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项目化发展战略

2017-05-04 13:43郭之风
经济 2017年7期
关键词:国际性一带战略

郭之风

“一带一路”是国家级顶层战略,其特点是“三多”:多国、多地、多文化。多国意味着法律、财务、行政、体制复杂,多地意味着资源、能源、交通、气候复杂,而多文化则意味着思路、方式、理念、目的复杂。这“三多”导致了“一带一路”和京津冀、中西部、东北等国内区域发展战略完全不同,而是与中国-东盟、WTO等国际性战略类似。

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发展是核心,协调是关键。“一带一路”对于各国都有利,但是仍要尊重各国的独立思路,各国也会保持独立的发展,例如哈萨克斯坦就提出了自己的“光明之路”。如果忽略协调、强求一致,往往会产生矛盾、造成抵触,欧盟就是典型的例子。我国奉行的是对外开放、相互尊重、不称霸、共同发展的方针,因此把发展重点放在经济、产业的重大合作上,分步逐项实施更为合适,更有利于国际性战略的实施。

项目化发展模式是唯一适合“一带一路”这样具有“三多”特色的国际性战略的模式。国际合作既要平等待人,还要紧密协调,采用行政模式和商业模式是行不通的。行政模式压制主权,经常变为霸权模式;而商业模式忽略文化、政治,往往变成了金钱交易;都不利于长期、稳定的发展。项目化模式侧重于具体工作,突出临时性、独立性、有限性和技术性,是最适合国际性合作的模式。虽然有管理权限的高低之分,但那都是临时的,并不长期持久;虽然有资源交换、利益交换、资本并购、市场竞争,但都是平等合作、互惠互利,都会促进各方的經济和产业长期、共同发展。

国际合作中,双边关系牵扯广泛,谈判旷日持久,还会受到政权稳定性的影响;文化多种多样,长期融合的矛盾较多;资本权益的长期影响和后遗症也很多。把合作分割为各个项目,以项目作为突破口,牵头带动发展,则以上问题都可以局部化、简单化,规避很多焦点,减少很多内部消耗,实现全面快速的发展。一个港口、一条铁路、一条公路、一个贸易区、一个水电站乃至一个大学、一个图书馆、一个足球队都有可能是双边合作某一领域的突破口。

项目化发展的重点是“三重”: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重要项目。抓好了“三重”项目,就抓好了总体发展;管好了“三重”项目,就管好了主体工作。从技术上来说,项目化发展战略,就等于是大战役战略、大兵团战略、根据地战略和跳岛战略。通过一个一个的“三重”项目,任何国际化战略都可以实现简便、快速、有序、连续、稳定、高效的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启动以后,工程项目已经接近上万个,参与企业多达上万个,仅服务外包合同每年都达到了千亿人民币。这些都是项目化发展的重大成绩,如果全面实现项目化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将会更加快速、稳定、顺利和高效地推进。

猜你喜欢
国际性一带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县级融媒体国际性大会报道创新探索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战略
战略
国际性 历史性 现实性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