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女真皇族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成果

2017-05-10 11:46孔远征
南风 2017年13期
关键词:历程

孔远征

金代女真人在灭辽侵宋过程中渐有文饰,虽然中期的统治者也试图保留发展本民族文化,但是终究与汉文化逐渐融合发展,有金一代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口头韵语文学的草创期,期间内女真人搜集了汉人图籍并创制了本民族文字;在此基础上女真皇族文学进入过渡期,初步形成了女真皇族文人群体,其文学创作带有明显粗犷的民族个性;进入发展期之后个别皇族文人有了自己的诗集,各种礼乐教育制度日趋完备,文学创作的题材范围亦有所扩大;金朝末期随着文化积淀,女真皇族文学创作无论从艺术手段还是数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关键词]女真皇族;文学发展;历程

金代文学是我国十二世纪至十三世纪前半叶多民族文化碰撞、融合的结晶,著名学者金启孮指出:“用汉文书写的文学,不能单纯的算是汉族文学。它实际是中华民族各族文学、学术的结晶与宝库,内容包括匈奴、鲜卑、敕勒、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洲甚至西北、西南各族的文学在内。”“女真人的文学作品,无论用汉文还是用女真文写的,都是表达女真人民族思想、感情的作品,都应归之女真文学之中,不能将女真人用汉文写的作品摒弃于女真文学之外。”纵观整个金代历史,根据其文学发展脉络,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1 草创期——金太宗完颜晟之前(1135年前)

此时期之所以称为“草创期”,一方面是独特的生活环境、民族风俗造就了女真族特殊的文化心理,产生了口头文学,如神话、民谣、巫歌等;另一方面其书面文学也在逐步形成之中。因为生活环境恶劣时刻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所以其早期的艺术形式也多呈战斗之貌,“开皇中,(靺鞨)遣使贡献,文帝因宴劳之,使者及其徒起舞于前。曲折皆为战斗之状,上谓侍臣曰:‘天地间乃有此物,常作用兵意。”以至于后来受其风俗影响的北曲听之“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淅,足以作人勇往之志,信胡人之善于鼓怒也,所谓‘其声噍杀以立怨是已。”这种落后的生活状况自然没有书面文学可言,直到昭祖时女真“尚未有文字,无官府,不知岁月晦朔,是以年寿修短莫得而考焉。”洪皓《松漠纪闻》亦说其人“皆不知纪年,问之,则曰:‘我见草青几度矣。盖以草一青为一岁也。”此时期女真人多有口头文学创作,诸如神话传说、巫歌和生活风俗所歌等,如《金史》记载的早期萨满教巫歌《诅咒歌》:“国俗,有被杀者,必使巫觋以诅祝杀之者,乃系刃于杖端,与众至其家,歌而诅之曰:‘取尔一角指天、一角指地之牛,无名之马,向之则华面,背之则白尾,横视之则有左右翼者。其声哀切凄婉,若《蒿里》之音。既而以刃画地,劫取畜产财物而还。其家一经诅祝,家道辄败。”又如“跋黑既阴与桓赧、乌春谋计,国人皆知之,而童谣有‘欲生则附于跋黑,欲死则附于劾里钵、颇刺淑之语。”金启孮在研究大量的萨满教巫歌后,总结说:“女真民间口头创作的各种韵语文学作品,伴随着女真社会的发展而演化,最明显的特征变化是从宗教色彩很浓的原始民歌向带有政治性的民歌、民谣过渡。”女真人的这些口头文学经过后世的整理,如神话传说就有近300篇,大体上其可分为族源传说、阿骨打传说和金兀术传说三大类。随着女真社会的发展、政治形势的复杂,文字即应运而生,太祖“命希尹撰本国字,备制度。希尹乃依仿汉人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国语,制女直字。天辅三年八月,字书成,太祖大悦,命颁行之。”太祖又“令所在访求博学雄文之士,敦遣赴阙”。并且,随着对外征服战争进程的深入,女真统治者更认识到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天辅五年(1231)灭辽时“诏曰:‘若克(辽)中京,所得礼乐仪仗、图书文籍,并先次津发赴阙。”又如在宗翰、宗望灭北宋过程中听从“萧何入关,秋毫无犯,唯收图籍。辽太宗入汴,载辂车、法服、石经以归。皆令则也”的建议,“天会五年(1127)四月,(宗翰)以宋二主及其宗族四百七十余人,及珪璋、宝印、衮冕、车辂、祭器、大乐、灵台图书与大军北还。”在这过程中,女真贵族并未忘记女真文字的学习和推广,他们注意从全国范围内选拔青少年学习女真字,史书中这样的记载很多,如“耨碗温敦兀带,太师思忠侄也。天会间,充女直字学生”、纥石烈良弼“天会中,选诸路女直字学生送京师,良弼与纳合椿年皆童丱,俱在选中”、曹望之“天会间,以秀民子选充女直字学生”、“完颜兀不喝, 会宁府海姑寨人,年十三, 选充女直字学生”,等等。从上述选拔的对象来看,还不只限于女真子弟,甚至还有汉族等青年。虽然此时金朝还未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但这些政策无疑为女真族的文化发展、文学创作奠定了重要基础。故称此期为女真文学的“草创期”。

2 过渡期——完颜亶至完颜亮时期(1135-1161)

太宗之后完颜亶成了大金国的第三位皇帝,是为熙宗。金熙宗是女真皇室中第一个全面接受汉文化影响的人,这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女真人在灭宋过程中,一方面仰慕煌煌中原文明,“收其图籍,载其车辂、法物、仪仗而归”,另一方面为防范中原各族的反抗,从太宗时就大规模地往中原迁移女真部众。天会十一年(1133)“金左副元帅宗维(宗翰)悉起女真土人散居汉地”,“令下之日,比屋连村,屯结而起”。此后熙宗、海陵朝的迁移规模更大,这就为女真的汉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以致女真族“自灭辽侵宋渐有文饰。”熙宗年幼时金人“寇中原,得燕人韩昉及中国儒士教之”。熙宗师从韩昉学习中原汉文化,据《三朝北盟会编》载:“(熙宗)能赋诗染朝,雅歌儒服,分茶焚香,弈棋象戏,尽失女真故态矣。视开国旧臣,则曰:‘无知夷狄!,及旧臣视之,则曰:‘宛然一汉家少年子也。”在政治上完颜亶亦取法于中原制度,洪皓《松漠纪闻》载:“(女真)君民同川而浴,肩相摩于道,民虽杀鸡,亦召其君而食,灸股烹脯,以余肉和綦菜,捣臼中糜烂而进,率以为常,吴乞买称帝亦循故态,今主(指熙宗)方割之。”在朝堂上更是“服御之美,妃嫔之盛,燕乐之侈,乘舆之贵,禁卫之严,礼仪之尊,府库之限,以尽中国为君之道。今亶出则清道警跸,入则端居九重,旧大功臣非惟道不相合,仍非时莫得见,瞻望墀阶,迥分霄壤矣”。皇统年间“熙宗巡幸析津,始乘金辂,导仪卫,陈鼓吹,其观听赫然一新,而宗社朝会之礼,亦次第舉行矣。”熙宗除了在政治制度、日常生活、服饰等方面向中原王朝看齐以外,还有一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尊孔崇儒,虽然女真尊孔并非肇始于熙宗,早在太宗天会六年(1128)完颜宗翰(粘罕)闻有人要发孔子茔,“粘罕闻之,问高庆绪(渤海人)曰:‘孔子何人?对曰:‘古之大圣人。曰:‘大圣人墓岂可发!皆杀之,故阙里得全。”但正式尊孔则始于熙宗无疑,天眷二年(1139)十一月熙宗封孔子四十九代孙孔璠为“衍圣公”,“戊子,上亲祭孔子庙,北面再拜。退谓侍臣曰:‘朕幼年游佚,不知志学,岁月逾迈,深以为悔。孔子虽无位,其道可尊,使万世景仰。大凡为善,不可不勉。自是颇读《尚书》、《论语》及《五代》、《辽史》诸书,或以夜继焉。”熙宗的尊孔崇儒一方面是出于政治稳定的需要,但更是出于对儒家文化的向往。同时也要看到,熙宗也并非单方面地学习汉文化,他也有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举措,他颁布了女真小字,并“诏百官诰命,女直、契丹、汉人各用本字”。这都显示出金初统治者试图既学习先进汉文化,又保有本民族文化特色。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通过几代人对汉文化的学习,初步形成了有一定水平的皇族文人群体,如完颜勖、完颜宗弼、完颜永元、完颜亮等人。

完顏勖,字勉道,本名乌野,他是穆宗乌鲁完第五子,“好学问,国人呼为秀才”。在完颜宗望、完颜宗翰攻下北宋都城汴京时,“太宗使勖就军中往劳之。宗翰等问其所欲,曰:‘惟好书耳。载数车而还。”他还曾和完颜希尹一起制女真字,并奉诏修《祖宗实录》三卷,熙宗曾猎于海岛“三日之间,亲射五虎获之,勖献《东狩射虎赋》,上悦。”

完颜宗弼(?—1148),本名斡啜,又作兀术,金太祖第四子,现留有《镜铭》一诗和书、议数篇,其《太祖实录》仅留有篇目。

完颜永元,字惇礼,本名元奴,“幼聪敏,日诵千言。皇统元年,试宗室子作诗,永元中格。善《左氏春秋》,通其大义。”

这些皇族人物关照的生活范围虽然不够广阔,但至少说明金代皇族书面文学已经破土而出了。此时期皇族文人中最著名的当属完颜亮。完颜亮(1122-1161)皇统九年杀熙宗自立,他“颇知书,好为诗词,语出辄倔强,慭慭有不为人下之意”,即位后更是“嗜习经史,一阅终身不忘。见江南衣冠文物、朝仪位著而慕之”。他的诗词于雄豪朴野之中带有风雅传统,所以吴梅高评曰:“风雅之始,端推海陵”,因此其作品艺术成就颇高,“一吟一咏,冠绝当时,沉深严重,莫测其志。”

总之,在过渡期中,金皇族文学由于初受汉文化的影响,其民族特性及文化心理尚占据主导地位,其诗词更多的体现出本民族粗犷的特点。正如张晶所指出的:“女真民族原有的民族性格,粗犷而朴野,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积淀。这种民族性格在濡染汉风后,逐渐有所改变,但仍然可以从有的女真诗人的创作中流溢出来。这种民族性格通过诗人的个性化表现折射出来,同时又与其所受汉文化的熏染融而为一,由此可以了解女真诗人创作风貌的文化底蕴。”

3 发展期——完颜雍至完颜璟时期(1161-1208)

世宗(完颜雍)即位时金国各方面的体制框架已基本建成,并且宋金“隆兴和议”也使得金朝有了长达三十余年的和平建设时期,这为其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基础,刘祁评说完颜雍为“善于守成”,其实这只是世宗政治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及礼乐制度。世宗在其朝内实施文治,甚至还创设了女真进士科,在礼乐制度方面世宗“开详定所以议礼,设详校所以审乐,统以宰相通学术者,于一事之宜适、一物之节文,汇次编辑”,“至明昌初书成,凡四百余卷,名曰《金纂修杂录》。凡事物名数,支分派引,珠贯棋布,井然有序,炳然如丹。”世宗还重视儒家典籍的翻译,“大定四年(1164),诏(徒单镒)以女直字译书籍。五年,翰林侍讲学士徒单子温进所译《贞观政要》、《白氏策林》等书。六年,复进《史记》、《西汉书》,诏颁行之。”大定二十三年(1183)九月“译经所进所译《易》、《书》、《论语》、《孟子》、《老子》、《杨子》、《文中子》、《刘子》及《新唐书》。上谓宰臣曰:‘朕所以令译《五经》者,正欲女直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命颁行之。”

世宗之后完颜璟即位,此时的金朝和中原王朝已相差无几了,世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努力保持本民族的特性,但汉化的潮流已经形成,甚至包括皇族在内的女真贵族已逐渐舍弃本民族的语言与风俗。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完颜璟更是“属文为学,崇尚儒雅”,“大臣执政,多有文采学问可取”。章宗执政时金承平之世已近三十年,随着经济的繁荣及政治的稳定,女真贵族全面接受了汉文化,并且心理上已视自己为正统,《大金国志》载:“章宗性好儒术,即位数年后,兴建太学,儒风盛行。学士院选五六人充院宫。谈经论道,吟哦自造。群臣中有诗文稍工者,必籍姓名,擢居要地,庶几文物彬彬矣。”章宗还重视文献典籍的搜集整理工作,泰和元年(1201) 冬十月敕有司:“购遗书宜尚其价,以广搜访。藏书之家有珍惜不愿送官者,官为誊写。毕复还之,仍量给其直之半”。章宗以与文学之臣唱酬赋诗为乐事,其“诗词多有可称者”。《大金国志》卷十九载:“召朝臣文学者及礼学官于宫宴会,令以经义相质,手笔指问。酒酣,各赋诗,尽欢。”就连章宗后宫也盛行吟咏赋诗,元妃李氏为迎合章宗也努力学习赋诗,颇受章宗宠幸,《金史·后妃传》载:“(元妃)性慧黠,能作字,知文义;尤善伺候颜色,迎合旨意,遂大爱幸。”

元好问曾用“神功圣德三千椟,大定明昌五十年”之语来形容世宗和章宗两朝的兴盛及“文治粲然”,在这五十年间金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此期,金代皇族文人数量及作品数量大大增加,著名的如完颜匡、完颜雍、完颜憬、完颜允恭、完颜从郁等都有作品传世,有的虽并无作品流传,但据零散史料,亦可窥其艺术风采,如世宗孙郓王完颜琮“性宽厚,好学”,“轻财好施,无愠色,善吟咏”,“骑射绘塑之艺,皆造精妙”;郓王完颜琮的同母弟瀛王完颜瑰“重厚寡言,内行修饬,工诗,精于骑射、书艺、女直大小字。”并且有的还有作品集刊行,如世宗第四子豫王允中,好文善歌诗,有《乐善老人集》行于世,完颜从郁有《中庸集》,可惜皆散佚不传,但这也足以说明此期皇族文人不凡的成就。

此时期女真皇族文人由于官职不同,生活经历也不大相同,以及较高的汉文化修养,文学创作的数量和题材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且其写作技艺日趋圆润,如章宗的《云龙川泰和殿五月牡丹》、《游龙山御制》,置之唐人诗作中亦不愧为佳作。以上这些成就说明:金源皇族文学的繁荣期到来了。

4 高峰期——完颜永济至金亡(1209-1234)

金朝后期面临着严重的内外交困,卫绍王时已是“政乱于内,兵败于外,其灭亡已有征矣”,宣宗即位后听信权臣术虎高琪,“贞祐南渡”后又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女真贵族丧失了作为统治者的优越地位,再也不能像世宗、章宗那样凭政治权利来干涉本民族的汉化,于是女真族的文化防线被彻底摧垮,民族融合进程大大加速。南渡后由于女真皇室对内防范甚严,“亲王皆有门禁”,“府门启闭有时,王子若孙及外人不得辄出入,出入皆有籍,诃问严甚。”在这种形势下,诸女真贵族往往不敢过问政事,诚如刘祁所说:“南渡后,诸女直世袭猛安、谋克往往好文学,喜与士大夫游。”如完颜陈和尚“雅好文史,自居侍卫日,已有秀才之目”,“受《孝经》、《论语》、《春秋左氏传》,尽通其义,军中无事,则窗下做牛毛细字,如寒苦一书生。”再如完颜弼,“弼生平无所好,惟喜读书,闲暇延引儒士,歌咏投壶以为常。”而这其中“宗室中第一流人”完颜璹堪为佼佼者。

完顏璹是世宗之孙,越王允功之子,自号樗轩老人,他汉文化素养深厚,“少日学诗于朱巨观,学书于任君谟,遂有出蓝之誉”,但在当时内外交困的时局下他请缨不成,于是他遂“以开府仪同三司奉朝请,家居止以讲诵、吟咏为乐”、“时时潜与士大夫唱酬”,刘祁所看到的“其第”竟然是“一室萧然,琴书满案”、“一时文士如雷希颜、元裕之、李长源、王飞伯皆游其门”、“其举止谈笑真一老儒”。完颜璹平生诗文甚多,尝自删其诗,得诗300首、词100首,编为《如庵小稿》,并由当时文坛领袖赵秉文为之序,可惜该书失传,今传世作品只有诗41首、词9首及2篇碑志文而已。这些作品数量虽不多,但体式却是多样的,有闲适诗、题咏诗、禅诗和时事诗等,由于他深厚的汉文化修养,再加上女真特殊的心理及民族文化融合的影响,其艺术风格“姜、史、辛、刘两派,兼而有之”。元好问因而赞他:“百年一来,宗室中第一流人也。”

总之,金代皇族文人在“经历了海陵词的雄健豪健,‘世、章词的典雅华美,到完颜璹,简淡淳朴中蕴苍凉之慨,笔致深婉间含风云之气”,无论其选材范围、风格特征、作品数量还是创作手法,都超过了既往的女真皇族文人。其创作特征表现为既深含时代沧桑,希冀中华天下一统,又因深受佛道思想影响时而心无杂念,幽静清新,在金末的文苑中实属一朵奇葩。

参考文献:

[1] 金启孮.论金代的女真文学[J].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学报.1984(04).

[2] 李复波,熊澄宇.南词叙录注释[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89.

[3] 刘达科.女真族文学研究百年掠影[J].北京:民族文学研究,2002(01).

[4] 李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6.

[5] 宇文懋昭撰.李西宁点校.大金国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9.

[6]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7] 岳珂.桯史.逆亮词怪[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 吴梅.词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9] 张晶.辽金诗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0] 刘祁撰,崔文印点校.归潜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 姚奠中.元好问全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12] 元好问.中州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3] 刘崇德,于东新.论金代完颜皇族词——以胡汉文化融合进程为中心[J].保定:河北大学学报,2010(01).

作者单位:

郑州工商学院

猜你喜欢
历程
中国的历程
邮票上的70年光辉历程(集邮)
登陆月球背面
我国法制类电视节目的现状与未来
浅谈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发展历程回顾与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我国烟草消费税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从女权主义视角解析电影《时时刻刻》中的意象
中国南极科考30年历程
运动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