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玉米促高产施肥技术

2017-05-10 15:24高丽鹏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6期
关键词:施肥玉米

高丽鹏

[摘 要] 玉米产量高低与施肥有直接关系,根据玉米的需肥特点制订合理的施肥计划。

[关键词] 玉米 需肥规律 促高产 施肥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158-01

玉米产量高低与施肥有直接关系,所以想要增产增收,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就要掌握化肥的科学施用方法。

1 玉米的需肥规律

玉米营养特性各地研究表明,每生产100kg玉米籽粒,春玉米氮、磷、钾吸收比例为1:0.3:1.5左右,需吸收氮(N)3.5~4.0kg、磷(P205)1.2~1.4kg、钾(K20)5~6kg;夏玉米需吸收氮(N)2.5—2.7kg、磷(P205)1.1~1.4kg、钾(K20)3.7~4.2kg,氮、磷、钾吸收比例为1:0.5:1.5左右。玉米不同生育期对养分吸收不同,春玉米与夏玉米相比,夏玉米对氮、磷的吸收更集中,吸收峰值也早。一般春玉米苗期(拔节前)吸氮仅占总量的2.2%,中期(拔节至抽穗开花)占51.2%,后期(抽穗后)占46.6%。而夏玉米苗期吸氮占9.7%,中期占78.4%,后期占11.9%。春玉米吸磷,苗期占总吸收量的1.1%,中期占63.9%,后期占35.0%;夏玉米苗期吸收磷占10.5%,中期占80%,后期占9.5%。玉米对钾的吸收,春夏玉米均在拔节后迅速增加,且在开花期达到峰值,吸收速率大,容易导致供钾不足,出现缺钾症状。

2 施肥原则

施用化肥时,要施足基肥,用好种肥;轻施拔节肥;重施穗肥;适当施用粒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根外追肥。

3 合理施肥

玉米一生中吸收的主要养分,以氮、磷、钾为主,微肥为辅,吸收总量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多,先按目标产量定氮,再按比例配磷、钾肥,微量元素采取缺啥补啥的原则。磷钾肥在玉米苗期吸收较多,亩施普钙3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以播种前一次与亩施农家肥1500千克拌合作底肥施用为宜;氮在玉米全生育期内均在吸收,尤以拔节、开花授粉期吸收量大,又容易流失,应分期施用。高产地土壤肥力好,以轻追苗肥,重追穗肥,补施花粒肥的三次施肥为原则。五叶期追施总量的30%提苗,大喇叭口期追施总量的50%,抽雄前追施总量的20%。如亩产600千克的高产地,追施尿素化肥总量为0千克,则苗肥追15千克,穗肥追25 千克,花粒肥追10千克。中产地(亩产三四百千克)土壤肥力中等,以穗肥为主的两次追肥为原则。五叶期追尿素化肥总量的40%促壯苗,大喇叭口期追施总量的60%攻大穗。氮底肥追肥一定要深施;磷在生产中以条施为好;钾在土壤中均匀分布有利于根系吸收。

4 科学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

4.1 底肥 要求深度为20cm左右,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且有机肥的肥效长,可以满足玉米对养分的需要。氮肥底肥最好是尿素,施用量应占全生育期所需总量的15%左右。据试验,施用适量氮肥做底肥,比氮肥全部做追肥增产10%左右。磷、钾化肥应占用施用总量的75%~80%。当前可以选用氮、磷、钾有效成分各为15%的三元复合肥。施用底肥要尽量达到要求深度,否则容易底肥、口肥不分,局部土壤溶液浓度过高,造成烧种、烧苗现象。

4.2 口肥 播种时施在种子附近的肥料称为口肥,口肥可满足玉米苗期对养分的需求,在基肥量不足或土质瘠薄的情况下施用种肥效果更为显著。口肥应以幼苗容易吸收的速效肥为主,即优质氮、磷、钾化肥及微肥。施口肥一定要做到种子与化肥隔离,口肥最好要施到种子侧下方3~5cm处。

4.3 追肥 在玉米生育期间施入的肥料称为追肥,主要提供玉米吸肥高峰所需肥料。玉米一生中有3个吸肥高峰,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吐丝期。玉米进入拔节期以后,营养体生长加快,雄穗分化正在进行,雌穗分化将要开始,对营养物质要求日渐增加,故及时追拔节肥,一般能获得增产效果。如果底肥足,可以适当控制追肥,时间可晚些;在土地瘠薄、基肥量少、植株瘦弱情况下应多施、早施,占追肥量的20%~30%。在土壤肥力低或底肥、口肥不足时,应在6片叶展开时追拔节肥。

4.4 穗肥 在雌穗生长锥伸长期至雄穗抽出前施用的肥料称为穗肥。此期正处于雌穗小穗、小花分化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很旺盛,需要的水分和养分最多,是决定果穗大小、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因此追肥的效果非常显著,占追肥30%~60%。只要在苗期生长正常的情况下,重施穗肥都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特别在化肥不足的情况下,一次集中追施穗肥,增产效果显著。土壤肥沃、基肥和种肥充足,集中施穗肥;反之,分施追肥,并重施穗肥。土壤肥力高、底肥、口肥充足时,可在抽雄前7~10天追穗肥。这样可以避免早追肥前期植株营养生长过于繁茂,又有利于延长生育后期叶片功能期,对增加穗粒数和提高千粒重有重要作用。

4.5 分次追肥砂质土壤,特别是砂石土,不宜一次追肥过多,应分次追肥,可减少渗漏和挥发损失。追肥一定要深追。实践表明,追肥深度达到8~10cm比2cm深度增产10%~15%,肥料利用率提高15%左右。粒肥可根据情况而定,主要防止叶片早衰,提高百粒重。高产田占追肥的10%~20%。总而言之,按叶龄指数进行追肥,按照“低产田前重后轻;中产田前轻后重;高产田前轻、中重、后补”的要求分次进行深追肥。

猜你喜欢
施肥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闽南沿海森林公园不同栽培措施对南方红豆杉生长影响
滴灌棉田氮钾后移和磷肥减半化肥减量增效试验
渭北旱塬玉米施肥现状及对策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研究
最饱满的玉米
七穗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