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律援助为弱势群体撑开“保护伞”

2017-05-05 12:26栗希荣
人民论坛 2017年11期
关键词:保护伞法律援助权益

栗希荣

【摘要】以人为本更需要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但就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而言,仍然存在着法制层面的可操作性低、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各种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通过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建设强大的资金保障体系以及增强弱势群体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等方式以提升法律援助的实效。

【关键词】以人为本 弱势群体 权益保护 法律援助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使得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获得了更好的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弱势群体的权益及其法律援助日益成为更加突出的问题。

以人为本首先需要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

以人为本思想的核心就是维护一个人起码的尊严。其基本特征就是公平性和平等性,对于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就是对以人为本价值尊重的必然结果。如何实现以人为本视角下对弱势群体的保护,首要的目标就是将对其的权益保护赋予法律意义。所以完善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建立司法保障体制是我们现阶段的发展目标。

虽然弱势群体的界定,许多学者都有着不一样的标准,但无论是就普遍意义上所谓由于力量、权利和能力较弱,而导致的在社会分配中获得的社会财富相对较少,还是根据其对象的社会地位、生活现状、生理条件和体能特征来划分,弱势群体主要是那些生活条件差,生存能力弱或是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群,他们显然需要获得更多的保护和援助。在这个意义上,强调以人为本,显然就必须更多地考虑弱势群体的权益,对于弱势群体给予更多更好的援助。在各种援助中,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自然具有不同寻常的社会意义。

我国的弱势群体具有社会属性,他们多是下岗的职工、或者是农民工及孤寡老人。其基本特点就是生活困难,收入低,主要体现在:第一,身体素质偏差,年龄偏高。弱势群体中存在着“两高”,即年龄普遍偏高和妇女所占比例偏高,很多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是全家的生活重心。第二,文化水平低,不论是综合知识还是专业技能都比较差,文化水平偏低直接导致其维权意识相对薄弱,受到侵害后,无法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寻求帮助。第三,社会地位低。社会性的弱势群体一般集中性比较强,救助能力偏低,这也使得他们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因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更好地对弱势群体进行法律援助。

我国弱势群体权益保护和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法治建设不断进步,改革开放之后,在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上,我们的立法取得了很多的成绩。未成年人的保护法、残疾人、老年人的保护法以及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司法在弱势群体保障领域的重要作用。尽管如此,我们对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还需要不断的完善。

法制层面的可操作性低,救济途径明显缺失。目前我国对于弱势群体的立法都是以宪法为基础,其他单行法作为分支对其进行权益保障。这些法律看似完善,但其实对权益的保护趋于笼统,注重的是实体法角度的权利,对于具体实施办法,如何借助这些法律法规进行合法权益的维护,针对弱势群体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救济途径等都缺乏具体的说明,所以就会使得这些法律所强调的社会公平等最后流于形式。

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发挥其在整个弱势群体权益保护和法律援助中应有的作用,保障体系还不完善。首先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保证,例如社会保险的覆盖是对公民劳动权益、生命健康以及退休保障的基本权益的维护。

法律援助所需资金的短缺。根据法律援助的相应条款,政府的财政拨款和社会募捐所筹集的资金都可以作为法律援助的资金来源。政府机构不仅需要对弱势群体制定相应的法律援助制度,还需要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来保障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目前单独依靠政府承担法律援助的资金会出现部分县、镇、村等地区法律援助资金难的问题。而社会捐赠方面,则由于捐赠机制还不健全,使得这种方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对于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宣传力度需要加大。法律援助体系是弱势群体保障其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弱势群体只有对这一制度进行详细了解之后才能懂得如何运用,从而保障自身的利益。但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弱势群体法律意识淡薄,法律援助的制度对其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同时,对应部门的法律宣传人员对于法律援助制度的宣传力度不够,也是这一制度无法顺利推行的关键因素。弱势群体法律援助观念的淡漠直接导致了在其权益受到侵害时很少运用法律进行援助。虽然部分群众在权益受损会提起诉讼,但是司法的处理并不能使矛盾真正得到解决,也无法平息由此所引发的纷争。

如何强化弱势群体权益保护与法律援助

如何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更好地解决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律援助,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第一,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立法保护,消除差异,实行多层次针对不同类别的弱势群体的立法。第二,完善这部分法律的可操作性,司法部门也要坚持整个执法活动的公开性,使得弱势群体能够感受到有法可依。第三,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弱势群体的公共生活保障和医疗健康保障,推动贫困地区的最低保障和保险制度。在外部环境上给予支持,例如就业环境和教育问题的解决,这也是对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必要因素。

建设强大的资金保障体系。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制度的顺利实施离不开足够的资金支持。我国在法律援助中现有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同时也在努力吸引其他资金筹集渠道的帮扶。通过构建一个完善的资金保障制度,来保障法律援助的资金来源。首先,政府要承担主导作用,在构建法律援助制度的同时,要根据各地具体的条件将所需经费预算纳入保障体系中。其次,实现系统的捐赠体系,扩大筹集渠道,例如建设基金会,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进来,实现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联合,推动法律援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在法律援助具体实施时,要合理控制资金的使用,制定严格的使用标准。并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避免法律援助资金的滥用和浪费。

加大对弱勢群体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增强他们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人们对维权手段的了解。只有弱势群体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后,这一维护权益的工具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对法律援助进行宣传,将法律援助制度融入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比如,可以开展一些宣讲活动,现场互动,答疑解惑,促进对法律援助的宣传。此外,我们也可以借助于现代网络技术来实现对法律援助的宣传,同时结合具体的案例,更加生动形象地让群众了解。对于弱势群体而言,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组织等外界的帮助虽然重要,但是真正能够实现弱势群体的成长主要是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可以组建互相扶持的团体,例如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协会等。

总之,对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和法律援助的支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普遍性和平等性。若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这两个方面,使全体公民都享有实质上的以人为本,必须完善我国的现有制度,健全针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

(作者为中共衡水市委党校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郑功成:《如何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中国人大》,2016年第14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猜你喜欢
保护伞法律援助权益
The Cost of Cute
沈阳桃仙机场 :1元停车权益银联
漫话权益
严查黑恶势力“保护伞”
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服务最基层群众
什么是法律援助?
为小朋友们撑起“保护伞”
政府应成为法律援助的主唱
3.8万余名困难职工群众获法律援助
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