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老炮儿》内蕴的儒家伦理道德

2017-05-06 17:23曲妍曲悦
速读·中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老炮儿

曲妍+曲悦

1.辽宁大学文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36 2.北京市第二中学亦庄学校 100076

摘 要: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于中国的衍生及发展已有漫长历程,其哲学内涵不仅于国内产生根深蒂固地历史性、时代性影响,更对日、韩等海外国家产生广阔的地域性影响。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之能于后世产生如此强烈的磁场效应,必有他方思想学派无可企及之处。文章即通过对“京味儿”电影《老炮儿》的剖析,来揭示其中孕含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之深刻内蕴,彰显其人文魅影。

关键词:《老炮儿》;儒家伦理道德;内蕴

2015年贺岁电影《老炮儿》初映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究其根本不仅在于其自带的“京味儿”特色勾起了广大观众了解并重温老北京地域文化的欲望;更在于在“父爱子”这条伦理亲情线的贯穿下,引出了其深藏的具历史延续性质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仁、义、礼、智、信……”之深刻内涵。诸此种种既为身处后现代主义时代的我们面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激烈碰撞抉择出正确的因子提供标尺;更为在古典文明与现代元素融合交汇的今天,于家于国弘扬并生发出具正能量的特质文化提供参考。

一、“礼”、理相生

北京——数个朝代的国都,处处都流露着“礼”的气息。对仗的紫禁城、方正的四合院、“吃了吗,您呢?”的老北京……无不渗透着人伦特质的和谐。但,在全球化浪潮来袭之际,现代社会中的北京亦有一部分人破坏了此特有的和谐:向六爷问路的年轻人问路时不知用敬称;私扣小波儿的阿彪无理对待六爷;小波儿的朋友同六爷说话时满嘴脏话;同儿子喝酒聊天时,小波儿不懂敬酒时的杯子高低位序……“六爷说:‘还有小飞那帮孩子,打别人可以,自己挨打不成。这还有规矩吗?六爷说:‘打架斗殴也是江湖。都讲理。”因此,上述不合“礼数”的行為当然会引起深奉“三纲五常”的六爷之反感。

为此,他高举儒教“礼”之旗帜,教导这些不识“礼数”的后生,以自己的言行确立着周遭来之不易的“和谐”。不独亲其亲,以自己的人伦关怀敬畏长者——给二爷点烟;不独子其子,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后生——小飞等人的被教育。在知礼、懂礼、识礼的前提下践行并确立着自身之“理”:礼貌待人、讲究礼数,他处处在理;凡事讲理、守道义规矩,他深谙礼教秩序。在社会跨越性发展的今天,他以“含泪的微笑”延续着古代之精粹,守礼生理,懂理明礼。

二、“仁”、“义”相伴

“人的成长与历史的形成不可分割地在一起。人的成长是在真实的历史时间中实现的,与历史时间的必然性、圆满性,它的未来、它的深刻的时空性质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生长在儒家精神与士大夫文化浓郁的北京城的六爷身上必然延续着与历史相生相伴的民族文化精髓,在“父子关系”这一中外文学永恒主题的观照下,折射出其身上所浸润的“老辈儿”、“祖宗”传递下来的“仁”、“义”等儒家思想。

如,当城管强行没收无照经营煎饼摊并砸碎其车灯的灯罩儿的车时,六爷闻声赶忙过来主持公道。在明悉事情来龙去脉之后,公正地说服灯罩儿“你无照经营,人家把你这煎饼摊没收了,合理合法。你赶上了,就得认。是不是,让人把车拿走。”并帮忙凑钱赔偿城管车灯、为灯罩儿讨回“打人不打脸”之耻、又攒出了一辆新车送给灯罩儿。仅从此事我们便可看出六爷生性之仁——宽待城管;秉性之义——为灯罩儿赔钱、攒辆新车……

得知小波儿出事之后,仁义的六爷更能做到同朋友们客观评价小波之举:“你先嗅了人家的蜜,这叫不仁;之后又划人家的车,这叫不义”。儿子既然做出了不仁不义之举,融儒家传统与侠义精神于一身的六爷定然秉承着自己的生命意志与江湖道义规则“为儿子圆事”,开始上演“赵云救子”的精彩剧情。虽未七进七出长坂坡,亦几经波折。可这也丝毫未磨灭六爷高尚的品质:救子期间,六爷充分显露了“仁”、“义”之精粹:哥们遇难,“拔刀相助”;见路边女孩儿乞讨,慷慨解囊掏出二百元钱给那女孩儿;有人欲跳楼,旁观者说风凉话,六爷狠狠地教训这些薄情寡义的人们……“巴顿”式的六爷以他的英勇正义、无私无畏诠释着他的“仁义”之理念;“侠义”之精神;“道义”之态度。

在与权贵势力对抗之际,边缘人物老炮儿亦能秉持自己的原则与底线。他告诉有意开酒吧的小波儿:“将来酒吧名字就叫‘聚义厅”,“别人卖酒30一杯,咱就卖20一杯”。在以苦涩的微笑面对官腐残余对他的欺压之际,六爷亦能做到不改本色:以舍弃自身、成仁取义的豪侠姿态践行着梁山好汉的“侠义”精神;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平和心态维护着那久远的江湖秩序;以“自尊自持”、序位有礼的气量情态演绎着人间大爱。最终,他如鸵鸟脱离铁笼般,挣脱了束缚,将自己从压抑已久的沉闷现实中彻底解放出来——不畏强暴,如黄忠计夺雁荡山般英勇赴会,虽因身体问题倒在了湖面上,但其自带的酒神癫狂气质感染着前来支援的“好汉们”,义气的闷三儿、洋火儿等兄弟们见状立即冲锋陷阵,为“大哥”报仇。质言之,六爷人虽倒下了,但他的精神信仰、价值理念、人伦情怀已永远地传承下来。中国古代文化凝聚下来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代代相传。

在古今中外之文化激烈交汇撞击之际,老炮儿以文化中和者的身份践行着“礼”、高举着“理儿”,承袭着“老辈儿”留下来的好的东西——仁、义、礼、智、信、忠……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强调上下孝悌之分同构放大至国家层面:忠君报国——虽是小老百姓,但该做的事:检举贪官,也得做。老炮儿身上所具备的诸此种种精神信念引起了我们华夏儿女精神的震撼与情感的共鸣。这正是《老炮儿》初映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根本原因。于我国文化中长期占主导位置的儒家文化之伦理道德思想实为我国哲学思想之精粹,愿此种以“仁义礼智信”为基本内核的处世理念可结合社会实际,代代承袭、发展、衍生下去。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60-66.

[2]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80-88.

作者简介:

曲妍(1988—),女,满族,辽宁抚顺人,辽宁大学文学院2014级文艺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学基本理论。

曲悦(1983—),女,满族,辽宁抚顺人,职务:北京市第二中学亦庄学校教师;职称:一级教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老炮儿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维护正统还是观念复辟?
“老炮儿”冯小刚,“煮夫秘笈”里的柔情蜜意
后现代语境下电影《老炮儿》的语言暴力
石油“老炮儿”
“老炮儿”的春天
《老炮儿》,迟暮英雄的挽歌
《老炮儿》:北京人的情,中国人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