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儒家思潮的网络传播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2017-05-04 11:15丁嘉庆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1期
关键词:网络传播高校

摘 要 新儒家思潮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之中的,但以儒学来取代马克思主义地位的思想,在本质上是错误的,这些错误言论和观点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念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进而影响到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本文通过研究当代新儒家思潮的基本概况,及其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和原因探究,寻找引领当代新儒家思潮的对策,探讨寻找抵制当代中国新儒家思潮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的对策。

关键词 新儒家思潮 网络传播 高校 意識形态安全

作者简介:丁嘉庆,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249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及网络时代的到来,西方反华势力试图通过网络等新途径传播意识形态,以大学生为主要宣传对象,企图让青年知识分子接受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价值观,最终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作为中国文化保守主义代表的新儒家思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然而,新儒家思潮披着“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外衣宣扬以儒学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在当今网络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儒家思潮的相关错误思想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

一、当代新儒家思潮概况

传统儒学由孔子创立,历史上有两次发展的高潮。第一次是以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当时推崇的主流意识形态。第二次是在宋元明代兴起阐发儒家经典义理。新儒家思潮是根植于先秦传统儒学核心要义基础上的现代发展,其核心观点具有时代性。

(一)从理论纲领来说

20世纪50年代,中国港台地区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明确提出现代新儒家“返本开新”的思想纲领。这里的“返本”即返传统儒家学术之本,弘扬儒家内圣心性之学,接续民族文化生命的本源,恢复儒家的“形上智慧”。“开新”即开当代科学、民主之新。他们认为,传统儒家思想不仅可以为现代化提供重要的价值资源,而且可以抑制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负面现象,匡正时弊。

(二)从大陆新儒家的政治诉求来说

第一,文化民族主义。新儒家思潮认为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认为儒学是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各种现实问题的唯一正确方案,排斥其他方案的可能性,因此这是典型的文化唯心论。第二,重建儒教。他们认为西方文明的挑战要求儒教的全面复兴,大陆新儒家不仅要在精神层面上重建儒教,还妄想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三,实行“儒家民主政治”。新儒家们认为要把儒家精神与民主政体融合为一,儒家思想为民主政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政治秩序的建立来实现主流价值地位。第四,反对马克思主义。大陆新儒家的意识形态性非常强,他们主张用儒学、儒教替代马克思主义成为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这是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否定。

二、新媒体语境下新儒家思潮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国际交流的逐步深入,诸如新儒家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等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加之大学生涉世未深,世界观尚处于形成关键期,因此各种社会思潮极易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造成冲击,从而影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塑造。中国大学生是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显得尤为迫切。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高校师生,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养,对于实现伟大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媒体下新儒家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原因

1.新颖的传播方式符合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在传统传媒时代,只能通过报纸、书籍、等来接触各种信息,微博、微信、QQ为代表的网络传播媒体的出现,结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优点,传播周期更短,更加便利。大学生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对赞同的思想观念以点赞、评论、转载等途径扩散传播,使得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渠道和新手段。

2.“新观点”迎合部分大学生的猎奇心理。新儒家思潮的某些观点利用大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敢于挑战正统的批判性精神打造理论观点来吸引和迎合大学生。或是利用我国在转型时期的现实矛盾创造吸引人眼球的话题,利用网络舆情博取大学生的关注。网络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主要道路,而沿途纷繁复杂的声音迷惑着大学生的判断力,稍有不慎便会走向误区。

3.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存在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传播者是教师,然而部分任课老师不能充分把握打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单向灌输理论知识。同时,专业课大行其道,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却面临着边缘化的处境,这大大减弱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时效性。高校是重要的教育基地,而来自社会各种力量的不断碰撞,在一定程度上扭曲着大学生的意识形态。

(三)新媒体下新儒家思潮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影响的现状

1.就积极的方面而言:第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现代新儒家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的忠实拥护者、继承者,站在世界文化的高度致力于对传统经典的继承、发扬、创新,深入挖掘儒家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为大众提供正确的、符合时代特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这不仅有利于深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可以在我国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不断崛起的道路上提供精神上的庇护。第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大学生非常需要积极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引领,儒家的“内圣之学”强调大学生需要通过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外王”所蕴含的积极入世、关心国计民生、努力施展个人抱负才能的思想对大学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第三,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借鉴。中国古代先贤提出过许多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其中在浩如烟海的儒家典籍中,有丰富的关于教育方法的记载。

2.就消极影响而言:第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挑战。我国高校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式和渠道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主要的传播载体宣传栏、党课、党的宣传讲座等灌输和说教的方式进行的。然而,微博、QQ、微信是学生们最喜欢的交流互动方式,各种价值观念通过网络不断涌现、传播、壮大。大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信息,他们主动探求、思考、总结、讨论,相伴而来的便是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挑战。第二,动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改革、建设过程中不断实现中国化,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动态和发展道路抉择。然而,部分新儒家提出“用儒学替代马克思主义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些思想观点穿着保护传统文化的外衣广泛传播,会严重消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对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带来重重困难。第三,引发群体行为和社会危机。大学生是思想非常活跃的群体,他们乐于利用网络平台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成为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者。如果新儒家思潮的消极影响没有被及时有效管控,会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隐患,甚至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给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带来不利因素。

三、消除新儒家思潮的网络传播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影响的对策

(一)就国家方面而言

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指导新儒家思潮。国家要加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力度,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加强解读,加深理解。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进行分析、鉴别,避免不良影响的侵袭,把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弘扬作为评判新儒家思潮是否正确的标准。同时要加强对网络传播的管理。国家应该积极的对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的舆论进行适当的引导,主流网络媒体如人民网、新华网等应大力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提高理论宣传教育的影响力。不断创新新媒体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表达观点、讨论问题,引导他们在健康、理性的轨道上实现自身发展。

(二)就学校方面而言

第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高校应以适度开放姿态,响应教育部关于高校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设国学选修课程的精神,在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中添增对新儒家思潮的分析定位,从而主动向学生介绍儒家思想,一方面肯定其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批判其消极意义及社会危害性,从而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第二,开展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开展对大学生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不仅需要经常性地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公布、探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见识事业的伟大成绩,更应该组织大学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带着实际问题进行实地参观调查,耳闻目睹地感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来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激发其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从而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自觉地否定和抵制新儒家思潮的消极影响。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学校应该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如社团活动、知识竞赛、纪念活动和各种学术讲座等营造以宣传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校園文化氛围,推动大学生跟随主流意识形态,自觉抵制新儒家思潮的消极侵蚀。

(三)就个人方面而言

第一,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大学生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积极学习党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核心意识。第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应投身社会实践,去参观烈士纪念馆和革命老区,继承先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可以参加志愿者服务、顶岗支教、专业实习等活动,通过历史与实践检验新儒家思潮的思想观点是否正确。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不仅可以检测自己储备的知识是否科学,而且可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综合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从而积极自觉地认清和抵制错误思想倾向。

参考文献:

[1]刘述先.现代新儒学发展的轨迹.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1).

[2]张世保.“大陆新儒家”与马克思主义关系探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6).

[3]包雅玮、刘爱莲.现代新儒家思潮对青年的影响与应对.中国青年研究.2014(7).

[4]祁丽华.试析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使命.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2(6).

猜你喜欢
网络传播高校
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探论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新媒体时代河南文化资源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与新媒体的关系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