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足疼痛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7-05-04 07:15黄海燕
关键词:糖尿病足组间疼痛

黄海燕

(桂林市恭城县人民医院,广西 桂林 542500)

・内科护理・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足疼痛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黄海燕

(桂林市恭城县人民医院,广西 桂林 542500)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糖尿病足疼痛患者的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足的患者40例作为实验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护理时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予以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比较组间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评分,试验组明显比对照组疼痛缓解状况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护理后将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试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对糖尿病足进行化疗时,予以心理护理干预,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命质量,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糖尿病足;心理护理;干预;疗效

糖尿病足为一种十分严重的糖尿病的并发症,若是早期干预医治不及时会出现病情的恶化从而使患者出现肢残甚至是死亡,有研究表明,发生糖尿病足主要原因是糖尿病导致运动神经以及外周血管病变,故导致局部坏死、缺血以及溃疡,严重的时候会合并感染,其主要的表现是足部坏疽以及溃疡[1]。对糖尿病并发症进行预防是医治糖尿病的最是关键的步骤,故怎样有效的对于糖尿病足病人实施有效且合理的护理干预,是缓解病人的痛苦以及病情发展的重点[2]。为了评价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足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我院对其开展了深入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足的患者40例作为实验对象。经患者同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年龄36~71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组,对患者进行平均分配。共分两组各20例。试验组男11例,女9例,年龄35~69岁,平均(53.27±4.31)岁。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6~71岁,平均(52.06±2.16)岁。所有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都予以相同的药物进行医治。(1)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措施。(2)试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具体的方法是:心理护理措施:护士要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以及沟通,对患者的话耐心的倾听,耐心仔细的解答患者所提问题,从而建立起护士与患者之间和谐的关系;对于处在不同的病情进展阶段的患者,因为患者心理特点的不同,护士要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嘱咐患者要保持情绪稳定,使其了解乐观健康的心理可以对糖尿病足的复发及病情的加重进行预防,要有一个愉快轻松的心情,坚定地信念,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治疗。家人的态度:嘱咐患者的家属要对患者进行鼓励与安慰,理解患者的心情,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让患者感到温暖,有战胜疾病的信心与信念。认知疗法:向患者详细客观地讲解糖尿病足的有关的知识,例如该病的病因、临床体征、病程、治疗措施和预后情况等。不能为了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而将病情过分放大,也不能为了避免患者的恐慌从而隐瞒病情。对患者提出的看法与见解耐心聆听,消除患者的疑问。让患者准确清楚的认知病情的发生与发展及复发和转归,尽最大可能的降低患者恐惧、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的问题带给疾病的负面影响,使患者勇敢面对疾病,坚定信念,克服心理的一切障碍,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1.3 疗效评价

(1)疼痛缓解的标准依据VAS标准0~10分。0分:无痛;<3分:轻微疼痛,可耐受;4~6分:患者可感觉疼痛并且疼痛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可耐受;7~10分:患者的疼痛供更加的剧烈,影响到其睡眠以及食欲。(2)判定标准根据医治后的改善作用:①显效:医治后,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之后发现临床上的症状全部都消失;②有效: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之后发现临床上的症状有了明显的减少;③无效:医治后,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之后发现临床上的症状没有消失。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 果

2.1 比较组间疼痛评分

护理后,比较组间患者在经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试验组护理后的疗效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间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间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20 4.32±1.56 2.56±0.89a对照组 20 4.24±1.32 3.89±1.21

2.2 比较组间疗效

治疗后,比较组间患者在经治疗后的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0.00%、75.00%,试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组间治疗疗效对比 [n(%)]

3 讨 论

疼痛为糖尿病足患者临床上最突出表现的一种,严重的影响患者生活的质量,同时也导致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故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疼痛进行缓解是医治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4]。有研究表明,患者心理因素会影响糖尿病足患者病情发展,精神的焦虑、紧张、愤怒、恐惧等因素你能够影响到内分泌、心血管以及神经等多个系统,会使得患者外周的微循环系统出现收缩,是患者病情加重[5]。医治糖尿病足的关键是加强宣教,重视预防,增强患者自我防范以及监测意识,定期实施足部检查,严格的控制血糖,针对神经病变、感染及血管等实施对症处理[6]。

本次研究证明,护理后,比较组间患者在经护理后的疼痛评分,试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组间疗效,试验组患者疗效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临床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治疗时,予以心理护理干预,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命质量,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程度,效果好,值得推广。

[1] 刘苑清.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5):5445-5447.

[2] 黄雪润.不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比较[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7):82-83.

[3] 汤萌萌,牟玉芹.66例糖尿病足住院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5,7(61):236-238.

[4] 陈小娟.糖尿病足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13):123-124.

[5] 赵太艳.糖尿病足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176-177.

[6] 李宝军,关小宏,朱艳兰,等.综合护理干预在1151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5,10(05):454-457.

本文编辑:赵小龙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diabetic foot pain nursing

HUANG Hai-yan
(Guilin City People's Hospital of Gongcheng County, Guangxi Guilin 542500,China)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06.9.02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组间疼痛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疼痛不简单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