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探索英语授课模式

2017-05-04 00:59伟圣鑫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7年4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伟圣鑫

[摘要]第二语言习得主要是探讨语言习得的本质和习得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描述学生如何获得第二语言以及解释学生能够获得第二语言的原因。小学是学生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给了我们重要启示,作为英语教师应有效地进行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英语教学;教学方法;授课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2004002

随着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这使得国际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在国与国之间不断往来的过程中,英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外语类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与欢迎,外语能力也成了现代社会成员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技能。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英语的重视程度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与此同时,很多家长也在关注如何让孩子学好英语这个问题。因此,改善英语教学模式,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从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出发,分析儿童成长各个阶段的认知特点,使英语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

一、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直到现在,这一理论仍然对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该理论认为,在每一个连续发展的阶段中,认知发展都发生着质的变化。尽管儿童在每一个阶段所取得的成就都建立在前一阶段的成就之上,但并不与前一阶段相同。因此,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是突發的、跳跃的,而不是随着时间平稳地发展的。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主要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这两个阶段的认知特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1.前运算阶段

2~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可以运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或其他符号来描述身边的事物。但是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然不能理解抽象的概念,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单向性、不可逆性、刻板性以及思维的自我中心性。此外,儿童还没有形成守恒的概念。

2.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虽然已经有了抽象概念,思维也已经具有了可逆性和守恒性,可以进行逻辑推理,但仍然不能够脱离具体事物的支撑。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如下:多向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守恒观念的形成,自我中心,可以进行具体逻辑推理等。

二、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英语授课中的应用

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以知道,小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主要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时期。其中,前运算阶段被认为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此时儿童的智力发育已经达到成人水平的70 %。到了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虽然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但是仍然需要依靠具体实物。由此可见,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十分有限。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选择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

1.借助游戏进行导入

由于英语教材的编排基本上呈现出由易到难的趋势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存在着个别差异性,因此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也会有所不同。为了让学生对英语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来辅助教学。以北京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Which do you like better?》第一课教学为例,在导入时,教师可以自制一个食物大转盘,让学生转动,当指针停在食物图片上时,让学生说出这个食物的英文名称,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可以给予奖励。本阶段可参考以下方法: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

①师生相互问好。

②游戏导入:教师出示用多媒体制作的食物大转盘,让学生转动这个食物大转盘,当指针停在某个食物上的时候,让学生说出这个食物的英文名称。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奖励。

③头脑风暴:教师让学生想其他有关食物的词汇,学生可以用英文或中文回答。想出食物名称最多的学生,教师可酌情给予奖励。

①师生相互问好。

②转动食物大转盘,说出这个食物的英文名称。

③学生用英文或中文说出自己知道的食物名称。

通过游戏和头脑风暴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新授内容做准备。

5~10分钟

2.借助实物、模型新授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此时学生的思维主要还是以表象思维为主。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应凸显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运用多种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丰富学生的理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和原理。

奥格登和理查兹在《意义的意义》一书中提出“语义三角”,认为词和所指事物之间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以抽象的概念为中介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某些抽象概念,教师在新授过程中应注意实物的直观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实物模型、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各种食物的名称。以北京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Which do you like better?》中的第一课教学为例,本课主要任务之一是让学生掌握食物的名称。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教师可以把要讲授的新单词图片打印出来或放在多媒体课件中,对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的食物,教师可以带真正的食物来上课。笔者认为,本阶段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

①教师出示新授食物PPT图片、真实的食物(此时不出示单词)或教学挂图,并提问:“Whats this?”

②新授单词。教师在PPT图片中出示新授食物单词的名称,告诉学生这个单词的意思并领读。(对于刚才导入环节中学生说出没学过的中文食物名称,教师可酌情讲解)

学生可先用中文回答。

学生跟着教师读单词。

通过出示单词图片和真实的食物,使学生对今天的新授食物单词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学生通过跟随教师朗读单词,掌握单词的发音和意思。

10~20分钟

3.借助情境进行巩固

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可以运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或其他符号来描述身边的事物,但是由于缺少第二语言应用的真实环境,这一阶段很多学生还只是停留在背单词和记句型这种机械式的学习模式当中。然而,克拉申认为,学习第二语言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即语言习得和语言学得。语言是潜意识过程的产物,这一过程和学生学习母语的过程很相似,要求学生用目的语进行有意义、自然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所关注的是交流活动本身,而不是语言形式。语言习得则是正式教育的产物,正式教育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其结果是学生能获得一些有意识的和语言相关的知识。克拉申指出,学得不能转换成习得。例如,使用母语者虽然不懂語法规则,但是却可以正确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而语言学习者虽然有完善的语法知识,但却很难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自如。因此,对语言习得来说,自然的语言环境比有意识的学习更为有效。为此,教师在英语授课的过程中,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而不是只关注语言规则和语言形式。

再如,以北京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Which do you like better?》第一课教学为例,由于本课的内容之一是让学生掌握食物的名称,教师可以把教室布置成超市或者餐馆,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角色扮演,一位学生扮演超市售货员或者餐馆的点餐员,其他学生扮演到超市买食物的顾客或者去餐馆点餐的顾客。在这种环境下巩固所学语言,学生就可以掌握本课的单词。有了良好的情境,学生不仅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具体授课流程可参考以下方法: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

让学生把教室布置成售货店,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抽签。单号学生扮演超市的售货员进行食品销售,双号学生扮演超市的顾客购买食物。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创编对话,学生准备好后进行情景模拟展示。

单号学生扮演超市的售货员进行食品销售,双号学生扮演超市的顾客购买食物。准备对话,以小组为单位创编对话,准备好后进行情景模拟展示。

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在真实的语境下如何用英语进行表达,从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单词。10分钟

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阶段和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学习英语的状态会直接影响他们以后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如果某位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英语极为顺利,那么这位学生在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外语方面的人才;反之,如果某位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对英语产生了抵触情绪,也许这位学生在将来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也不会十分顺利。因此,教师要找到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进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学生用书)[T].北京:北京出版社,2014.

[2]贾红霞.认知理论的儿童语言习得探索[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2):33-35.

[3]廖顺萍、张淑燕.从认知发展规律探析小学英语教学模式[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8):74-76.

[4]卢强、高明书.北京出版集团公司.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5]王萍.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7(12):207-208.

[6]肖北方、杨雪梅.北京出版集团公司.教育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7]赵春生、范慧玉.基于语篇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9(12):10-14.

(责编容耘)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