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实践与反思

2017-05-07 19:20匡成兰王力耕黄正瑶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成绩反思

匡成兰+王力耕+黄正瑶

摘要:名师工作室是教育行政推动下的非行政性组织,是优秀教师合作互动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教育教学研究的合作共同体。扬州市名师工作室建设经历了试运行、学科工作室推进、地区工作室建设三个阶段,形成了总室、学科名师工作室、地区名师工作室的建设网络。工作室主要以学段学科命名,倡导组团发展,独立活动与团体活动相结合,实施三级考核,在骨干教师培养、课题研究、示范辐射、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定位;建设阶段;特色;成绩;反思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B-0028-04

2006年,我市开始筹建中小学名师工作室,2007年第一批名师工作室开始挂牌运行,至今已经有36个学科名师工作室和69个地区名师工作室。10年来,我市在名师工作室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2011年承担了江苏省“十二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区域推进名师工作室发展研究”。如何切实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

一、名师工作室的定位

名师工作室建立以前,我市有一批名师,但分散在各地各校,他们在局部范围内能发挥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但从全市范围来看,名师未能形成合力并在全市范围内发挥应有的示范引领作用。名师的辐射力往往依赖名师个体的自觉程度,缺乏行政推动,使得部分名师没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另外,各地名师之间缺乏交流合作,研究方向分散或重复,也影响了名师个人的进一步发展。

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认为有必要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形式促进名师示范辐射作用的发挥,推动我市名师队伍建设。名师工作室应如何定位?它和教研、师资培训等部门有什么区别?经过认真调研和思考,我们认为名师工作室应该是行政推动下的非行政性组织机构,是全市中小学优秀教师间合作互动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是有共同志向、共同研究愿望和共同研究方向的合作共同体。名师工作室应该成为全市优秀教师重要的发源地、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和未来名师的孵化地。名师工作室的任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教育教学示范辐射、教育教學资源建设。

名师工作室的任务和教研、师资、师培部门的职责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教研部门主要立足于教育教学研究、教学业务指导和教科研服务工作;师资部门主要立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制订和政策落实,统筹管理师资建设工作;师培部门主要立足于各类教师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名师工作室也要承担教科研和教师培训工作,但首要任务是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其教科研主要立足于本工作室成员承担的课题或项目研究,其培训主要是针对本工作室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专题培训。名师工作室应通过名师引领下的教科研和培训等活动促进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成长,名师工作室的名师也应该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提升自己,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从而促进本地区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教育教学质态的提升。名师工作室还应该通过课题研究,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新的构想和思路,为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建议。

二、名师工作室建设的阶段

到目前为止,我市名师工作室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是试运行阶段。2007年我市建立了首批名师工作室4个:市名师工作总室、中学语文工作室、中学数学工作室、中学外语工作室。工作室领衔教师均为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局主要领导与工作室领衔教师签订了《项目研究和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协议书》,为工作室颁发了铜牌,拨发了活动经费。至2009年,首批名师工作室运行质态良好,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第二是学科名师工作室推进阶段。在首批名师工作室运行经验的基础上,2009年我市又建立了9个学科名师工作室,涵盖中小学的主要学科。2013年建立了第三批学科名师工作室,2016年建立了第四批学科名师工作室。至此,我市建立的学科名师工作室达到36个。工作室在骨干教师培养、课题研究、示范辐射、资源建设方面开展了很多富有特色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市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态的提升。

第三是地区名师工作室建设阶段。在学科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基础上,市教育局要求各县(市、区)根据名师资源情况,建立本地区名师工作室。各县(市、区)认真研究,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已经建立了地区名师工作室69个。这些工作室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在地区乃至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

三、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特色

我市名师工作室建设既借鉴了其他地区的经验,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1.健全组织网络。我市建立了由名师工作总室、学科名师工作室、地区名师工作室组成的组织网络。名师工作总室作为名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学科名师工作室的名师培养、科研引领、业务指导、工作协调、绩效考核等工作和地区名师工作室的业务指导工作。学科和地区名师工作室负责本学科、本地区的名师培养、课题研究、示范辐射、资源建设、成员考核等具体工作。名师工作总室、市级学科名师工作室受市教育局领导,地区名师工作室受县(市、区)教育局领导。这样的组织网络条块清楚,有利于对名师工作室工作的指导与管理。

2.优化内部结构。我市学科名师工作室由领衔教师、指导教师、工作教师组成。领衔教师1名,由在学校教学一线工作的正高级教师或省特级教师担任,需经过相关专家组认可;指导教师一般5—7名,由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担任,需经过领衔教师认可;工作教师20多名,由市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学能手等组成,需经过指导教师推荐并经领衔教师认可。工作室设工作主管、网络主管各1名。地区名师工作室由各县(市、区)教育局根据本地区实际,参照市学科名师工作室形式组建。市名师工作总室设专职领衔教师1名,成员由各学科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代表组成,并配有少数工作人员。

3.倡导组团发展。我市名师工作室不单纯以名师个人命名,更多的以学段、学科命名,如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职教专业课名师工作室、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等等。一些名师较多的学科则建立几个工作室,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名师力量,形成名师团队,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我市名师工作室团队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核心层,数量精干,主要是领衔教师和指导教师。第二个层次是紧密层,人数较多,主要是工作教师。这两个层次构成了各学科工作室的基本队伍。第三个层次是松散层,主要是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年轻教师,他们参加工作室组织的活动,但不是工作室的工作教师。设立三个层次的队伍旨在组团发展,充分放大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和示范辐射效应,多层次地培养各级名师。

4.三级管理与考核。为了推进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我们建立了三级管理与考核体系。市教育局负责对名师工作总室进行管理与考核,名师工作总室负责对各学科工作室进行管理与考核,各学科工作室领衔教师负责对本工作室成员进行管理与考核。对名师工作室的考核主要从骨干教师培养、課题研究与论文发表、教育教学研讨、示范辐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展开,制订相关评估标准并依据标准进行考核。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成果检验、影响力检测等方式,每年进行一次过程性考核,工作周期结束进行终结性考核。我们还实行了过程性考核淘汰制,考核不合格则更换领衔教师或摘牌停止运行。对工作室成员的考核主要从思想品德、理论提高、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等方面,考察其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考核不合格者则调整出名师工作室,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5.独立活动与团体活动。我市名师工作室一般各自独立开展活动,如中学化学工作室举办海内外化学教师交流论坛,小学数学一室举办智慧数学论坛等等。同一学科名师工作室可以联合组织一些较大型的活动,如中学语文一室、二室联合举办高中语文特级教师论坛和“顾黄初杯”语文教学竞赛等等。市名师工作总室根据需要,组织一些覆盖面广的团体活动,如组织“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汇报活动、覆盖多学段多学科的“送培送课到农村中小学”活动等等。独立活动和团体活动相结合,既充分调动了各工作室的积极性,也可以尽可能地放大名师工作室的群体优势,在更广的范围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成绩

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是工作室的核心任务。各学科名师工作室制订了具体的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一是将培养任务分解给指导教师,每个指导教师负责2—3名培养对象,加强指导;二是邀请专家作讲座,更新培养对象的教育理念;三是组织高层次培训,工作总室协助师资处举办了“领雁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活动、特级教师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每年举办“扬州教育讲坛”20多场,各学科工作室还根据本学科的需求,组织高端讲座或论坛;四是组织读书学习活动,工作总室通过网络介绍教育专著,各工作室组织读书交流,引领培养对象通过读书提升自己;五是通过课题研究引领培养对象自觉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六是组织听课评课、同课异构等教学研讨活动;七是组织工作室教师赴上海、苏州、常州等地与当地名师工作室进行交流研讨;八是为工作室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工作总室配合师资处组织了“师能建设百千万工程”“运河杯”论文评选、扬州市特级教师评选等活动,为培养对象的成长提供了较多的平台。名师工作室建立以来,我市在中青年骨干师培养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仅近5年,就有8人被评为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人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被评为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1人被评为正高级教师,57人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这批名师中的大部分是我市各名师工作室的成员。

各工作室结合本工作室具体情况,深入开展了各级课题研究工作。“十二五”期间,由名师工作室成员主持或参与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省教研课题240多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语文女性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小学数学课程智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顾黄初语文教育思想观照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高中数学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协同性的调查和研究”“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与方法研究”“区域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研究”“基于学科统整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研究”“儿童文化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课程开发研究”等等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我省首届和第二届基础教育类的教学成果奖评比中,我市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28项。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中,有3项课题被评为省精品课题培育对象。我市还建立了省高中课程基地17个,初中课程项目15个。工作室教师围绕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工作室成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了2400多篇论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600多篇,100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中学化学工作室领衔教师参加了国家课程的开发和评估工作,工作室许多教师还参与了新课程教材的修订工作及部分学科省“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制订、修订工作。

各工作室利用自身有利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一是与大型学术性活动结合,在活动中展示工作室教师的成果。我市学科工作室先后承办了“全国母语教育论坛”“江苏省小学数学教学流派‘数学是什么专题研讨”“重读叶圣陶,语文教学高端论坛”“海内外化学教育论坛”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工作室成员开设了示范课、研究课,通过教学评议、专题报告或专题发言等形式充分展示了学习的成果。二是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在活动中发挥示范作用。各学科工作室每学期至少要组织两次教学研讨活动,通过研究课、示范课、教学沙龙、教学论坛等形式,发挥工作室的示范辐射作用。三是通过现代化传播手段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工作室教师拍摄了省“教学新时空”示范课100多节,“新课改示范课”480多节、电视课堂300多场,通过网络、电视转播等形式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四是组织专题培训和讲座。工作室先后组织了“扬州教育讲坛”培训活动,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师能建设百千万工程”活动和各类专题培训活动。五是开展“送课送培到农村学校”的活动。名师工作总室每年组织省、市特级教师送课送培活动120多人次,通过示范课、教学评议、教学论坛、微讲座等形式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此外,工作室还承担了“为中国而教”支援西部地区教育的任务,赴新疆、西藏进行对口支教。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名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功能,对全面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名师工作总室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站设有总室成员介绍、特级教师介绍、教育专著简介、研修资源、工作新闻、课题研究、各学科工作室网页等栏目。工作室网站为我市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师们可以及时了解工作室的信息,使用工作室的资源。除了工作室网站外,我们还利用扬州教育网“名师大讲堂”“名师在线”“同步课程”栏目,将大量资源提供给一线教师,如“名师在线”内就设有“特级教师在线”“新课改示范课”“中高考辅导”三个子栏目,资源丰富,点击率达数万人次,“同步课程”“名师大讲堂”点击率均达百万人次。

五、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反思

我市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績,但还有很多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一是我市学科工作室还没有能够做到全覆盖:从学段方面看,初中学段和职业教育工作室建设较为薄弱;从学科方面看,技术学科、艺术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职教文化课、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室尚未建立;二是学科工作室较多在市区范围内;三是对地区名师工作室的指导和管理相对薄弱;四是各工作室工作开展不均衡,少数工作室的主动性欠缺;五是随着工作室的进一步增多,总室的管理与指导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六是如何处理好市级工作室和地区工作室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针对这些应该改进的地方,我们作了一定的思考。下一阶段将充分挖掘潜力,加强薄弱学段、薄弱学科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新建名师工作室充分考虑地域平衡;吸收地区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进入总室,以加强对地区名师工作室的指导与管理,协调好学科名师工作室与地区名师工作室之间的关系;通过多种激励手段,调动领衔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等。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正确方向,不断反思与改进,我市的名师工作室建设将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责任编辑:宣丽华

Regional Promotion of Famous Teacher Working Office Construction

KUANG Cheng-lan & WANG Li-geng & HUANG Zheng-yao

(Yangzhou Bureau of Education, Yangzhou 225001, China)

Abstract: Famous teacher working office is a non-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promoted b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s and it is also a new mechanism for excellent teachers cooperation and cultivation. The constructing of our famous working office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of trial, subject office and district office, to form the building network of general office, subject office and district office. The working office is mainly named after phase subjects to support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dependent and group activities. Assessments are made at three levels and now it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teacher training, project research, modeling radiation, and resourc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famous teacher working office; orientation; phase; feature; achievement

猜你喜欢
名师工作室成绩反思
带一支团队 抓一批项目 出一批成果
关于中职学校组建“名师工作室”的一点思考
名师工作室环境下,发展英语教师共同体科研能力的策略探讨
论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成绩
剖析累进评分法对体育成绩评定的必要性及其应用
影响高中体育特长生成绩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电子商务通识课程考试成绩多维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