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17-05-10 23:53付海燕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6期
关键词:植株栽培病虫害

付海燕

[摘 要] 随着目前农作物的种植力度不断提高,玉米作为我国传统农作物,因此也要求种植面积大,范围广。现阶段我国在玉米栽培技术上日趋成熟,然而为满足随着经济水平发展而不断增长的国民需求,急需加强对玉米栽培技术的革新与完善。为保证玉米质量和产量,加强对玉米病虫害防治问题的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玉米病虫害防治 玉米栽培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65-01

引言

玉米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农作物,是食品、饲料、化工等行业的重要原料。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历史种植经验的总结,我国玉米种植经验日趋成熟,但是由于经济占用耕地开发、城市建筑及退耕还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因此在提升一定面积上的粮食产量是很有必要的,这就要求及时进行玉米栽培技术革新。近年来,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于危害已成为制约玉米生产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进行玉米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本文就针对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进行论述。

1 玉米栽培新技术要点

1.1 注意种植力度的合理分配

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对于环境条件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同时必须严格注意玉米种植力度。玉米根系的生产发育规律与玉米成长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所以种植玉米一定要根据土壤的肥力及当地气候状况进行种植。通过前人试验探索,我们得知,生产水平越高,最适宜的玉米种植密度就越大。因此要注意玉米种植力度的合理分配。

1.2 植株长相与管理技术

玉米在每一时期的生长状况都有所不同,对待不同时期植株的不同长相,要予以重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前人的探索中可知:玉米出苗—拔节期需大概22天,地下部分生长快速,而茎、叶部分生长较慢,丰产长相是苗齐、苗均、苗壮,茎基部扁而敦实,叶厚而深绿,且根系发达。五叶期时应该及时定苗。拔节时一抽雄期约为25~28天,茎叶生长充分,雌雄穗分化迅速,此时丰产植株的长相为生长整齐、肥壮,茎部节间短而粗实,中部叶片宽厚浓绿有光泽。这时应施较少的拔节肥,多施攻穗肥,并及时浇水,使的穗大粒多,并注意玉米螟的發生,及时进行隔行去雄工作。抽雄成熟期约为40天,此时根茎叶已停止生长,丰产植株长相为秆青叶绿,穗大出怀,籽粒饱满且无秃尖。如需必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工作结束后要剪掉雄穗,提高光能利用率以增加抗倒能力。要注重植株长相不同时期所表达的信息,给予玉米适当有效的管理。

1.3 适时收获期管理

生长期间要仔细关注,收获期间也不可马虎。针对农民在生产上普遍早收玉米,玉米收获难以到达期望,降低品质和产量这一现象,曾进行过对玉米产量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早收7天产量减少7%~10%,适宜的收获时期在灌浆结束即籽粒乳线消失后(或苞叶发黄后7~10天),一般在每年9月20日之后;比往年生产上晚近7天收获,这样一般可增产10%,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要获得高产,适时晚收也是有效且实用的技术。故此,想要丰收,最关键的便是在收获期把好最后一关,进行良好管理。

2 玉米栽培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农业管理技术

玉米病虫害是长期制约玉米产量与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作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一种,广大农民应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在其他作物收割好后选取适当时间播种玉米;相关农业部门应加强对玉米病虫害发生动态的检测力度,及时发布病虫消息;并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农业管理技术。

2.2 化学防治技术

玉米栽培所遭遇的病虫害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所使用的各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因此,要想彻底的解决病虫害问题,一些方面也要依靠化学技术予以解决。可在播种期或其他时期应对玉米生长情况和面临问题给予相应化学技术防治,如:播种期采用药剂防治,对比玉米详实情况,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结合田地进行一次封垄作业等。

2.3 生物防治技术

鉴于目前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各种影响,采取生物防治是很有必要的。农民在选取种子时,要选取优质玉米种,在田间管理时,做好玉米排水工作,并重视病症植株对病症植株及时拔出进行深埋或焚烧,以免影响其他健康植株。在玉米幼苗时期及时喷洒农药,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2.4 物理防治技术

对玉米进行管理期间,要重视轮作和休耕,进行倒茬、轮作以及深翻处理;在进行田间管理过程中,将出现病症的玉米植株拔出;及时做好肥水管理。

结语

我国玉米栽培技术在日趋成熟,经过相关农业部门的努力,一些合理的玉米增产技术正在检验与使用中,玉米栽培技术的革新将会为玉米产量质量的增加带来福音。目前我国在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手段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为实现玉米的高产丰收不懈努力。先进的种植技术加上重大病虫灾害最低化,将会为玉米生产高效、稳定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玉米偏垄通透栽培密度对比试验研究[J]. 王冠.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9)

[2]一次性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和环境效应的影响[J]. 杨俊刚,高强,曹兵,陈新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9)

[3]高寒玉米栽培模式初探[J]. 王占平,董斐. 农民致富之友. 2013(07)

[4]玉米叶片光合生理与抗旱性关系研究[J]. 白向历,孙世贤,刘明,杨国航,张振平,齐华. 种子. 2009(08)

猜你喜欢
植株栽培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油麦菜栽培要点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自然栽培的味道
番茄‘7728’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松花菜花药培养再生植株
非洲菊花托的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
夏季苦瓜栽培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