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PCT、CRP水平对呼吸道感染患儿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临床价值

2017-05-05 05:21王英春丛桂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8期
关键词:降钙素病毒感染血浆

王英春 丛桂敏

(沈阳市妇婴医院 检验科,辽宁 沈阳 110000)

血浆PCT、CRP水平对呼吸道感染患儿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临床价值

王英春 丛桂敏

(沈阳市妇婴医院 检验科,辽宁 沈阳 110000)

目的研究血浆PCT、CRP水平对呼吸道感染患儿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共有9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就诊。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抗生素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根据PCT、CRP水平,选用抗生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症状消失情况等。结果两组患儿在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方面消失时间比较,差异不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使用抗生素比例显著少于对照组,使用抗生素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二重感染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CT、CRP指导下治疗患儿呼吸道感染,不会降低治疗效果,反而有助于医师对患儿病情的了解,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最终减少因抗生素的过量及长期使用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影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血浆PCT;CRP;呼吸道感染;抗生素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比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临床常规治疗为抗感染配合抗生素,抑菌效果好,能快速控制病菌[1]。但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会导致患儿恶心头痛,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2]。因此小儿抗感染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尤为重要。我院通过根据患儿PCT和CRP水平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旨在指导临床更加合理地应用抗生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共有9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就诊。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其中观察组男31例,女17例,年龄从5~14岁,平均年龄为(9.35± 4.32)岁;对照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从5~14岁,平均年龄为(10.02±4.21)岁。两组在上述基线数据资料等方面对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较好的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观察组根据患儿PCT、CRP水平进行抗生素治疗,当PCT<0.25 ng/mL、CRP<10 mg/mL时,不使用抗生素,而PCT≥0.25 ng/mL或CRP<10 mg/mL时使用抗生素。并定期进行PCT、CRP检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对照组则依据病情给予抗感染和抗生素常规治疗。

1.3 观察指标:PCT检测[3]:进行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查,0~0.5 ng/mL为正常值,当PCT≥0.5 ng/mL时为阳性。CRP检测:根据速率散射比浊法进行检测,0~10 mg/L为正常值,当CRP≥10 mg/L时为阳性。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两组抗生素使用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以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数据的比较实施χ2检验,计量数据的比较实施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两组患儿在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方面消失时间比较,差异不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例,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例,

组名 例数 咳痰咳嗽(d) 发热(d) 气喘(d) 肺部啰音(d)观察组 48 5.21±1.67 3.44±1.255.27±1.55 3.27±1.31对照组 48 5.32±1.75 3.55±1.215.32±1.43 3.31±1.29t - 0.315 0.438 0.164 0.151P - 0.753 0.662 0.870 0.881

2.2 两组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比:观察组使用抗生素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更少,使用抗生素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更少,差异均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比

2.3 两组患儿预后情况对比:两组患儿病情加重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二重感染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预后情况对比

3 讨 论

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主要致病原因有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以及支原体感染,且以病毒感染最为常见[4]。临床多使用抗生素对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然而抗生素对病毒感染作用较差,而抗生素的滥用会使患儿产生细菌耐药性,影响了儿童的生长。

本文通过对比血浆PCT、CRP水平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与常规使用抗生素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结果发现,两组患儿在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方面消失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符合叶卫平等[5]的报道结果,表明血浆PCT、CRP水平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会降低对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的疗效。原因可能是因为当患者出现细菌感染时,机体会大量产生血浆降钙素,而PCT作为前肽物质的最主要产物,增加更加明显,会呈现出阳性。而这种无活性蛋白质PCT在病毒感染中不会出现明显变化,即不会出现阳性。通过PCT检查,可将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进行区分,从而合理使用抗生素[6]。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使用抗生素比例显著少于对照组,使用抗生素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二重感染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提示血浆PCT、CRP水平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能帮助医师对患儿进行正确诊断,进而对症下药。与段前梅等人的报道一致[7]。原因在于CRP是一种炎性标志物,可与多糖结合,是一种细菌感染的判断指标。临床通过PCT与CRP水平可有效判断出患儿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针对病毒感染,可直接进行抗病毒治疗,从而避免抗生素的不当使用;而针对细菌感染,则直接进行抗菌治疗,从而避免抗病毒药物的不当使用。医师可根据患儿定期的PCT、CRP检测结果,调节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使用时间从而降低抗生素过量使用而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反应,促进患儿身体康复,减少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PCT、CRP指导下治疗患儿呼吸道感染,不会降低治疗效果,反而有助于医师对患儿病情的了解,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最终减少因抗生素的过量及长期使用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影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施立新,刘云庆,毛宜虎,等.血浆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检测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 34(24):3363-3364.

[2] 林应荣,江金彪,罗玲玲,等.应用CRP和PCT检测对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8):88-90.

[3] 安英俊,张祥杰,李平,等.联合检测降钙素原、血沉、C-反应蛋白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J].国际呼吸杂志,2013,33(6):412-414.

[4] 熊彪,饶福光,汪培勤,等.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用药指导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7):150-151.

[5] 叶卫平.PCT CRP联合NAP积分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1):119-120.

[6] 代志彬,常欣.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医学综述,2015,21(2):351-353.

[7] 段前梅,韩长鸣,姚敏,等.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医学信息,2015, 28(8):237-238.

R978.1

B

1671-8194(2017)08-0154-02

猜你喜欢
降钙素病毒感染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指导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降钙素合成分泌及生理作用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