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细节》

2017-05-06 10:42刘瑜
贵阳文史 2017年1期
关键词:国会权力民主

刘瑜

“民主”一词在中国是个热词。从学生的课本到领导的讲话,从大街小巷的口号标语到电视报纸上的新闻报道,“民主”随处可见。例如:我们的革命叫新民主主义革命,我们理想是建设民主富强文明的国家,我们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我们的会议有民主生活会等等,冠以民主帽子的事项比比皆是,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密不可分的一个词语、一项标准、一大指南,并深入每个人的脑海意识,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做报告,大家都能随手拈来而洋洋洒洒、脱口而出而振振有词。

词是好词,但事却不那么回事,认真思考下来,甚至有点让人感到矛盾和困惑。民主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孙中山不是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但是,在民主的发源地古希腊,贤达智者对其的评价就不怎么样,甚至在柏拉图看来,这是比君主制、僭主制还要糟糕的制度。这一成为后世社会文明进步与否的标志,却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糟糕的制度,岂不是咄咄怪事!另外,我们时常被告知,民主属于西洋舶来品,与自家的历史心理与文化传统天差地别,又是西方侵略殖民的产物,需要加以选择批判和继承发扬。因此,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下,此民主非彼民主。有虚伪偽善的资本主义民主,有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历史文化进程,民主的内涵和形式也各有不同。既然如此这般,我们该如何认识民主呢?抛开头脑中固有的“少数服从多数”、“民主集中”的概念,民主还能给我们呈现怎样面貌和感受呢?

更确切地说,《民主的细节》改为《美国民主的细节》更为妥帖,因为本书反映的是美国社会关于民主细节的点点滴滴。作者在美国学习8年,通过近距离观察美国社会人物、事件,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美国的民主就是一部“制衡机器”的运转——“权力每启动一次,就有无数的闸门同时被启动,每一扇闸门都要鉴定这次权力的实施属于良性恶性,然后才决定是否‘放行。”美国民主不是想方设法去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是千方百计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掣肘,例如:总统可以提案,但是必须国会批准;总统可以否决国会议案,但是参议院可以启动弹劾总统;国会可以立法,但是法院可以宣布法律违宪;法院虽然独立判案,但是大法官由总统提名;总统虽然可以提名法官,但必须国会批准……这种复杂的格局,使得任何一个权力机构和权力者都不敢轻举妄动、不能肆意妄为。这种以制衡为目的的民主形式有什么作用?就是防止“多数人的暴政”和“政府的暴政”,从这个意义上看,持枪就是美国人民民主权利的最大直接体现。

美国的民主好不好,当然好,不然世界第一强国从何而来?但能否放之四海而皆准却不好说,至少对于急需发展经济的落后国家并不管用,作者也承认民主的功能不是发展经济,但至少可以让我们学习一种脚踏实地的公共生活方式。回到本书的主旨,没有日积月累、点滴改良、沟通协调式的“公民式参与”,实现“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均衡发展,任何民主不是徒有光鲜的外表,就是陷入动荡与骚乱怪圈。

猜你喜欢
国会权力民主
中国式民主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尼日利亚 民主日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
“娘子军”
持刀人
检查一下自己的“入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