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反思榜样+坚持平等+宽容

2017-05-10 00:05陈兰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星海童谣榜样

陈兰

在传统德育中,更关注的是学生的道德知识掌握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德育知识化、浅表化、灌输化,难以触及学生的心灵,道德情感无法激发,学生由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存在障碍。如何解决这一德育教育的难题,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基于校本的德育微课程建构探索,践行德育积淀来自生活,“知”是行之始;德育引航共生,“导”为路之引;德育养成显志,“行”见成之美的探索,以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改革为杠杆来撬动德育微课程建设,为学校德育创新又辟新路。

一、积淀在先,学习+反思——“知”是行之始

所有德育评价体系必须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必须植根于《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德育实践的积淀,比如,我校建校至今的《星海娃日常评价体系》中的内容。在学习多元评价理论基础上,反思多年校本评价体系的探索得失,从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维度,发散生成出充满童趣的,具体可行的评价指标——十个不同的“星海娃”诞生了。

回顾一下“星海娃”的成长历程,真是与时俱进,比如,最早的“道德娃”变为更接地气的“诚信娃”,“实践娃”变为更具内涵的“志愿娃”……又经过一学年的实践,又有两个娃要变身了:“健身娃”变为了兼顾身心发展的“健康娃”,彰显了星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文明娃”摇身一变成为“自护娃”,更呼应了学生校园自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避免了“文明娃”和“礼仪娃”内涵外延的交叉重叠。未来还有什么娃,会七十二变,一切皆有可能,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调整,在探索中,不断积淀,不断刷新,使每一个星海娃德育培养指标,成为学生德育目标发展的出发点。

每一个“娃”的成长蕴含着怎样的培养发展目标?学校启动了自下而上,再由上到下的征集工作,每一个学生谈德育发展目标,家长谈德育评价体系建设,老师们沙龙讨论指定各年段的培养指标,校级层面论证培养指标,领导专家点评指导评价指标……多轮循环,不断提炼,最终完整的星海德育评价系统初见真容,成为每一个星海娃自主发展,成长之路的向导与路标。

这就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星海娃的魅力所在。

二、引航共生,榜样+坚持——“导”为路之引

在“星海娃”自主德育微课程构建旨在引航成长,《成长引航》德育校本应运而生。课程体现了“微”字特色课程容量小,学习目标少而清晰,是学校德育十分钟晨会、午会或夕会的课程内容,它具有相对独立性、灵活性、生成性的特点。

1.唱自己的成长童谣

在一至六年级中,坚持从学生中来,开始润物无声的德育润泽。以“环保娃”童谣为例,低、中、高年段的学生用自创的儿歌阐述了自己对“环保娃”的理解和诠释。如,低年级高梓轩的童谣:我是环保小标兵,果皮纸屑不乱丢。废品回收不乱扔,绿色世界绿色情。中年级的郦思涵则这样唱:保护森林爱环境,植树造林空气鲜。伸手弯腰做环保,青山绿水身边绕。高年级的万韵纯同学又另有感悟:人人都要讲环保,雾霾尘土多可怕。绿树成荫真清新,美丽环境靠大家。这一首首童谣,很稚嫩,但很真诚,用孩子的语言,孩子的视角,叙述了自己的成长预期,潜移默化中,变来自他人的要求为来自内心的成长需求。在创编童谣的过程中,就是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成长的过程。这样的原创童谣,已经德育校本编辑面试,受到每一个学生喜爱,唱童谣,知规范,有行动,成为自主德育的发动机。

2.讲身边的成长故事

学校组织收集和整理古今中外的美德故事,把美德故事融入课堂、活动、班队会、家庭,在讲故事中传承美德。但是,这些拿来主义的故事,还远远不够鲜活,教育的榜样其实就在学生中间,就在美丽的校园里……“寻找最美星海娃”“星海娃成长故事”德育活动开展起来了。我们秉承着让星海娃说出自己的成长体验,树立自己的星海娃榜样的原则,这样的朋辈教育的能量惊人。

3.学身边的成长榜样

这些星海娃校园故事、星海娃榜样人物一经推出,便成为学生热议的焦点,大家学习有了可以比照的活生生的案例,同时成为星海娃代言人,成为星海娃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在科技方面有多项专利的“科技娃”亮了,默默捐助孤儿的“爱心娃”暖了,低碳生活将绿色践行到每个细节的“环保娃”笑了……

随着时间推移,读本会不断应时编印,来自学生的儿歌,故事,会不断有新的内容替换,但是我们也会有意识地保留部分,这样让这本不断变丰厚的读本,能承载起星海娃成长的记忆与情怀,使之成为校本德育最权威的资源数据库。

三、养成显志,平等+宽容——“行”见成之美

《点亮成长》星海娃评价手册的编辑过程中,编委会老师们拟定了各星海娃的评价指标。二级指标重在对星海娃内涵的诠释,就是“我知道”,三级指标有十条,重在实践指导与评价导向,就是“我做到”。各年段达到规定的条目,然后互评,教师评价。我们还添加了“我还能做到”一栏,让学生来补充,“我能做到的”而指标中没有提到的内容项,体现出评价指标“N+1”的弹性,而不是过于执着地追求完整而统一的指标体系。

每月之星的评价栏目,小小坚持:每月之星我成长。一月一回顾,一月一总结:“我的收获”,本月我得到的章和娃梳理记录一下,写下自己的感言;“同学点赞”,来自同伴的肯定和赞扬,是最好动力引擎;“同伴加油”,是为暂时没有评上的同学,提出建议,指出努力方向,明确成长目标。手册还设计了“家长寄语”栏目,一月一次带回家,看看手册记录,亲子沟通,寄语成长,评价要能联通家校教育正能量,才是完整的。平等是评价过程的基础,宽容是整个评价过程的基调,让学生养成习得,让学生“行”成而美显,最终获得成长的欢乐。

学校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契机,推动德育微课程建构,小中见大,强调“每一个”,调动了“每一个”,点亮了“每一个”的未来,彰显德育,聚焦學生核心素养,奠定学生生命底色的本真。

猜你喜欢
星海童谣榜样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璀璨夺目的陇原国宝星海
星海音乐学院六十华诞公告
冻结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