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与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

2017-05-09 11:46崔银潘金刚
青年时代 2017年9期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共青团创新

崔银++潘金刚

摘 要:互联网思维就是要像互联网一样思考,是秉持“开放、平等、协作、分享”互联网精神的思维方式,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和规则,来指导、处理、创新工作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正身处互联网时代,青年是网络用户中数量最庞大、使用最活跃的人群。移动互联网正在整体上颠覆和改变着中国青年,使得共青团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要解决目前共青团存在的问题,共青团必须融合互联网思维,改革共青团工作方式和流程,创新发展共青团工作。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共青团;创新

思维决定行动,行动改变世界。我们正身处互联网时代,必须学会和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据统计,截止2016年8月底,中国网民人数已达7.49亿,12亿手机用户,8亿微博、微信用户,每天信息发送量超过200亿条,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另从中国网民年龄结构来看,10-39岁群体数量占到了整体的75.1%,青年是网络用户中数量最庞大、使用最活跃的人群。他们不仅广泛使用互联网工具,而且越来越多的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思考和实践,移动互联网在迅速改变着青年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共青团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共青团的转型发展已势在必行。

一、互联网时代共青团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时代,一切都以开放的形态呈现出来,青年可以广泛及时的收集信息,可以自由听取并发表评论,知识更趋丰富,思维更趋开放。同时,外来思潮泛滥、政治经济波动,网络信息化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使中国青年思想状况和价值需求呈现复杂化、多元化倾向。互联网既冲击了共青团传统的工作模式,又给共青团发展带来无限的机遇和可能,只要紧紧把握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与机遇,我们就能重塑一个开放创新具有无限活力的新生态,迎来共青团发展的春天。

(一)互联网为共青团革新组织格局,更加紧密地团结青年,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把广大青年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党的任务而努力奋斗,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续有人。”这是共青团的根本职责所在。对共青团而言,依托行政组织,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指挥是几十年不变的组织方式。这种垂直式、等级式的组织体系导致了团支部工作长年被动,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互联网的出现推进了共青团创新组织方式,灵活构建扁平化、网络化的内外部组织网络体系,促进组织内全方位知识信息的交流共享,从而不断提高团组织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了对优秀青年的有效吸引。

(二)互联网为共青团全面挖掘青年需求,广泛运用网络手段服务青年开创了宽阔前景

当代青年成长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思想和兴趣的多元化程度由于信息的膨胀而加剧。为提高团组织的服务能力,我们要做到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劲头往“下”使,网络渠道更有助于我们贴近青年生活、服务青年成长。网络浪潮下,各级团组织迅速采取行动,建立网络互动社交平台,搭建网上阵地,开放网络空间,通过网络创新服务手段,延伸服务领域,从而满足广大青年的全方位需求,真正把服务青年的工作做深做实。

(三)互联网为共青团发挥活动优势,以活动促团建,全面活跃共青团工作创造了现实条件

活动与团建相辅相成,是推動共青团工作发展的载体与基础。传统的共青团活动很难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不能吸引团员青年的参与,而网上团支部的建立,则可以充分开展网上论坛、网上教育、网上评选等各种活动,既激发了团员青年的参与热情,又大大降低了团组织的运作成本,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新时代网络已成为活动中吸引、凝聚青年的重要方式,网络调研、网络宣传、网络评选、网络表彰等等都以其方便、快捷、互动性强、透明度高的特有优势成为青年普遍喜爱的活动方式。

二、共青团对互联网思维的认识与实践

2011年,百度创始人李彦宏首次提到了“互联网思维”,意思是要基于互联网的特征来思考问题。近年来,团组织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和规则,来指导、处理和创新团的工作,在互联网+的尝试中取得了丰厚成果,并在实践中深刻领会到网络法则和价值核心,真正将互联网思维应用于共青团工作中。

(一)互联网时代经营的核心是用户价值

互联网思维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思维是用户思维,指的是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思考问题,换成在共青团组织中就是“一切为了青年、为了青年的一切、为了一切青年”,这是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我们的工作为青年创造了良好的体验和价值,那么全体青年都会凝聚在我们周围。共青团和企业一样,都在经营产品,经营的核心是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和服务,继而把这些内容和服务传播出去。所以团组织既要全面掌握青年的思想、行为和需求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策划,满足青年认为最为重要的价值,又要在产品开发设计时注重青年的参与和体验,在产品提供使用时建立与青年双向的互动和呼应,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吸粉过程,也是团青关系建立的最基本途径。互联网思维还包括流量思维,就是要团组织尽力延伸工作手臂,吸引更多优秀的团员青年,通过他们的网络影响力不断传播共青团产品和服务品牌,拉拢、培养自己的核心粉丝群,建立完善的人才队伍发展体系。共青团是中国最大的青年正式群体,目前已拥有8900万团员青年,如何把他们组织好、引导好、凝聚起来?离不开用户思维,这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二)互联网运营的手段:拉新、留存、促活

“拉新、留存和促活”是评价互联网运营优劣的三个重要维度。从微信运营角度讲,拉新是指找到并吸引新的目标用户去关注。留存是将这些新用户尽可能多的留下来,实现永久关注。而促活则是让这些留存下来的用户,保持一定的活跃度。受互联网思维的启发,各级团组织正在积极践行互联网化之路,共青团也有了“E化共青团”之称。围绕着“拉新、留存、促活”这三项内容,团组织广开电子互动渠道,建立微信、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平台,吸引青年关注参与,其中团中央已在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和中国青年网4家网站同步开通微博,在腾讯网推出微信,构建面向全国团员青年的网上新平台。团中央官方微博被青少年网友亲切地称为“团

团”,获取到430多万粉丝关注,影响力稳居政务微博排行榜前三位。基层团组织则普遍依托QQ群、微信群、飞信群、手机报、社区论坛等载体,建立起小型化、社区化、分众化新媒体工作平台。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还倾力打造了《共青团新闻联播》,直播并解读重要团情,第一时间倾听青年心声。互联网思维指导下的共青团不仅具备“圈粉”实力,更加提升了“促活”能力,新时代的团青关系将更加紧密且持久。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建成一个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E化共青团。

三、互联网思维指导下共青团工作的创新

学习并领会了互联网运营的核心和手段,下一步共青团就要致力于以互联网思维完善、改进和创新新形势下的工作体系和评价体系,从单纯的行政管理体系向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的体系转变,用互联网的时尚手段去吸引青年,借互联网的优势平台去服务青年,建基层组织网络去覆盖青年,全面构建“互联网+共青团”的工作新格局。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各级基层团组织的互联网工作开展情况也将成为共青团工作的一个重要考核点。

(一)创新工作理念,占领和掌控互联网这个重要的价值教育阵地

面对互联网时代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和方便快捷的技术手段,共青团人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是树立互联网思维,主动占领网络宣传阵地;二是加强网络技术学习,积极利用网络工具,发挥好它的价值;三是积极引导青年,以批判的眼光、道德的视角去看待网络。在网络时代,将出现活动虚拟化、活动组织现代化、活动过程网络化、工作对象零散化等特征,共青团必须打破传统的活动模式和手段,树立超前意识,建立主动适应时代需要的工作新理念。

(二)创新组织格局,运用互联网建立开放的共青团工作运行系统

互联网时代,共青团要发挥在青年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就必须构建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开放的工作格局和工作模式。第一,建立开放的工作功能子系统,将教育、管理的主要功能转到服务、指导上来。共青团在活动中的主要作用不是发指令,而是运用各种新的技术手段,为青年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第二,建立开放的工作内容子系統,不能再局限于思想教育、团的活动、自身建设这三大块,只要是青年需要的都应成为共青团工作的内容;第三,建立开放的运行载体子系统,具体说要坚定建好面向基层的"桥头堡",坚持多种模式、多重覆盖,创新和发展新的建团模式;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共青团工作的多元支持;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工作条例,促进基层团组织工作的规范化;按照正面培养、介入选拔、倒逼淘汰的要求,大力加强团干部队伍的建设;不断创新和丰富活动载体,激发团员青年参与共青团工作和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创新工作方式,通过互联网快捷的实现共青团 “产品供应”

快捷、交互、体验式的互联网服务为共青团联系青年、凝聚青年开辟了新路径,为建设服务型共青团提供了一个事半功倍的机会。我们应主动探索“互联网+共青团”的融合方式,自觉运用互联网思维优化和创新团的工作。第一,尝试通过互联网先进的技术手段把共青团的资讯、活动、项目、资源都整合在一起,设计成“贴身服务”的产品,让青年用最少的时间得到最大的收获,享受到性价比最高的服务。第二,探索把服务项目和活动搬到互联网,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畅通信息渠道,听取青年呼声,整合服务资源,推出服务菜单,为青年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加强服务、联系青年的交互式网络平台建设,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的服务模式。第三,利用社会化手段开展工作,把团的活动、服务、项目产品化、具象化,融入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的元素,引入竞争机制,用活商业模式,以互联网为载体,让青年在市场活动中激发参与共青团活动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魏国华,智慧团建:互联网思维下共青团转型发展, 中国青年研究, 2014(12).

[2]王晓杰,陈晓运.网络社会的共青团改革创新——以广州“智慧团建”为例[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6(03).

猜你喜欢
互联网思维共青团创新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