0003-4819-159-10-201311190-02008

[12] 李艳.针药结合治疗贝尔麻痹的疗效及针刺手法对疗效影响的临床观察[D].武汉:湖北中医学院,2009

[13] 王利春,王志勇,康西忠,等.不同针刺方法对中风患者手痉挛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国针灸,2008,28(7):503-506

[14] Liu SY,Hsieh CL,Wei TS,et al.Acupuncture stimulation improves balance 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a single-blinded controlled,randomized study[J].Am J Chin Med,2009,37(3):483-494

[15] 梅俊华,王俊力,高珊,等.神经心理因素与针刺治疗男性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得气及疗效的关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10):1212-1217

[16] Choi YJ,Lee JE,Moon WK,et al.Does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depend on needling sensation and manipulation?[J].Complement Ther Med,2013,21(3):207-214

[17] 申鹏飞,卞金玲,孟志宏,等.捻转补法针刺人迎穴干预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的效应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2):71-73

[18] 冯丹枫.针刺补泻手法结合西药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19] 刘芳.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实验研究与初步临床观察[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20] 曾鉴源.热补凉泻针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21] 杨广印,许金森,李来兴,等.不同激发方式和激发时间对感传效果的影响[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11(2):28-29

[22] Zaslawski CJ,Cobbin D,Lidums E,et al.The impact of site specificity and needle manipulation on changes to pain pressure threshold following manual acupuncture:a controlled study[J].Complement Ther Med,2003,11(1):11-21

[23] Yin CS,Park HJ,Kim SY,et al.Electroencephalogram changes according to the subjective acupuncture sensation[J].Neurol Res,2010,32(Suppl 1):31-36

[24] Xiaomei Li,Yanqi Li,Jingzi Chen,et al.The influence of skin microcirculation blood perfusion at zusanli acupoint by stimulating with lift-thrust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methods on healthy adults[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3,2013:1-7

[25] Langevin HM,Churchill DL,Fox JR,et al.Biomechanical response to acupuncture needling in humans[J].J Appl Physiol(1985),2001,91(6):2471-2478

[26] 陈美莺.针刺热补凉泻手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27] 许海,王琪.手法量化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78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10):81-83

[28] 田葱,攸毅,李娟,等.针灸治疗特发性少弱精症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4,34(2):312-314

[29] 陈炜炜,李宁.针刺治疗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针灸,2010,30(6):473-477

[30] 尚艳杰,王在东,张瑀.飞经走气针刺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英文)[J].世界针灸杂志(英文版),2012,22(2):17-21

[31] Pang H.52 cases of apoplexy treated with scalp acupuncture by the slow-rapid 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J].J Tradit Chin Med,1994,14(3):185-188

[32] 冯骅,丁敏,蒋亚秋,等.口三针滞针牵拉法治疗顽固性面瘫面神经功能指数评价[J].中国针灸,2010,30(9):736-738

[33] 刘秀美.针刺补泻手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34] 陈宇清,邵瑛.针刺补泻加耳穴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3,34(6):966-967

[35] 孙云廷,王淑玲.透天凉手法治疗急性痢疾32例[J].新中医,1997(7):35

[36] 高希言.针刺补泻手法的实验研究[J].新疆中医药,1990(2):38-39

[37] 于彦平.针灸手法对针灸疗效影响的探讨[J].陕西中医,2012(3):328-330

[38] 徐斯伟.针刺补泻手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1999(2):125-128

[39] 陈建飞,王舒,樊小农.针刺量学的研究及其应用概况[J].中医杂志,2011(13):1157-1159

[40] 陈静子,刘阳阳,郭义.针刺基本手法量效作用关系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8):71-7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2CB518506,2006CB504503。

孙俊俊(1990-),女,2014级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朱江(1954-),女,教授,研究方向: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

R245.311

A

1005-0779(2017)04-0065-04

1 方法

:中国核心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 (1978年4月—2016年1月)、PubMed医学文献数据库(1964年7月—2016年3月)。

2016-09-25

总库(CNKI)和PubMed关于针刺手法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从是否施手法、手法强弱刺激、不同手法等3个方面整理和分析针刺手法对不同疾病临床效应影响的研究概况。结果表明对绝大多数疾病而言,毫针针刺施手法、手法强刺激、施行特殊补泻手法均优于不施手法、手法弱刺激、施行平补平泻法的治疗。初步认为施行一定的针刺手法有助于提高绝大多数疾病的针刺效应。

针刺手法[1],是指术者用手操持毫针(或其他针具)刺激经络腧穴的全部操作技术和辅助方法,包括进针之后到出针之前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行针和补泻手法技术。针刺手法在中医针刺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运行气血、扶正祛邪、补虚泻实,其与针刺临床效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人对针刺手法十分重视,《灵枢·九针十二原》载:“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千金方》云:“反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清代李守先说:“先少学针灸,或止之曰穴难,不知难不在穴,在手法耳”[2]。而手法的研究也一直是现代针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但多是某种针刺手法对疾病有效与否的临床或实验研究,缺乏不同针刺手法干预方式对疾病效应影响的规律总结。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一些高水平研究的总结,从是否施手法、手法强弱刺激、不同手法等3个方面反应手法对不同疾病系统效应的影响规律。

1.1 检索策略

猜你喜欢
面瘫手法针灸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层递手法
隔姜灸在周围性面瘫病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七步洗手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