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动作示范教学的策略

2017-05-04 10:28王久松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王久松

[摘要]学习就是接收和掌握信息的过程,对于第二信号系统发育不完全、思维能力还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利用讲解和示范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意志,帮助学生熟记体育知识和动作技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小学体育;讲解示范;教学策略

[中圖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2007101

讲解和示范是小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体育课也不例外。教师在体育课的动作教学中进行讲解和示范,能够给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感官刺激,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体育动作。下面,我从示范形象生动化、示范角度多样化、示范形式丰富化三个方面,探讨小学体育动作教学中的示范策略。

一、示范形象生动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在动作教学中要利用手势、语调、姿势的不断变化来增强示范形象的趣味性,使学生时刻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示范上。同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物形象带到课堂中来,利用生动可爱的动物形象,激发学生模仿和练习的兴趣,避免学生在教师枯燥的示范中产生厌烦心理。

例如,在教授“立定跳远”的动作技巧时,教师引入“青蛙”这一示范形象:“同学们都见过青蛙是怎么跳跃的吗?你们能不能给老师学一下?”学生听后都很积极地在原地学起了青蛙跳,有的学生还开心地学着青蛙叫。教师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马上引入教学内容:“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立定跳远。其实,立定跳远跟青蛙跳跃的动作是很相似的,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学生都很认真地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课例中,教师立足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青蛙跳”引入教学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学生都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后,教师再配合青蛙跳对立定跳远的动作进行分解和示范,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抵触心理,让学生在学习情绪高涨的状态下完成立定跳远动作的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示范角度多样化,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

课堂教学中,进行讲解和示范是为了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使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掌握动作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在示范时必须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使学生在脑海中对动作结构有一个准确、完整的认识。教师在示范过程中,既要做到示范的动作正确、精准、流畅,又要适应学生的观察角度,采用正面示范、侧面示范等多种示范角度相结合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前滚翻”这一动作时,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在练习时出现膝关节分开、触垫位置不合理、缺乏连贯性等问题。为了帮助学生纠正这些动作错误,教师在示范时先让学生围成一圈,以不同角度各示范了2~3次,并在示范过程中为学生总结了“一蹲二撑三低头,团身滚动橡皮球”等有趣的口诀,使学生慢慢掌握了正确的“前滚翻”动作技巧。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发现学生练习时存在的错误,重新设计了教学示范,为学生多角度展示“前滚翻”的正确动作,让学生在观察老师示范中找到自己动作中的问题,并为学生总结了技巧口诀,降低了学生动作练习的难度,使学生在口诀的辅助下很快掌握了学习内容。

三、示范形式个性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传统的讲解和示范教学,总给学生一种教师主宰课堂的感觉,再加上教师讲解和示范的形式过于单一,久而久之,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丰富示范的形式,将多媒体、模型、挂图等辅助教学工具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跳山羊”的动作技巧时,由于山羊分腿腾跃的动作展示很快,教师在示范中不可能将每个动作都定格给学生观察,于是教师为学生播放了相关的教学视频和Flash动画,让学生完整地观察助跑、踏跳、支撑、提腰、顶肩、曲髋、分腿、推手、下落的整套动作。教师在播放过程中不断利用多媒体暂停、慢放、重放等功能,对技术动作进行讲解和分析,力求让学生看清每个动作瞬间,深化学生对动作的理解。课堂中,亲自示范虽然能够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节奏,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动作要点,但面对一些细节难以完全展现的动作时,教师亲自示范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上述课例中,山羊分腿腾跃的动作是很快速且连贯的,视频和动画演示所具备的暂停、慢放、重放等功能是教师亲自示范无法做到的。因此,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动作教学中,使学生能够看清每个动作瞬间,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完整的技术动作。

讲解和示范虽然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手段,但一直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在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概念和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重视对讲解和示范等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化与革新,争取最大化地发挥讲解和示范的教学效果,让讲解和示范焕发出新的活力。

(特约编辑木清)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