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大战略”,全面深入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2017-05-04 05:55苏军生段亚锋
职业·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化工学院专业

苏军生 段亚锋

近年来,山东化工技师学院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推进转型发展、跨越式发展,实施“内涵建设、新校建设、文化建设”三大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形成融军事化、企业化、社会化为一体的“三化合一”文化育人模式;通过“院校与地方共建”方式,启动新校区工程建设,搭建了学院长远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平台,充分调动内在发展因素,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发展共识,营造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为全面提升学院办学水平,深入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打造特色突出的专业体系

山东省是化工大省、化工强省,学院始终坚持服务化工产业,主动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努力培养行业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为我国化工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特色和办学优势。学院设置化工工艺、化工机械维修、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分析与检验、精细化工、煤化工、石油炼制等传统骨干专业,学院立足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在巩固发挥化工专业优势的同时,增设有发展前景和社会急需的专业,如汽车维修、精细化工、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电子商务、幼儿教育等专业,逐步构建以化工专业为支柱,汽车工程、经贸及电气自动化专业为增长点的专业结构。2004年“化工工艺”“化工机械维修”两专业被认定为山东省名牌重点专业;2009年两专业被山东省人社厅、财政厅认定为山东省技工院校百强专业。2014年,学院化工工艺专业群被批准为省级示范专业群建设项目,形成了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主导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特色优势专业群。今年人社部批准学院化工工艺专业为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单位。

二、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学院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锐意改革,明确方向,确立了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以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为重点,取得了显著成效。更新技工教育理念,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模式,组织教师进行一体化课程执教能力过关测评,提高了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能力。健全完善内涵建设制度体系,为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实施教师培训计划,实行教师定期企业实践和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每年赴企业参加顶岗实践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以上,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根据岗位技能需求和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特点,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台《精品課程建设管理办法》,加强对精品课程的管理、建设,目前验收4门,立项12门。积极搭建教科研平台,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制定激励政策,着力提升教科研能力。近三年都以不低于20%的比例增加。为劳动出版社组织编写化工行业11个特有工种,共20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教材。同时学院新建化工总控工题库被列入国家鉴定题库。

三、推进新校区建设,构筑学院发展的历史平台

为加速推进学院转型发展、跨越式发展,2013年11月11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枣庄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山东化工技师学院协议》,与滕州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山东化工技师学院新校区框架协议》,标志着共建学院工作的正式启动。建设新校区是学院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凝聚着全院教职工建设一流职业院校的梦想。新校区占地1000亩,规划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在校生规模10000人,2017年建成后将成为集教育教学、科研服务、创业就业、培训鉴定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化工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四、打造文化品牌,培植发展软实力

学院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实施文化强校战略,努力构建特色文化理念体系,确定了建设“全国一流、特色突出、实力雄厚”的国家级示范性技师学院的发展目标,秉持“质量立校、内涵发展、突出特色、校企合作、多元办学”的办学理念和“面向化工、服务化工、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确立了以实施“三大建设”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路径。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师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打造文化建设品牌。加快智慧校园建设进程,制定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提升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推进山东化工博物馆的建设工作,突出化工特色,营造浓厚的化工工艺技术、化工产业文化氛围。2015年学院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院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五、实施三化合一育人模式,学生工作不断提升

近年来,学院坚持以“学习、文明、安全、纪律、卫生”为工作主线,坚持严格管理、教育引导、校园文化并重原则,转变育人观念,强化育人责任。推行“军事化、企业化、社会化”三化合一的学生管理模式,抓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升军事化管理水平,建立起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完善新形势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努力开拓学生管理新局面。坚持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渗透到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全过程,使学生的职业素养不断增强,就业软实力不断提升。学生工作人员坚持“三个热爱”,即热爱教育教学工作、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工作中做到“四个走进”,即走进教室、走进宿舍、走进餐厅、走进学生心灵,搭建与家长沟通协调的渠道,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放心。

六、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依法治校水平

学院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激发内生动力,为学院持久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改革力度,克服观念、体制机制等障碍,健全管理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推动了干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提升依法治校水平,抓住国家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新机遇,积极谋划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举措。制定实施学院标准化建设三年计划,明确学院发展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科学制定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工作目标和主要措施。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综合提升办学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励广大党员干事创业、开拓进取,锤炼过硬作风,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为全面深入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猜你喜欢
化工学院专业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初等教育学院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的警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学院掠影
应用化工第43卷(1~12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