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语文组织形式的创新发展

2017-05-08 07:42武晶
文学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组织变革形式

内容摘要:大学语文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需要加以创新变革,要面向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实现对大学语文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创新,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突显出大学语文的教学价值和意义,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吸引学生的注意,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语文 组织 形式 创新 变革

大学语文课程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应当注重于对大学生的个体精神的成长培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汉语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全面创新和变革大学语文组织形式的教学之中,使学生更好地体验、理解,培养学生潜在的语文能力,用科学的、先进的语文组织形式和技术,为大学语文组织形式的变革创新提供思路,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语文教学组织形式内涵及其创新变革的必要性分析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应当体现为在教学课堂的组织活动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对话、交流、相互作用的结构和形式,具体外显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程序关系以及时空组合形态,在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和规划之中,还应当围绕教学的目标、理论,实现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设计,全面考虑教学的各种内外因条件和要素,全面、完整地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活动设计和安排。总体来说,教学组织形式应当体现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等,科学、合理地实现教学活动。其具体内涵应当涵括以下内容:(1)教学组织活动应当是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标性的,表现为教学活动的程序化和过程性。(2)教学组织活动还应当体现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互动性,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3)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并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以更好地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4)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价和信息反馈。

大学语文教学组织形式变革创新的必要性分析,是势在必行,由于当前主要采用班级授课制的语文教学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效率较高,可以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把握语文学科知识,然而,也在实践教学应用中突显出一些问题,难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从学生需求的层面来看,长期的、单一化的语文教学组织形式缺少新鲜感,难以引发大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事实上,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包括语文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然而,面对学生的这种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大学语文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和设计,使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难以得到满足。(2)从教师的层面来看,大学语文教师事实上并非是专门从事大学语文教學的,他们难以应对不同专业、不同兴趣、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的要求,他们缺少创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实现。

二.大学语文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变革路径

1.整体把握大学语文教材,合理组织语文教学内容

教师应当在整体把握大学语文教材的前提和基础上,以主题为架构,采用母题的组织形式,实现对大学语文经典文学作品的精选,将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整合式的组织和链接,使之链接为整体的、相互关联的文本,在环环相扣的组织之下,更好的彰显出文化与社会的联系与价值观念的变迁,避免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分散化现象和问题,极为有效地链接古今优秀作品,更好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承续。例如:在大学语文教学组织形式的安排之中,以“人类与地球母亲”为母题,将中外文学作品相链接,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诗;艾特玛托夫的《莫云库姆草原大围猎》;利奥波德的《像山那样思考》;梭罗的《瓦尔登湖》,通过这些相互依存的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感知不同时代的人们的际遇和处境,更为真切地感受和体会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反观现实生活,关注当前的生态危机,寻求解决之策。

2.实现平面阅读与立体阅读的整合

在大学语文教学组织形式之中,教师要转变原有的语文文学观念,要以文本为本位,避免将文本分割为内容模块和形式模块,这种采用平面阅读和赏析的方式,不利于对文本的深层解读,使学生停留于文学作品的浅层,难以触摸和抵达文学作品的内在和深层,仅将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内容加以理解,而缺乏对文本的审美和领悟能力,这极大地扼杀了优秀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也逐渐使学生丧失了对大学语文学习的兴趣。为此,我们需要对大学语文教学组织进行变革和创新,要采用平面阅读和立体阅读相结合的方式,从不同的视角探索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深层地感知文学作品的多层次结构,从文本的言、象、意的不同层面实现对文本的独特阐释。例如:在大学语文教学组织形式中的文本阅读教学之中,教师可以采用平面阅读和立体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引领学生赏析,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可以实现逐字逐句的平面阅读,使学生直面现实并思考,然后再对诗中的意象进行深层思考,挖掘内在的潜在命题:文明与自然的对立,通过这种教学组织方式和途径,可以引领学生进入到对文本的深层感悟和体会之中,把握人类的精神出路,体悟人的生存境遇,洞悉生命的真谛。

3.注重与学生的专业的整合教学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创新之中,要注重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相结合,教师要使自己能够具有较高的学识和水平,能够将语文学科知识与其他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以更好地实现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在大学语文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创新过程中,教师当然不可能了解所有专业的理论知识,那么,如何实现大学语文教学与专业性质和特点相融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教学实例中获得启发:(1)某教师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大学语文教师,它以“体育运动与艺术活动的关系”为专题,使学生明晰和了解体育运动与艺术活动之间的历史溯源、心理关联、共同旨归等,了解体育运动与艺术活动的差异性和共同性,由此奠定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学习兴趣基础,也意识到体育运动专业的重要意义。(2)某物电系电子物理专业学生的大学语文教学组织之中,教师开设了一个“科技与人文”讨论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认知层次,讨论科技进步与人文之间的关系,探讨科技进步对于人文发展的重要意义,由此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3)在资源与旅游系地理学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组织之中,以“文学作品中的地域风格”为专题,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组织形式,列举文学理论中对于地理环境的研究,如:法国著名学者丹纳对地理环境的相关理论,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文学见识,也更好地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融入到语文学习和赏析之中,增进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这种将大学语文教学组织与专业教学相整合的变革创新模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较好地缓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审美疲劳和心理疲劳,极大地提升大学语文教学效果。

4.创设针对性的专题教学组织形式

在大学语文教学的组织形式之中,要呈现出一种相对自由和开放的状态,使之具有哲学性、学术性、实践性和生命性,使之成为全方位、综合性的语文教学组织形式,更好地体现和彰显大学语文的品性。教师需要采用针对性的专题教学组织形式,结合大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选取恰当的专题教学组织形式,以启迪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尤其是一些具有哲学意味的大学语文文本内容,可以采用专题教学组织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大学语文中法国哲学家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一文中,为了使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西方美学的荒诞形态,可以采用专题教学的组织形式,以《一种奇异的美——荒诞》为专题,引导学生从不同门类艺术的荒诞外在表现入手,探索荒诞这种奇异而独特的审美形态的文化意义,结合相关的文化实例,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讲解之中,获得知识的启迪和升华。又如:在大学语文节选池莉的《烦恼人生》的教学之中,可以创设以《女性主义文学与当代女作家的创作》为专题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灵活、自由地进行讨论,围绕女性文学的相关问题,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文学修养。

5.引入多媒体信息手段实现语文教学组织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组织形式创新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引入生动形象的多媒体信息化手段,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更好地融入到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之中。例如: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以引入多媒体的教学组织方式,让学生聆听同名的管弦乐合奏曲,感受和领略诗歌独特的意象之美。又如:为了使学生深刻地体悟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著名导演凌子风执导的同名影片《边城》,以更为强烈地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驗,进入到作者所营造的文学艺术境界之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教学组织形式极其关键和重要,它对于语文教学目的的实现,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此,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创新,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组织方式,引领学生进入到美妙的语文艺术世界之中,更好地发挥和浸透大学语文的课程价值。

参考文献

[1]于文利.激活语文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08)

[2]胡翔云.促进学生反思的课堂组织形式[J].内江科技.2010(02)

[3]彭小明.论《中学语文教学法》实践教学[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4]王立云.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自主学习初探[J].学周刊.2017(05)

[5]蔡寅亮.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的方法论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04)

[6]何云峰,丁三青.大学教学的品性、发展困惑及改革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2(04)

(作者介绍:武晶,河南警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理论,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组织变革形式
卷首语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品三口而知味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
变革中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