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抗真菌药物分析

2017-05-05 05:21赵丽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8期
关键词:两性霉素假丝氟康唑

赵丽莉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 盘锦 124000)

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抗真菌药物分析

赵丽莉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 盘锦 124000)

目的探讨医院患者真菌感染的种类以及表现出的耐药特点,为抗真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检出真菌感染的患者250例。其中包括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患者226例(90.40%)。结果在所有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患者中,诸多属于白色假丝酵母菌,共包括158株(69.91%);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共包括33株(14.60%);对于假丝酵母菌属,针对氟康唑以及伊曲康唑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针对两性霉素B以及5-氟胞嘧啶表现出较低的耐药率。结论针对真菌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发现,最为主要的病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在选择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过程中做到合理选择,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真菌感染的现象。

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抗真菌药物;临床分析

近几年,伴随着诊断以及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临床在对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以及激素类药物等获得了广泛应用,从而导致出现真菌感染的概率也表现为逐渐的增加,针对此类患者临床表现出较高的疾病病死率[1]。为了对我院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类型以及表现出耐药特点进行分析,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真菌感染患者,对其感染类型进行分析,以显著促进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现将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表1 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标本来源以及构成比统计(株)

表2 常见真菌针对抗真菌药物表现出的耐药率统计(%)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检出真菌感染的患者250例。其中包括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患者226例(90.40%)。其中男139例,女87例;年龄分布为15~93岁,平均年龄为(45.9±10.2)岁;患者的原发病类型为:属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71例,属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47例,属于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36例,属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32例,属于复合性外伤的患者30例,其他类型的患者10例。

1.2 方法:在萨布罗培养基中对血液以及相关标本进行接种,于35 ℃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为1~3 d,针对生长出的菌落实施革兰染色镜检,最终证明为酵母样真菌后,实施菌株鉴定[2]。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以%形式表示构成比以及耐药率,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菌种分类以及菌株来源:在本次研究中,经过真菌培养后共分离假丝酵母菌属226株。其来源标本主要为痰液标本、尿液标本、大便标本以及血液标本等,具体情况可见表1。

2.2 药敏试验分析:对于假丝酵母菌属,针对氟康唑以及伊曲康唑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针对两性霉素B以及5-氟胞嘧啶表现出较低的耐药率,具体情况可见表2。

3 讨 论

近年来,真菌感染菌株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同以往相比,白色假丝酵母菌占有的比例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下降,对于热带假丝酵母菌以及光滑假丝酵母菌占有的比例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升高[3]。分析导致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为临床在预防出现真菌感染方面,广泛使用氟康唑具有密切的关系。

对真菌耐药性进行分析发现,针对假丝酵母菌属针对三唑类药物均表现出较低的敏感性。氟康唑属于当前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深部真菌感染治疗药物,其在抗菌活性方面,体内高于体外极为明显,表现出较好的吸收效果,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作用,诸多从患者尿液中以药物原型排出[4]。针对因为假丝酵母菌属等导致的疾病,选择此种药物进行治疗后均可以获得一定的疗效。针对表现出疾病严重的患者,选择静脉滴注氟康唑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获得确切的治疗效果,并且不会表现出显著的耐药性。对于伊曲康唑类药物,表现出的不良反应较多,需要花费昂贵的价格,临床较少应用此种药物,但是也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针对三唑类药物,临床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分析同临床广泛使用表现出密切的关系。此外分析同三唑类药物的亲和力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以及药物外排基因出现了过度表达具有密切的关系。但是针对氟康唑而言,其在抗真菌活性方面,体内高于体外极为明显。对此在药敏证明耐药的前提下,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观察,合理选择氟康唑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5]。

针对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临床选择三唑类药物以及选择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对于5-氟尿嘧啶,其针对假丝酵母菌表现出一定的活性,但是通常不单独选择此种药物进行治疗。在真菌耐药率方面,对于两性霉素B以及5-氟尿嘧啶两种药物,均明显低于唑类抗真菌药物。针对黏膜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在实施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选择咪唑类药物实施临床治疗,可以对患者局部选择药物治疗或者全身选择药物治疗。针对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在选择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针对两性霉素B以及含脂制剂等针对部分非白色假丝酵母菌产生的活性进行权衡。

近几年,伏立康唑作为一种新型药物于临床获得广泛应用,其针对靶酶表现出较高的亲和力,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表现出的抗菌谱较广。对于伏立康唑,临床用药方式选择口服或者注射均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同氟康唑进行比较,在对于假丝酵母菌属表现出的活性方面,约为后者的8倍,而且针对氟康唑表现出耐药菌株也可以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

针对真菌感染在实施预防以及治疗过程中,要求相关人员针对医院流行菌株需要有一详细了解,否则会耽误临床治疗。伴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逐渐表现出更多的菌群失调现象或者出现继发真菌感染的情况,对此需要对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加以明确规范,避免出现大剂量或者出现长时间应用的情况。

总而言之,针对真菌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发现,最为主要的病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在选择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过程中做到合理选择,针对假丝酵母菌属耐药性分析有效加强,针对流行病菌进行有效掌握,做到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

[1] 苏芬,倪广臻,徐淼,等.医院感染假丝酵母菌属的临床分布及抗真菌药物敏感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692-694.

[2] 张家敏,施新颜.医院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临床调查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7):1034-1037.

[3] 王顺,王永涛,贾征夫.感染性标本中检出的假丝酵母菌属种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1):5367-5368.

[4] 周陈西,刘孟娟,毛彩萍,等.白假丝酵母菌耐药与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应用相关性分析[J].医药导报,2011,30(10):1375-1377.

[5] 刘君廷,聂庆东,刘志远.两种方法检测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效果及其耐药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2):2704-2707.

R978.1

B

1671-8194(2017)08-0182-02

猜你喜欢
两性霉素假丝氟康唑
HPLC法测定福司氟康唑含量及有关物质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5年内院内感染假丝酵母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氟康唑对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IL-6、TNF-α、IL-8的影响
医院获得性假丝酵母菌菌血症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药物敏感性
病理确诊的肺毛霉菌病五例临床分析
福司氟康唑合成新工艺
两性霉素B脂质体穿透真菌细胞壁将两性霉素B直接传递至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