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晓雨
摄影记者,自认是一个在生活中不那么努力的天秤座少女。喜欢收藏烟盒、攒积糖纸,喜欢出走、颜色艳丽的裙子和下雪天,喜欢《小王子》的澄澈,亦爱《诗经》戏剧里的人世情长。出版作品有《你可以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上班以后,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拿什么证明自己年轻过或正在年轻?
唯一能为“年轻”所证明并辩白的,恐怕不是自己,而是青春期里的好朋友。她们大多是从学生时期起便苏生延续,大家在对外界并无太多主观判断之前,就被命运抢先安排在一起。她们的出现,毫无企图和仪式感,莽撞而炽烈,不懂掩饰真实情绪,也不太会计较得失利益。她们是我在这世界上,除却亲人之外最无根源无条件的取暖体。
和她们在一起,你永远不用掂量着说话,永远不必担心出糗,打嗝喝酒失态,矫情抱怨撒泼骂街,她们通通帮你包圆儿或是纵容般扎堆到一块儿。她们了解你、爱护你的方式与密度,甚至超过你自己。
每年过生日,我收到最多的礼物几乎都是来自这个圈子的朋友。她们雷打不动的凌晨信息,她们千里迢迢的浪漫惊喜,她们用尽心力为我铺织一天的少女梦——即便身处两地,也从来不会忘记彼此最重要的日子。每次收到礼物,我都忍不住喃喃自语:“真是太了解我了,这些喜欢的東西我自己也未必记得全、寻得到!”可她们能准确无误地戳中泪点。偶尔想想,这些朋友还真是我年少诗意的存在。
在青春期朋友的身上,有无数个“你”的分身。
朋友不是一类关系,而是一种状态。恰逢于正面愿念和善意行动中,不支配,不深究,彼此之间正如玻璃杯与白开水般,温吞而持久。
你慢慢会发现,从青春期延续过来的那些朋友或许不能处处懂你、不能日日陪你,却能始终完全放心地倾付给你一腔义气。成年人常因各种因素聚到一起,却始终无暇顾及或来不及深触心意。有多少同事各奔前程后就不再联系?有多少俱乐部成员一旦退出就无法被记起?有多少聊了大半年,自以为很亲密,却因为一句玩笑惹恼后就拉黑朋友圈的暧昧对象,从此萧郎成路人?
时间最终会带来不上锁的答案。
人这一生能有几个十年?岁月徜徉,到头来历经人世,磨平了心肠,苍老出慌张,最依赖最想念的恐怕还是青春期里那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
为什么青春期里的朋友更长久呢?
因为,她们不是你青春里的一部分,而是你的整个青春。人会遗忘掉课本大纲,却永远不会放弃追逐毕业那晚温柔的月光。缝合在时光背面密密麻麻的记忆针脚,凭借着熟悉气息,即可勾勒出那些鲜活而明艳的少年面孔——她们,就那样站在原地,依旧轻易拆穿你的逞强,读懂你的欣喜若狂,在你最无助的时候借你半个肩膀。
所有青春期里的朋友,都和你对这世界微弱的小野心长在一起,历久弥新,从未有片刻膨胀。
生命如逆旅,有人催你一同前进,有人为你祈祷滞留。能在后者面前永远做个少年,也挺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