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舰女兵一家四代与两位共和国领袖的特别情缘

2017-05-04 13:19张东亮
恋爱婚姻家庭 2017年5期
关键词:库尔班毛主席大叔

张东亮

59年前,新疆一位维吾尔族老人在翻身获得解放后,决心骑着毛驴去北京见救星毛主席,后来受到毛泽东两次接见。于是就有了电影《库尔班大叔上北京》。王洛宾还为库尔班的故事谱曲,成为脍炙人口的民歌——《萨拉姆毛主席》,成就了一段久久传诵的佳话。2017年1月13日,“库尔班大叔”的曾孙女如克亚木,又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来信。她曾是家族中唯一一名军人,辽宁舰年龄最小的女兵,退伍后在“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担任讲解员。一个家族跨越半个多世纪和两位共和国领袖结下情缘,其间到底有着怎样感人至深的故事?

听着曾祖父的“传奇”长大

今年20岁的如克亚木·麦提赛地,出生在新疆和田地区的于田县农村。从记事起,就有好多人给她讲曾祖父库尔班见到毛主席的传奇故事。后来,她就一点点把自己听到的这些珍贵资料记录下来,不禁为曾祖父的坎坷经历流泪。

原来,库尔班的全名叫库尔班·吐鲁木,生于1883年的他是个贫苦的孤儿。后来生活难以维持,他不得不辗转逃进深山中,过了整整17年的野人生活。1949年底解放军来了,家乡解放。67岁的库尔班下山后,在土改中分得14亩地、一处房子,还有一头驴。他高兴万分,逢人就说:“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

有了土地,库尔班大叔过上了好日子。心地善良的他感情朴实,深知幸福生活来自“恩人共产党、毛主席”。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久而久之便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去见见“救星毛主席”。1956年金秋10月,果实收获好了,70多岁的他戴上小花帽,拿着杏干、葡萄干等礼物,告别乡亲,骑着小毛驴启程去北京。一葫芦水和一袋干馕背挂在毛驴背两旁,老人满面幸福地向东方走去。他不知北京有多远,世界有多大,也不知前方的道路有多难走,只怀揣着一个信念——去北京。

为了实现老人的梦想,1958年6月28日,在新疆有关部门安排下,库尔班老人随国庆观礼团乘飞机来到北京,终于在中南海怀仁堂见到了日思夜盼的毛主席。当毛主席和库尔班的手紧紧相握时,新华社摄影师侯波按下快门,记录了这一珍贵的镜头。

8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库尔班·吐鲁木见到了毛主席》的照片。一夜之间,“库尔班大叔”成为全国老幼皆知的人物。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电影《库尔班大叔上北京》。王洛宾还为库尔班的故事谱曲,成为脍炙人口的民歌——《萨拉姆毛主席》,成就了一段久久传诵的佳话。

库尔班大叔对解放军的感情很深,他一直想让儿女后辈去当兵,却一直未能如愿。库尔班的曾孙女如克亚木·麦提赛地从小受父辈的影响,爱看军事题材的电视剧,《我是特种兵》系列是她的最爱。从小学六年级起,她就有长大了当个解放军战士的理想。

登上辽宁舰,圆了4代人的从军梦

机会终于来了。2012年,海军到新疆招兵。如克亚木和父亲商量后,决定报名。妈妈得知后很舍不得,当时如克亚木只有16岁,刚上高中一年级,是家里的独生女。更何况,大海离家那么远,母亲担心女儿不能适应部队生活。但如克亚木和父亲一起说服了妈妈,她第一个跑到于田县武装部报了名。

2012年12月初的一天,如克亚木正在上课,爸爸急急赶到教室把女儿叫出来说,通过层层选拔,她被批准入伍。得知已被海军录取时,如克亚木高兴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如克亚木成了半个世纪来库尔班家族里第一名军人,她终于实现了曾祖父的夙愿。她跟着父亲赶到和田市,把头发剪成了帅气的短发。临行前,父亲对她交待:到部队好好工作,不能给家人丢脸。

如克亚木刚入伍就到了广东,首先要接受为期3个月的新兵训练。可是,到新兵连的第一天,她就哭了。不是因为想家,而是她不会说普通话。她想和身边的战友交流,卻根本表达不出来,又着急又伤心。因为于田县98%的人口是维族,如克亚木从小就是在民族学校读书。入伍前,她的普通话水平几乎为零。

不过,如克亚木传承了曾祖父的血脉。当年,库尔班大叔曾说:“新疆离北京虽然远,但只要骑着毛驴儿不倒下,总能走到。”如今,这股不服输的劲儿,也在曾孙女身上体现了出来。

为了迅速跟上新兵连的节奏,如克亚木白天训练,晚上拼命学习汉语。训练中的口令,战友怎么做,她就记在心里。为了帮她快速学习,还有战友用画画的方式,形象地表达意思。在如克亚木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她迅速攻克了语言关。

2013年10月1日,如克亚木第一次登上辽宁舰,成为中国第一代少数民族航母女兵。而且,她还是舰上年龄最小的女兵。

第一次见到航母,如克亚木现在回想起来都很兴奋。她说:“航母那么大,简直像一座城市,像高高的楼房。”穿着漂亮的海军军服,如克亚木在海边照了好几张照片,“其实这是偷偷照的。”第一次出海,如克亚木虽然晕船,但她却觉得很新鲜。

在辽宁号航母上,如克亚木的战位是通信兵。每次航母出海训练,她有时白天值班,晚上也要值班。虽然工作生活很紧张忙碌,可如克亚木很开心,“我就喜欢每天很忙碌。”而且在她看来,航母上的生活“每天都不一样”。

她也跟战友一起,亲眼目睹了著名的“走你style”——航母上起飞舰载飞机。当时,如克亚木花120元买了一个粉红的小手机,没有蓝牙没有WiFi,不能拍照不能上网。即便这样,这个手机也不能在航母上使用。

航母经常出海。如克亚木说,最长的一次,在海上呆了45天。如克亚木说她喜欢大海,天天和海作伴一点也不觉得枯燥。随着航母在大海中乘风破浪,工作忙碌而充实。她在战友中年龄最小,又是库尔班大叔的后人,人人都知道她。同在航母工作的其他战友,也教会了自己很多东西。逢年过节,她也和战友一起排练节目,做抓饭等新疆特色美食。

两年的时光飞逝而过,到了退伍的时间,如克亚木非常难过。“我哭了,而且是哭了两天三夜。”她舍不得部队,舍不得战友,在依依惜别中告别了最热爱的军旅生活。

2014年底,如克亚木退伍回到了家乡。有趣的是,到家后她仍旧过着“航母时间”。冬天的于田,北京时间早上9点多天才蒙蒙亮,可她每天都5点多就起床,这时相当于当地时间早上3点多。“我先听听音乐,等到7点多,我就到外面去跑步。”

习总书记来信,一家四代与两位领袖结缘

此后,如克亚木在县公安局工作了半年多,后来调到于田县委宣传部,在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当讲解员,每天给游客们讲解曾爷爷的生活和故事。如克亚木很喜欢这份工作。在纪念馆内的一间放映厅,她常常熟练地启动电脑,用鼠标点击屏幕,屏幕上立刻播放起了为游客准备的介绍库尔班·吐鲁木的专题片。

2003年,和田市《库尔班·吐鲁木见到了毛主席》大型塑像竣工,同年,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建成。如今,铜像和纪念馆成了当地的文化地标之一,每个来到和田的外地人,都把来到这里当作一门“必修课”。如克亚木最开心的事,就是越来越多的人从全国各地赶来,重温发生在他曾祖父身上的故事,在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2016年2月,如克亚木和公安局的一名警察同事结婚了。因为想念大海,小两口度蜜月时去了海南三亚和广东湛江,由于时间太紧,没来得及去青岛和大连,这让她颇感遗憾。

年底,年近90歲的奶奶托乎提汗,有感于100多口人的大家庭人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她让孙女代为写信,给习近平总书记讲一讲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以及家乡的发展变化。

如克亚木没有打草稿,没有修改,就一气就用汉语把自己想说的话流畅地写下来了。她在信中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家乡变化,以及奶奶身体很硬朗,一大家人都很幸福。还有“库尔班大叔”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精神,也在家乡代代相传。

如克亚木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长达7页,还附有一张祖孙三人的合影,白发苍苍的维吾尔族老奶奶和她的儿子、孙女,背后的墙上挂着那张照片——《毛主席与新疆维吾尔族老人库尔班握手》。

令全家人惊喜的是,2017年1月13日,他们竟收到了习总书记的回信!信是和田地委书记亲自送来的。托乎提汗奶奶不识字,孙女就把信的内容告诉她,习总书记在信里写到:

托乎提汗:

你好!

看了你的孙女如克亚木的来信,得知你年近90身板还很硬朗,得知你们一大家100多人都过上了幸福生活,我非常高兴。

咱们新疆好地方,民族团结一家亲。库尔班·吐鲁木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优秀代表,我小时候就听说过他爱党爱国的故事,让人十分感动。多年来,你一直坚持你父亲爱党爱国的情怀,给后辈和乡亲们树立了榜样。希望你们全家继续像库尔班大叔那样,同乡亲们一道,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模范,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

祝你健康长寿、阖家幸福,也请代问家人和乡亲们好!

习近平

2017年1月11日

老人听后太激动太高兴了,第一个反应就是哭。一家人做梦都没有想到,平时那么忙的国家领袖,会亲自给他们写信。

习近平给库尔班大叔后人回信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天山南北大街小巷,引起热烈反响。“现在,奶奶请工匠把总书记的回信裱起来了,挂在客厅的墙上,每天都要看一看、摸一摸、让人读上几遍。”如克亚木兴奋地说。

2017年1月24日的新疆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了辽宁舰退伍女兵如克亚木朗读习总书记回信的特别节目。如克亚木说:“给总书记写信是奶奶的愿望,也是全家人的愿望,收到国家领导人的回信,我们全家都特别激动。习主席的回信不仅仅是对我们家的祝福,更是对新疆各族人民的祝福,我要在舞台上给总书记拜年。”

在“新疆春晚”舞台上,歌唱家克里木回忆,当年在人民大会堂第一次演唱《萨拉姆毛主席》这首歌时,他才19岁,很多国家领导人都在场。库尔班大叔听到这首歌,激动地上台为他伴舞,他一共唱了3遍《萨拉姆毛主席》,库尔班大叔为他伴了3次舞。那天,整个人民大会堂都沸腾了。克里木说:“今天我太激动了,我还要再唱这首歌,表达我们对党对祖国的感恩。”

从1958年库尔班·吐鲁木见到毛主席,到2017年习主席亲自给他的家人写信,时空跨越半个多世纪,一家四代与两位共和国领袖结下了特殊情缘。这真实发生的深情故事,令人赞叹!

责编/方堃(完)

猜你喜欢
库尔班毛主席大叔
“八大”上我为毛主席做了同声传译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失眠的熊大叔
嗨歌大叔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怀念您!
毛泽东与库尔班,新中国民族政策的千古佳话
梨大叔说错了
库尔班·吐鲁木:一心想见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