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牛口蹄疫的防治措施

2017-05-10 10:57孟海莲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6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

孟海莲

[摘 要] 牛口蹄疫是经口蹄疫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高传播疾病,该疾病主要的传播途径较多,速度快,会危害到畜牧养殖效益。在文章中,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针对牛口蹄疫在临床上的发病症状,对其作出诊断,保证给出相关的防治措施,促进疾病治疗效果的充分发挥,以供参考。

[关键词] 牛口蹄疫 防治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273-01

牛口蹄疫疾病也称为的口疮、蹄癀。会在蹄部、口腔、乳房等部位出现水泡、溃烂等现象。在临床上对其分析,该疾病传播范围大、流行速度快。动物发病后,存有潜伏期,会危害牛的生命和安全。

1 临床症状

牛口蹄疫在感染后的三天到五天,为潜伏期。在牛发病初期,会表现为高温状态,经过观察发现病牛表情呆滞、食欲不振并发出呻吟声。在发病中期和后期,牛口腔内存有白色水泡。其中,当水泡破烂、溃烂等现象后,导致牛的鼻部、乳头以及皮肤出现水泡并溃烂以及在各个位置存有皮脱落等现象。对于一些处于孕期的病牛,可能会出现流产现象。在发病期间,如果病牛没有感染,在短期内将会恢复,临床症状将消失。当该疾病侵入到心肌后,可能导致病情快速恶化,从而引发病牛死亡。

2 临床诊断

在对牛口蹄疫疾病进行临床诊断期间,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疾病流行情况等进行分析、判断。牛口蹄疫疾病存在的病毒比较多样,所以,需要对该疾病病毒类型进行分析。将病牛水泡部位的皮肤、分泌物体等放入到实验室中去,使采集物在50%的甘油生理盐水溶液中,实现补体反应,保证科学、合理的分析出病毒的主要类型。不仅如此,还需要在牛恢复期期间,对血液、血清进行采集、分离,保证在实验工作中综合判断出病毒的类型[1]。

3 防治措施

牛口蹄疫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疾病较轻,在半个月后会自动痊愈。但是,为了使牛得以恢复和健康成长,抑制该疾病的传播和产生,需要对已经发病的牛进行隔离治疗。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需要对一些疑似生病并没有确诊的牛进行单独饲养,同时,指派相关人员对这些病牛进行独立饲养、单独管理。还需要对病牛已经生活的圈舍、使用的工具进行消毒,期间,可以使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或者石灰水实现消毒处理工作;对于牛的排泄物,需要在发酵后才能利用。

病牛在初期没有痊愈,需要基于實际的发病情况进行药物治疗。如:利用2%的酥酸溶液以及1% 的明矾、0.1%的高猛酸钾对病牛口腔进行清洗,并将碘甘油、紫药水等涂抹到口腔内。对于病牛的蹄部,在治疗期间,先利用苏尔、硫酸铜对其清洗,其中,使用含量控制在3%、1%。然后,利用青霉素软膏对其涂抹。当病牛的蹄部比较严重期间,涂抹的药膏需要利用纱布对其包扎。不仅如此,还可以使用1%的硫酸铜、福尔马林溶液兑水,使牛蹄放在其中进行浸泡,其中,需要保持每天两次,并维持一周的浸泡。对于病牛的乳房部位,可以利用苏尔消毒液、高锰酸钾溶液对其清洗、消毒。如果病牛为奶牛,还要对挤奶区域进行消毒,将其涂抹上抗生素软膏。在病情逐渐恶化后,实现药物治疗期间,需要根据病牛的实际情况,分析病牛的体质,并给予适量的强心剂。在这种治疗过程中,不仅达到增强病牛体质的作用,还提高了病牛的抗病能力[2]。

对牛口蹄疫疾病进行预防,能够减少疾病的产生和传播,降低养殖产业存在的经济损失。在具体预防过程中,需要对牛进行检疫,期间,需要经常关注牛的动态变化和发展情况。还需要避免一些种牛、小牛等引入到疫区。对于病毒危害比较严重的区域,需要对其定期消毒、接种疫苗。对于已经感染口蹄疫疾病的牛,需要采集一些样品,并将其送到实验室进行检验,分析其病毒的产生类型,这样才能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执行措施。不仅如此,还需要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维护好养牛区域的卫生和环境。期间,可以对圈舍、饲养工具等一些接触物品进行定期消毒,保证在根源上抑制疾病和病毒的传播。对于已经患有口蹄疫疾病的牛,需要将其隔离观察、治疗,不仅要对相关的使用设施进行处理,还需要对已经病死的牛实施无害化处理工作。后期,实现全方位的消毒工作,保证在一周后无新疾病出现,才能将健康牛与其混合饲养[3]。

4 病例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养殖场饲养了50头牛,其中3头牛发病。在对牛进行喂食期间,发现一头牛精神不佳、食欲不振,反应比较迟钝。两头牛在鼻部、乳头、蹄冠处出现的水泡,并很快破裂,在牛蹄出处呈现脱落等现象。将其解剖后,对体征、流行病的传染情况进行了分析、判断,发现口蹄疫病毒多种多样,需要将病牛的水泡部位、分泌物等带入到实验室中去进行检验。经过确诊,发现为牛口蹄疫病。经过调查,发现是养殖场地不卫生,没有对其接种疫苗在利用相关预防措施、治疗措施后,至今该养殖场再未发生此病。

5 体会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牛口蹄疫在牛群与发育期间比较常见,该传染疾病的产生具有较快的传播速度,传播途径也多种多样,容易使养殖户损失大量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牛口蹄疫疾病的产生会呈现链条式的反应,随着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需要利用相关措施对其严格控制。牛口蹄疫疾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当病情严重期间,导致病牛出现死亡现象,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所以,为了有效预防牛口蹄疫疾病,需要形成充分认识,掌握牛口蹄疫疾病的实际发病情况,并利用相关措施对其治疗,保证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疾病的产生。不仅如此,还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工作,提高病牛的抵抗能力,将病牛进行隔离治疗,抑制病情的产生和传播。

参考文献

[1] 尤志强.牛口蹄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探讨[J].吉林农业C版,2013(2):246-246.

[2] 周倩.浅谈牛场口蹄疫综合防治措施[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3,43(5):54-55.

[3] 赵洪丽.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3(12):20-21.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