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向基层延伸的思考

2017-05-05 12:36伊光辉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监督执纪两个责任

伊光辉

摘要:深入分析基层党组织中在贯彻落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要求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偏差,探索有效措施和工作办法,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加以解决,让“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使从严治党战略在基层党组织落地生根。

关键词:纪律规矩;监督执纪;两个责任

习总书记在十八届六次全会上强调,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基层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落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关键是要让纪律和规矩在基层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使其成为“管党治党的戒尺”,保证党在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当前基层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存在的问题

在持续发力高压惩治腐败的形势下,仍有少数基层党员干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触碰底线,这种现象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

(一)“违纪”“违法”分不清,不把纪律当戒尺

笔者就“违纪和违法有什么区别”向32名科级及以下基层干部进行了调研,其中,92.3%的干部回答“违纪不一定就是违法,但违法必定是违纪”,仍有7.7%的干部回答“都一样”。调查发现,少数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不了解“六禁止”“八不准”等“红线”的具体内容,对自己的行为有没有违纪、合不合规矩,界线不是很清楚。

(二)“不想”“不敢”氛围淡,等同群众随大流

加强理想信念、党纪党规、廉洁自律等教育,使“不想腐”“不敢腐”成为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是筑牢拒腐防变的重要手段。然而,部分基层单位“重生产经营,轻廉洁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少数党员干部放松了理想信念和党性锻炼,等同于群众,不注意形象,满足于“随大流”。

(三)“监督”“执纪”难度大,心有余而力不足

基层单位日常监督工作主要由副科级干部和业务主管负责,而三级单位领导班子都是副科级及以上干部,某单位纪检部门的业务主管就坦言:“大部分基层干部对我们的监督工作是非常重视的,但也有极个别干部觉得自己很清白,不积极配合,摆架子,再加上我们的职务级别低,部门协调有难度,监督执纪力度时常打了折扣。”

(四)“问责”“追责”不到位,规章制度成空文

一直以来,即只要干部不犯原则性错误,就不会让其降级或者免职。这种“保护干部”现象,一方面源于基层单位及同事之间联系沟通较频繁,“低头不见抬头见”,导致问责时“拉不下脸、下不了手”;另一方面在纪检部门依纪依法履职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人情、权力、关系等各方面的阻力和干扰,导致小毛病没有被早提醒、大问题没有被严处置。

二、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意义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向基层延伸,对于抓好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维护好基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维护基层干部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向基层延伸是维护党的形象威信的客观要求

基层是党和企业各项工作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落实者,基层干部作风优劣直接影响党和企业在职工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近年来,国企基层党员干部违规违纪案例易发多发,比如个别党员干部吃拿卡要、违规操办等,因此必须用纪律和规矩衡量党员干部行为、管住大多数,让党员干部严格按照党章党纪规范自己的言行。

(二)向基层延伸是维护职工群众利益的必然要求

基层是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重损害了职工群众的切实利益。“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向基层延伸,就是要深入查出发生在职工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2015年度,油田全年共立案23件,结案22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94.7万元,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高度赞扬。

(三)向基层延伸是保护基层党员干部的现实需要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就是要让纪律和规矩成为全体党员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一些普通党员认为自身无权无责,不知不觉退到法律的红线;一些小队长、班组长认为自己不算干部,踩点红线违点小纪无所谓,最终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小错变大祸。“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向基层延伸,就是要抓早抓小,及时开展谈心提醒和关爱教育,防止基层干部迷失“三观”,驶处“航道”。

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向基层延伸的思考和建议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具体到基层,就是要想方设法厘清认识、精准发力、筑牢防线,全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会腐的氛围。

(一)向基层延伸,就要让纪律教育成为常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把纪律和规矩立到基层党员干部的脑海里、心坎里,才能让人产生敬畏之心,不踩红线。一是强化党员干部党性意识,唤醒党章意识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必须先做的功课。二是以党章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知识为重点,定期开展党纪知识考试,不断提高各级党员干部学习党纪法规和企业制度的自觉性。三是推进警示教育進基层。常态化开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典型案例宣传、剖析、教育进基层活动,切实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二)向基层延伸,就要让“双责”落实不再含糊

党支部是基层建设的核心,只抓实抓好“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监督、执纪、问责才能执行落地。一是推行“两个责任”清单化。进一步厘清责任,明确履职程序,提出责任追究办法。二是推行“重点问题”项目化。聚焦“四风”“小金库”等重点问题,统筹组织、纪检、财务、劳资、审计、宣传等部门力量,持续对违纪违规违法行为形成高压态势。三是推行“刚性约束”制度化。紧紧围绕管人管事管权和履职履责,修改完善促进“两个责任”落实的党内法规制度,加快形成“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向基层延伸的配套制度体系。

(三)向基层延伸,就要让执纪问责精准有力

把握重点,精准发力,才能让监督执纪更有力、更高效。一是由“盯违法”向“盯违纪”转变。牢固树立执纪意识,尽快调整工作方式方法,坚持抓早抓小,使各种违规问题动辄则咎,防止党员从“破纪”到“破法”。二是由“管少数”向“管全部”转变。全面提高纪律审查的覆盖面,做到所有党员全面管住、纪律规矩全面执行。三是由“留情面”向“严惩处”转变。坚持严格执纪,“一把尺子”量纪到底,在程序上杜绝随意性,在量纪上不搞变通,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做到惩处一个,教育一片。

(四)向基层延伸,就要让群众监督发挥作用

职工群众是最好的监督员,职工群众的腰杆挺得越直,腐败越是无处可藏。一是健全监督、举报激励机制,根据案件的性质、级别等完善奖励标准,多渠道公开奖励标准,坚决打击各种报复和威逼行为,激发职工群众支持和参与监督的热情。二是建立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义务监督员,定期举办培训班,组织监督实训,掌握监督重点、监督手段,使职工群众合理监督、合法监督、有效监督。三是畅通监督渠道,提高群众监督的多样性。建立信访、电话、网络、手机短信、新闻媒体“五位一体”举报受理渠道,从而使监督渠道更加宽广,方便及时快捷地向上级传递和反馈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监督执纪两个责任
落实“两个责任”要求 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关于国有企业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思考
宜宾县:定责夯责追责 层层压实“两个责任”
落实纪法分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