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分析

2017-05-10 23:40董悠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不等式高中数学

董悠

摘 要:作为直线方程简单应用的线性规划,由于在高考中的分值越来越大,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线性规划的问题应用较广,因此题目非常灵活,常和其他知识交叉融合让学生进行求解,所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次考验。该文从高中数学中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学习现状入手,对高中数学中有关线性规划的问题做一个综合分类,针对其中的具体问题逐一做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出适当的学习方法,针对线性规划问题做出具体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 线性规划问题 不等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193-02

作为数学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线性规划问题包涵的优化思想在数学中属于基本思想。而问题本身以及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也促进了数学中多分支的发展。在高中数学中对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掌握基本规律,了解以下方面内容:线性规划作为一种优化问题的计算工具,主要是在人力和物力,空间和时间等资源的约束条件下,力求用更少的资源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线性规划中不仅体现出了常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转化和化归等,同时还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对我们学生的数学学习也是一大锻炼。

1 当前高中数学中线性规划问题现状

高中数学中的线性规划问题一般包括:不等式、目标函数、画可行域、整点问题等。尤其学生对目标函数的运用转化、整点问题等的理解较为困难。但由于高中数学的抽象性,以及高中生负担较大、课业任务繁重等原因,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十分吃力。在学习过程中多是老师一味地讲解举例,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老师的这些互动反应一般,长此以往只会对数学感到枯燥乏味,失去新鲜感。

2 线性规划问题的具体研究

一般情况下,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下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在线性约束条件内的得到的解称作可行解,由所有解组成的几何叫做可行域。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一般有几种形式:列出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画出条件所表示的可行域;在可行域内求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根据这些内容的学习安排,由浅入深地学习这部分内容。

2.1 理解试题进行条件转化

即怎样把文字叙述中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用不等式、函数来进行解决。首先是找出试题中的关键点。如题:某公司想要生产甲、乙两样产品,每个产品的销售收入在5 000元、4 000元。甲、乙产品都需要在C、D两种设备上进行加工,在每台C、D设备上加工一件加设备所需工时分布为2 h、3 h,加工乙设备所需工时分别为3 h、2 h。C、D两类设备每个月的有效是同台实数分别是600 h和700 h,怎样安排生产可让收入最大[1]。

只是从这道题来看,甲、乙、A、B的信息都比较乱,不容易思考然后列出函数,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先进行关键词的总结。这道题的关键词除甲、乙、A、B以外就是收入,那么我们在计算收入时,要先设什么量,通过思考也可以将题目中的信息总结成一个表格形式,看起来会更加清晰。先计算甲乙分别用时,再计算他们的范围,最后列出x、y的约束条件,找出x、y的关系,得出目标函数。

2.2 平面区域的作法

直角坐标系之间既标出的平面区域并不难画,但如果没有注意细节问题,也容易出现错误,从而成为学生难点。如直线坐标系的直线标注问题,因为是与现实有关的应用题,有些量或大或小。设x、y时,如认定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刻度一样,画出来的坐标轴可能很宽或者很长,因而可将试题恰当的变一下:例如y的范围是1000,x的范围是100,那这样y轴上的刻度可以使200,x轴上是20,因此可以用缩略法处理这类问题[2]。

然后我们做出每个不等式相对应的方程来,再画出相对应的直线。那么不等式的解集的对应哪一块平面区域,可用取特殊点的方式。如x+2y<=400,代入到(0,0)后,发现不等式成立,那么它所表示的就是直线在(0,0)那一遍的平面区域,即可行域。对于有些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可先找到满足方程的两组解,随后画出两点,予以连接即可。平面区域的做法可以是换元法,先画出每个不等式所对应的平面区域,再得出这些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这个公共部分表示的区域就是不等式的解集。

2.3 目标函数的最佳解法

在可行域内找到一个点使得目标函数最值取道,该解法可有多种方法完成,有些辅导书中采用了等高线,因为知识点联系不够紧密,所以这种方法让人难以理解。有的辅导书中的直线平移法用来解题会更加方便。

第一是先对目标函数变形,如y=-3x/2+z/200,可以先化成y=kx+b的形式,这样可以推测出k=-3/2,b=z/2000,因为(x,y)必须是可行域内的点,因此这条直线若是过可行域内一点,就要和可行域相交,但由于b是在变化着的值,因此这样的直线有着无数条。z最值的取定需视b的变化而定。先画出函数的直线,使其上移或下移,在和可行域相交的情况下,b变大z就变大;b达到最大值时z就达到最大值;直线向下移,b越小z就越小,b在最小值时z也在最小值。在b、z正负相反的情况下,他们之间发生的变化就相反,因此若得出直线平移适合可行域边缘相接的交点坐标,将坐标代入到目标函数进行计算就能得出z的最值。进行直线平移时由于直线复杂容易出错,对几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弄不清楚,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直线斜率法进行解决。如k>0时,直线里的倾斜角是锐角;当k<0,k的值越大,直线倾斜角也就越大。掌握这些方法,对于线性问题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有很大帮助。

3 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学习方法研究

3.1 提纲性自学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自学能力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在学习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性线性规划问题时,分为自学阶段和答疑阶段,以书中的不等式为例,学生先自行阅读课本,完成几个问题,如不等式及解集怎样求,它的解集意义是什么。学生自学之后,可根据学生的疑问情況向老师提问,老师进行答疑解惑,对相关题目进行练习巩固、加深理解。这不仅对于学生是一种放松,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而不是费力追赶老师的节奏;同时在此过程中,老师也能够相应放松。

3.2 学生之间互助学习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对于一道题一点头绪都没有,有的学生却有好几种思路,单靠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不够的,也难以对学生做到兼顾。这时就可以采取小组制的学习方法。让学习能力较强、理解能力较快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帮助其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该模式对同学间的学习互动有很大促进作用。

3.3 充分利用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利用学校的学习资源播放相关知识的课堂录像或讲座,就像上课时一样学生自己需要做好笔记,如课堂的讲解主题、学习的内容、对学习中疑问之处、体会到了什么。学生面对较新型的学习方式、注意力也会更集中,效果也会更好。有条件的班级还可组织学生进行实际参观调查,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了解实际只是在现实中的应用,在解决一些应用题时也能更加得心应手。

4 结语

线性规划问题在高中数学中的学习较多,出题灵活,相互联系的知识点也较广,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准备,总结其中的重难点,稳扎稳打、夯实基础,学生才能够在之后的扩展问题中思考解答。也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锻炼提升。

参考文献

[1] 吴建涛.高中数学线性规划类型及求解策略[J].劳动保障世界,2015(29):53-54.

[2] 万曰龙.思辨相融,互动提升——由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教学谈起[J].考试周刊,2016(38):53-54.

[3] 贾金刚.浅议高中数学中线性规划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6(2):237-237.

猜你喜欢
不等式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不等式易错题型及解题技巧
一道IMO试题的完善性推广
浅谈构造法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