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2017-05-05 05:21孙朝庆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8期
关键词:革兰耐药性病原菌

孙朝庆

(朝阳市第二医院检验科,辽宁 朝阳 122000)

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孙朝庆

(朝阳市第二医院检验科,辽宁 朝阳 122000)

目的探究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血培养标本180份予以回顾性地分析,对真菌与细菌药物的敏感性分别借助Rosco纸片方法与纸片扩散方法,对真菌和细菌鉴定借助API系统,观察与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结果通过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可知:革兰阳性细菌对于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无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对于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非发酵型菌对多类抗菌药的耐药性较高,肠杆菌类细菌对于碳青霉烯抗菌药具有高度敏感性。结论临床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检出种类繁多、复杂,对于多类抗菌药物具有高度耐药性,且各抗菌药物耐药性间存在较大差异,需引起医院和医师高度重视,对临床血培养加强监测,并依据药敏结果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选择,减少耐药菌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耐药性;病原菌;血培养;阳性标本

血培养为临床血流感染诊断最可靠且有效手段,能够为临床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提供参考价值,在减少因血流感染导致患者死亡和提高生存质量中起到十分重要作用[1-2]。伴随抗菌药物普遍运用,临床血培养的病原菌耐药性呈不断上升趋势,增加治疗难度,因此临床加强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了解可改善患者病情,促进生存率提高[3-4]。为指导临床合理运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针对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已选定的血培养标本180份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予以回顾性地分析,现将详细内容作如下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血培养标本180份予以回顾性地分析,多数标本送检时均是单份,予以氧培养,且将同一病例当中相同部位获取的重复菌株去除。

1.2 标本采集和方法:严格遵循微生物的血培养方法进行规范操作,对标本予以采集和培养;若仪器发生警报时显示阳性,则需及时转种巧克力与血平板,放于37 ℃温度中培养,时间为24~48 h,与此同时进行涂片,并作革兰染色,待培养分离出细菌之后予以进一步地鉴定。

选择北京伯盛泰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BST/MDS100型全自动血培养仪和其配套设备,包括血培养瓶,对真菌与细菌药物的敏感性分别借助丹麦抗真菌药敏纸片方法(Rosco)和纸片扩散方法,对真菌和细菌鉴定借助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系统,药物的敏感性遵照美国临床与实验室协会标准,对碳青霉烯抗菌药肠杆菌借助常量肉汤的稀释方法加以验证,且每项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观察和分析血培养标本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包括真菌和革兰阴性、阳性细菌等。阳、阴性评定:若仪器发生警报,涂片呈现阳性和转种培养出现有菌生长即为阳性,反之若转种出现无菌生长则判断为假阳性;若仪器培养1周后无警报现象,且转种出现无菌生长则评定为阴性[5]。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细菌耐药相关数据借助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WHONET5.50和SPSS22.0软件分析处理,相同病例同一菌株进行一次分析,正态计量资料用()形式表示,正态计数资料用例数[n(%)]形式表示。

2 结 果

2.1 本研究血培养的阳性率和病原菌分布情况:在本研究血培养标本180份中,20份(11.11%)呈现阳性,其中真菌出现1例(5.00%),革兰阴性、阳性细菌分别有7例(35.00%)、12例(60.00%);其中革兰阴性细菌包括肠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阳性细菌包括肠杆菌类细菌(微球菌、棒状杆菌、链球菌、肠球菌)和葡萄球菌(金黄色类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类葡萄球菌),见表1。

表1 本研究血培养的阳性率和病原菌分布情况[n(%),n=20]

2.2 本研究病原菌耐药性情况:通过病原菌耐药性可知:革兰阳性细菌对于替加环素、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耐药性为0,革兰阴性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于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且非发酵型菌对多类抗菌药的耐药性较高,肠杆菌类细菌对于碳青霉烯抗菌药敏感性高。

3 讨 论

目前,微生物检测一项主要项目为血培养,尤其对发热者而言,血培养为确定患者机体血液中病原菌有无重要方法,因此对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地了解有利于指导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加以合理运用,促进治愈率提高,保障患者生命安全[6]。凝固酶阴性类葡萄球菌为周围环境和机体皮肤黏膜中条件型致病菌,其导致血流感染较多,且其为血培养中一种最常见污染菌,若于血液采集过程中机体皮肤正常菌群污染易引发血培养呈现阳性;此外,凝固酶阴性类葡萄球菌可能有黏滞物产生,且附于医疗器械光滑表面使生物膜形成,若消毒工作完善力度不够,易使血标本出现污染;肠杆菌类细菌中沙门菌株为传染病致病菌株,肠杆菌类细菌与葡萄球菌为败血症、菌血症主要性病原菌[7]。结果显示:在本研究血培养标本180份中,阳性率所占比例为11.11%,包括5.00%真菌,35.00%革兰阴性细菌和60.00%革兰阳性细菌;在病原菌分布中,革兰阴性细菌有肠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阳性细菌有微球菌、棒状杆菌、链球菌与肠球菌等肠杆菌类细菌和金黄色类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类葡萄球菌。表明血培养标本中阳性所占比例较高,病原菌检出种类繁多且复杂,其中以革兰阳性细菌为主,临床需加强血培养管理及监测,并积极采取相应防治措施,以减少感染,保障患者安全。

青霉素主要药物机制表现为因该类菌株对mecA基因有携带作用,可编码生成新型结合蛋白;肠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耐药谱具有高度相似性,对于头孢抗菌药物耐药性具有升高趋势,考虑可能和医院头孢抗菌药大量使用密切相关,且非发酵菌主要包括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较高[8]。本研究通过分析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耐药性情况,结果显示:革兰阳性细菌对于替加环素、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无耐药性,革兰阴性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于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低,非发酵型菌耐药性高,且肠杆菌类细菌(包含微球菌、棒状杆菌、链球菌、肠球菌)对于碳青霉烯抗菌药敏感性高。提示:替加环素、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为医治革兰阳性菌感染有效药物,可广泛应用,且血培养病原菌对于多类抗菌药物具有高度耐药性,各抗菌药物耐药性间差异显著,医院和临床医师需加强对血培养病原菌和耐药性重视度,详细了解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且依据临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便减少耐药菌发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综上阐述,临床血培养标本中阳性检出率较高,病原菌具有种类繁多和复杂等特点,且对于多类抗菌药物耐药性高,各抗菌药物耐药性间存在明显差异,医院和临床医师强化血培养监测、管理,结合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对降低耐药菌发生概率,保障患者安全与提高生活质量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需高度重视。

[1] 邓医宇,申凤彩,林琼瑜,等.重症监护病房内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12):1425-1429.

[2] 张青,王东浩,张文芳,等.血培养阳性时间差法对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诊断的应用价值[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 (6):489-493.

[3] 谭付清,沈柏华,谢立平,等.尿源性败血症常见原因分析及治疗经验[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10):772-774.

[4] 常秀娟,杨永平,陆荫英,等.降钙素原在败血症中的诊断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6(2):265-267.

[5] 张国,贾连海,李兴华,等.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3):5860-5862.

[6] 吴慧芬,顾丹霞,周宏伟,等.BC-GN快速检测血培养革兰阴性菌及相应耐药基因[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5,35(10): 783-788.

[7] 方国华,周赛军,朱正国,等.血清降钙素原与血培养联合检测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8(22):5146-5148.

[8] 申凤彩,解迪,韩钱鹏,等.ICU血流感染病原菌特征及混合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9):718-723.

R446.11

B

1671-8194(2017)08-0108-02

猜你喜欢
革兰耐药性病原菌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159株淋球菌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实验研究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
《1例羊感染猪链球菌的诊断》图版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