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E型细胞质甜高粱杂交种辽甜15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7-05-08 22:18王艳秋张飞卢峰张志鹏朱凯邹剑秋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锤度汁率细胞质

王艳秋+张飞+卢峰+张志鹏+朱凯+邹剑秋

摘要:9E细胞质甜高粱杂交种辽甜15(Tx398 9E/LTR108)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以Tx398 9E为母本、LTR108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2014—2015年连续2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能源/青贮组区域试验,2年全国区试鲜质量平均产量75 951 kg/hm2,比对照增产13.0%,2年共27个点次,23个点次增产,4个点次减产。该品种为9E型细胞质甜高粱杂交种,茎秆多糖多汁,含糖锤度17.4%,出汁率49.1%,是生产燃料乙醇较理想的能源作物品种。辽甜15的选育填补了国内外没有9E细胞质甜高粱杂交种的空白。

关键词:9E型细胞质;甜高粱;选育;新品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4.03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04-0064-02

能源用甜高粱生物产量高、含糖量高、种植范围广,是一种非粮原料,符合我国人多地少、不宜于用大量粮食转化乙醇的国情[1]。为了丰富甜高粱类型,扩大种质资源的利用范围,近年来,辽宁省甜高粱育种科研团队先后选育出较早熟甜高粱、粮饲兼用甜高粱、生物质能利用甜高粱、不育化甜高粱等多种类型。经过科研团队不懈的努力选育出了新型细胞质类型甜高粱品种——9E细胞质甜高粱。辽甜15甜高粱杂交种是能饲兼用的品种,该杂交种生物产量高,茎秆多糖多汁,既可做能源用又可做青贮用。辽甜15选育成功填补了国内外没有9E细胞质甜高粱杂交种的空白。

1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

母本Tx398 9E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入的不育系,芽鞘绿色,叶色浓绿,叶片上冲,长势强,无分蘖。株高135 cm,穗长27.8 cm,茎粗 1.31 cm,纺锤形,中紧穗,穗粒质量75~80 g,千粒质量28 g左右。褐壳,红粒,籽粒呈圆形。成株中脉为蜡质,总叶片数16~18张。Tx398 9E配合力好,抗叶病,活秆成熟,抗倒伏,抗丝黑穗病3号生理小种,含糖锤度为9.4%。

父本LTR108是以具有热带血缘的甜高粱恢复系ICSV111为母本,与甜高粱恢复系1022为父本,人工去雄杂交,经多年多代选育而成,初定名为ICSV111/1022,2006年定名为LTR108。生育期128 d,株高330.5 cm,穗长29.5 cm,纺锤形,中紧穗,穗粒质量78.2 g,千粒质量34.0 g。褐壳,青白粒,籽粒呈圆形。含糖锤度19.5%,出汁率55.0%。

辽甜15于2010—2013年连续4年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进行了产量和抗性鉴定,2014—2015年连续2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能源/青贮组区域试验,2016年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2品种特征特性

2.1生育特性

2014年,该组合生育期135 d,比辽甜6号晚3 d。株高361.1 cm,茎粗2.3 cm,分蘖1.4个,纺锤形中散穗,褐壳红粒,茎秆多汁,含糖锤度19.0%,出汁率50.3%。无叶病,倾斜率23.3%,倒折率16.2%,丝黑穗病自然发病率0,接种发病率3.0%。

2015年,该组合生育期133 d,比辽甜6号晚3 d。株高336.5 cm,茎粗2.0 cm,分蘖1.3个,纺锤形中散穗,褐壳红粒,茎秆多汁,含糖锤度15.8%,出汁率47.8%。葉病轻,倾斜率26.7%,倒折率15.1%,丝黑穗病自然发病率0,接种发病率1.5%。

2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34 d,株高348.8 cm,茎粗2.2 cm,含糖锤度17.4%,出汁率49.1%,倾斜率25.0%,倒折率 15.7%,丝黑穗病自然发病率为0,接种发病率2年平均 2.3%。

2.2品质特性

该组合茎秆粗蛋白含量6.70%、粗纤维含量20.62%、粗脂肪含量 12 g/kg、粗灰分含量4.5%、可溶性总糖含量256%、水分含量3.68%。在株高94.7 cm时,叶中氢氰酸含量0.036 mg/kg,茎中氢氰酸含量 0.029 mg/kg。在株高 97.8 cm 时,叶中氢氰酸含量 0.022 mg/kg,茎中氢氰酸含量0.026 mg/kg。

2.3产量表现

该组合2014—2015连续2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能源青贮组区域试验。试验茎秆鲜质量产量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2014年,全国鲜质量平均产量为 72 996 kg/hm2,居参试品种第5位,比对照辽甜6号增产 5.8%,11个点增产,4

个点减产。2015年,全国鲜质量平均产量78 906 kg/hm2,居第3位,比对照辽甜6号增产20.5%,16个点全部增产。2年区试鲜质量平均产量 7 595.1 kg/hm2,居参试品种第2位,比对照辽甜6号增产13.0%。

综上所述,辽甜15生物学产量高,茎秆产量可达 76 500 kg/hm2 以上,最高可达108 000 kg/hm2;茎秆多糖多汁,茎秆含糖锤度17.4%,茎秆出汁率49.1%,该杂交种既可做能源用又可做青贮用。辽甜15是9E型细胞质甜高粱杂交种,9E细胞质的应用,扩大了种质资源的利用范围,熟期较早,含糖锤度较高,茎秆多糖多汁,抗倒伏能力强,可以满足加工企业原料生产轻简化及收获阶段化的需要。辽甜15抗逆性强,经2年试验丝黑穗病自然发病率0,接种发病率为 2.3%。

辽甜15种植密度不宜过大,密度不宜超过 75 000株/hm2,密度过大易引起倒伏。

3繁种、制种技术要点

3.1繁种

不育系Tx398 9E繁殖,隔离距离500 m以上,Tx398 9E与Tx398B行比为5 ∶[KG-*3]1或10 ∶[KG-*3]2,Ⅰ期Tx398B与Tx398 9E同播,待Tx398 9E钻锥时播Ⅱ期Tx398B。生长期间严格除杂除劣。恢复系LTR108繁殖:隔离距离500 m以上,生长期间严格除杂除劣。

3.2制种

隔离距离300 m以上。父母本行比1 ∶[KG-*3]5或2 ∶[KG-*3]10。先播Ⅰ期父本,待Ⅰ期父本露锥播母本和Ⅱ期父本。密度为母本97 500~105 000株/hm2,父本82 500株/hm2。严格去杂去劣,严把收获、脱粒质量关,防止混杂。

4栽培技术要点

4.1播种技术

距地表10 cm处地温稳定在12 ℃以上可以播种。播种时可施入一次性缓释肥或优质农肥45 000 kg/hm2,施口肥磷酸二铵150~225 kg/hm2、钾肥75.0~112.5 kg/hm2,种肥分离,种在上,肥在下。踩底格,覆土,踩上格,保证全苗必不可少而且效果好的措施。

4.2种植密度

植株密度是影响茎秆产量、汁液锤度、含糖量的决定因素[1],因此合理的密度是增产增效的重要栽培技术。辽甜15适宜行距为60 cm,密度为75 000株/hm2为宜。

4.3田间管理

辽甜15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在中等肥力土地、盐度05%以下盐碱地均可种植。及时进行间苗定苗,中耕锄草,结合第3次犁趟追施尿素,先追肥后犁趟,拔节期追施尿素300~375 kg/hm2。播种时种植方式可采取清种、5 ∶5套矮秆作物或比空栽培,套种或比空栽培有利于机械化收割。生长期间注意防治黏虫和蚜虫。

辽甜15作为能源作物,≥10 ℃活动积温达到3 200 ℃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作为青贮饲料,在我国各地均可种植。

参考文献:

[1]卢庆善. 甜高粱[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锤度汁率细胞质
糖蜜自动稀释系统在糖厂的应用
不同酶解工艺对珍珠油杏出汁率的影响
动物细胞里的成员
基于配合力分析筛选甘蔗杂交亲本组合
复合酶解对苹果出汁率的影响
节水抗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沪旱7A 的选育与利用
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坛紫菜细胞质型果糖1,6-二磷酸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酶解工艺对籽瓜浓缩汁出汁率的影响
复合酶酶解对蓝莓出汁率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