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彝族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效能及提升路径研究

2017-05-08 11:56陈顺琼张禧
祖国 2017年7期
关键词:政治参与农村妇女

陈顺琼+张禧

摘要: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等。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妇女由于所处地区经济水平落后、传统思想浓厚、受教育水平有限,导致她们的政治参与效能较低。因此,必须通过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大教育投入,加大社会宣传,打破传统思想束缚等途径,注重能力提升,从而增强彝族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效能。

关键词:凉山彝族 农村妇女 政治参与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民族地区农村妇女由于所处地区经济水平落后、自身素质受限、传统思想束缚等多方面原因,政治参与受到极大限制。2016年6-8月,课题组以四川凉山彝族农村妇女群体为个案,对彝族地区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发放300份问卷,收回284份,回收率为94.7%,比较真实、全面的反映了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状况。

一、凉山彝族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现状

(一)选举与被选举状况

调研表明,62%没有参加过最近一次的村委换届选举和人大代表选举,25%只参加过村委会换届选举并没有参加过人大代表选举。投票方式上51.4%为家人代投,投票表达意愿上49%为家人意愿,35.6%为自身意愿。另外,从未作为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的占91.6%,这表明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二)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会议有权撤销或者变更村民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调研表明,41.6%从来没有参加过村民会议;对村里具体事务的态度,仅有7%长期积极表态,43.3%既不参加也不表态;在村规民约制定方面,57.1%不知道有村规民约,37.7%没有参加过村规民约制定。

(三)民主监督状况

村级民主监督是保障村民自治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主要体现为对村务公开状况和村民干部工作的监督。对于村干部工作的评价,63.1%认为称职,11%认为村干部工作不称职;对于村务公开,55.3%知道村内有村务公开,但其中仅有22.3%认为如果对公开情况有疑问应该向村干部提出质疑。同时,调研发现妇女参与村民会议人数少、频次低,缺乏有效监督。

二、凉山彝族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凉山彝族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治参与意识差。调研数据显示,10.2%经常关注了解时事、政治,75%不谈论国家大事或者其它政治话题。在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村民委员会选举法》《村委会组织法》的了解上,50%表示不了解。加上51.4%的代投率,74.7%没有参加过村民会议,94.7%没有参加过村规民约的制定,67.6%对于村里的事务不表态,44.7%不知道村务公开等这样一组数据,充分表明凉山彝族农村妇女在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上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2.政治效能感弱。調研显示,7%在村里事物中长期积极表态,在“如果进行表态后是否得到政府的回应”方面有50%表示政府无回应,33.8%表示只是表面得到回应。如果对村务公开状况有疑问,48.6%不会向村干部提出疑问;对村干部工作中不恰当的行为,40.5%表示不想惹麻烦上身。

3.政治参与制度不完善。51.4%的投票代投率,反映了当地的选举制度不规范,没有真正保障合法公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五年内有74.6%未参加村民会议,充分表明妇女参与村民会议程度低。同时,村民会议作为监督机构并没有独立于村委会,村委干部是被监督者同时又是村民会议的组织者,监督效应大打折扣。另外,凉山彝族地区拥有自己本地区的习惯法,在许多情况下彝族地区依靠的是德古以习惯法解决纠纷。

(二)凉山彝族农村妇女政治参与不足原因分析

1.经济水平低,发展基础薄弱。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17个县中有11个县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条件极为落后。数据显示,彝族农村妇女个人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的占82.4%,养殖的占59.1%,打工的占31%。《凉山州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农民人均纯收入9422元,但在实际调查中存在84.4%的妇女人年纯收入不到5000元,80.9%的妇女所在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也不足5000元,仅有21.1%的家庭没有欠债情况。在家庭生活条件未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政治参与程度的提高方面自然会受到严重束缚。

2.文盲率较高,自身素养偏低。教育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关键,其受教育程度越高,参与政治活动的可能性也越大。凉山州统计资料表明,2010年每10万人中文盲率为19.31%。但在调查中58.1%的妇女为文盲,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文盲率比例也增加,56岁以上文盲率高达89.5%。仅有25%接受过双语教育,14.1%接受过汉语教育。由于所处环境封闭、接受的教育程度偏低,妇女无法对政治信息进行深刻理解,进而表现为政治参与意识弱化。

3.宗族依赖程度高,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由于凉山彝族地区是直接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族色彩较浓。调查中,仅有11%在遇到困难时会选择向村干部寻求帮助,发生纠纷时六成以上愿意选择家支、邻里调解或者德古调解。另外,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61.6%表示家里人不是很重视她们的读书考学。这些都制约着凉山彝族农村妇女无法走出大山,不能理解政治参与和个人利益、社会利益的重要联系,无法有效地参与政治生活。

4.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完善。访谈表明,村委会干部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以中学文化程度为主,他们了解本村实际情况,但是在对上级的政策研读、执行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村委会组织法》规定了村民会议是监督机构,然而组织人员是被监督者,使得村干部的工作容易出现懈怠。另外,妇女在村委干部中所占比例过低,村里的妇联主任大多不会汉语,无法及时与上级沟通、多方面反映妇女的需求。

三、注重能力提升,增强彝族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效能

(一)多渠道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首先,凉山地区以山地为主,适宜稀有菌类生长,可以建立一个规模性菌类培养基地,对外销售菌群,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其次,凉山花椒质量上乘,政府可以加强对外宣传,为当地百姓提供更多的收购信息和销售平台。再者,依托“彝家新寨”项目建设,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以旅游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受教育程度

提高凉山彝族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积极性,重要的是自身素质提升,重点是提高其受教育程度。因此,要加大对凉山地区学校师资力量的引入和教学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提高双语学校、各类职业学校的数量与质量,满足适龄学童的学习需求,保障女童的就学率和升学率。同时,依托妇联等相关社会组织,开展汉语言以及种植业、手工业等相对实用知识技能的培训。

(三)加大社会宣传,打破传统思想束缚

列宁指出,“只有在男女完全平等的时候,只有在妇女摆脱了这种琐碎的使人愚钝的非生产性工作而同我们一道从事新工作的时候,妇女解放才能开始运行。”只有打破男尊女卑的性别不平等格局,才能让凉山彝族农村妇女独立进行政治参与。因此,要利用信息社会的多种传播渠道,宣传男女平等,宣传基本的政治观念和法律法规,减轻凉山彝族农村妇女的宗族依賴程度,提高自身的政治参与能力。

(四)完善基层制度,优化基层干部结构

要推动凉山彝族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必须完善彝族地区政治参与制度,拓宽政治参与的渠道和方式,规范基层干部的行为,优化基层队伍的结构。同时,还要培养一批具有新时代特性的女性干部,为广大凉山彝族农村妇女作表率、争权益、引道路。另外,作为基层村委干部,必须加强彝族地区文化与国家政治文化的整合,策划一些与彝族农村妇女密切相关的团体活动,给予彝族农村妇女发声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10-28.

[2]凉山州统计局.凉山州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凉山统计信息外网,2016-06-30.

[3]凉山州统计局.凉山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EB/OL].中国统计信息网,2011-05-23.

[4]全国妇女联合会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作者简介:[1]陈顺琼,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2014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2]张禧,学士,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

猜你喜欢
政治参与农村妇女
扶贫车间+儿童之家 助力农村妇女本地就业增收
谢翠菊 营造农村妇女“幸福站”
网络对大学生政治参与影响的实证研究
改善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对策研究
宫颈癌与乳腺癌在农村妇女检查中的状况研究
农妇与主妇: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
农村妇女对日常生活的主体性评价——以广东农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