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7-05-10 07:14
石油知识 2017年2期
关键词:桥塞华北油田残渣

资讯

中原油田:应用微生物膜过滤水处理技术见成效

前不久,从中原油田工程技术管理部注水科获悉,油田在马寨污水站实施的“微生物+低能耗管式膜”水处理工艺已投产运行两个月,目前,该站系统运行平稳,出站水质指标达到A1标准,满足低渗、特低渗油藏注水水质要求,注水残渣产出量大幅降低,降低了环保压力和综合运行成本,实现了降本增效、绿色生产的目标。油田现有13座污水处理站,采用重力式污水处理流程,应用低污泥水质改性技术处理油田产出污水,日处理污水11万立方米,产生注水残渣(不含水)78吨。

近年,油田一直在积极应用低注水残渣的水处理工艺。但是,随着回注井回注压力上升、选井困难等问题日益突出,油田不得不探索一种从源头上控制残渣量的水处理技术来代替目前的方法。 基于此,油田相关部门提出在马寨污水站实施“微生物+低能耗管式膜”水处理技术的想法,即利用培养的一种专性菌(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油及其他有机物,再经过低能耗管式膜过滤残留的微生物、大分子有机物等,从而使出水水质达标。2014年9月,技术人员开始对此工艺的应用展开研究。2016年,此工艺进入现场应用阶段。同年12月9日,该工艺在马寨污水站正式投产运行。

据了解,应用微生物膜过滤水处理技术可有效减少注水残渣产出量,马寨污水站1000立方米处理水残渣产出量预计将由0.57吨减少至0.03吨,残渣量减少95%,从而达到安全环保生产的目的。此外,相比原来的处理水工艺,该工艺流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工人劳动强度低,综合运行成本低,可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中原石油报 田齐)

华北油田:低孔低渗油藏用上新型酸化工艺

华北油田将绿色环保的多氢酸酸化工艺技术,推广应用到低孔低渗油藏,取得较好降压增注、稳油增油效果。截至目前,华北油田应用109口井,有效率100%,增注近60万立方米,对应油井增油超4.1万吨,应用后区块自然递减平均减缓7.6%,平均提高水驱动用程度8.4%,注水系统效率平均提高10.8%。

针对华北油田低孔低渗油藏具有注水困难、注水压力高、地层能量保持水平低、难开采这一生产难题,华北油田采研院成立项目组,经过一年试验,研发出适合低孔低渗砂岩油藏注水井降压增注的“复合有机膦酸,可逐步释放氢离子,在地层中始终保持低浓度鲜酸,处理半径可达10米至20米”绿色环保的多氢酸酸化工艺技术,酸化不返排,即时恢复注水,满足环保要求。同时,加强注水井全周期数据分析,根据单井动、静态资料,优化单井施工工艺和参数,创新“预处理酸+多氢酸+目标添加剂”多级段塞式酸化工艺,强化酸液配方针对性,提升酸化效果,降低酸化成本。

技术人员加大配套技术革新力度,完成过井口高压挤注装置设计及加工,形成井口不承压装置及配套酸化技术,实现不泄压、不动管柱作业,可大幅降低作业成本,缩短施工周期,为油田稳产增产提供强力技术支撑。

(中国石油网 何宏芳)

西北油田:储层暂堵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日前,西北油田TK915-13H井通过应用该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攻关形成的碳酸盐岩水平井储层暂堵技术,在水平井段一次性堵漏成功,承压能力达3.73兆帕,有效解决了碳酸盐地层恶性漏失问题,满足了现场施工要求。水平段继续钻进延伸361.85米,顺利钻达完钻井深6301米,实现了地质目的。同时也填补了西北油田碳酸盐岩水平井储层暂堵技术的空白,标志着碳酸盐岩水平井储层暂堵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西北油田油气主要储存于深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中,埋深6000-7500米,储层裂缝型地层多,如钻遇漏失,一般采用吊罐、强钻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完钻,钻井液漏失速度快且漏失量大,造成井筒情况复杂、速度慢、成本高。若是在水平井段钻井发生井漏,无法进行有效封堵,导致提前完钻,难以钻达地质靶点。

为此,该油田钻井液技术人员通过科研攻关,以现有的堵漏机理为基础,探索了刚性架桥颗粒、弹性填充颗粒、微细纤维材料等不同类型钻井液防漏堵漏剂协同作用机理。通过200多组次裂缝性封堵实验,优选出了适用于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的抗高温高性能堵漏材料。同时,为方便现场施工和提高暂堵效率,攻关团队结合随钻堵漏、承压堵漏和静止堵漏技术开创性地研发了一袋化堵漏产品,该产品现场配置方便,适应性强,堵漏配方调整便利,可解决绝大部分漏失难题。

TK915-13H井三开水平段钻进至一间房组5933.74米发生井漏,井口失返,钻井队多次组织堵漏失败,累计漏失钻井液180余方,决定在该井试验碳酸盐岩水平井储层暂堵技术。技术人员经过充分分析与详细论证,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堵漏方案,并派技术人员驻井指导作业。该井水平井段一次性堵漏成功,承压能力达3.73兆帕,有效保障了水平位移顺利延伸。

(中国石化新闻网 彭明旺)

中国海油:“海洋石油115”累计外输原油约1.27亿桶

图为提油现场

2月10日,中国海油所属西江油田海域风急浪高,满载42万桶原油的“北海名望”号油轮从“海洋石油115”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安全解脱。这是“海洋石油115”自2008年4月投产以来完成的第300船提油作业,累计外输原油约1.27亿桶,安全生产达3233天。

西江油田为目前南海东部海域产量第一大户,产量约占南海东部原油产量的四分之一。年初以来,西江油田保持快节奏的“春耕”生产,总体生产时率达到99.1%,平均一星期外输一船原油。

延长石油:聚烯烃年产量首破百万吨

2016年,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深度转化的大型能源化工项目——延长石油靖边园区项目全面实现达产达效,聚烯烃年产量达到103万吨,成为陕西首次突破百万吨的单个能化项目。

据介绍,聚烯烃具有耐化学药品性、耐水性及机械强度、电绝缘性良好等特点,可制造薄膜、管材、电线电缆等,在农业、包装、电子、汽车、机械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2016年,延长石油靖边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攻克技术瓶颈,优化生产运行,实现装置长周期满负荷运行,全年生产聚烯烃103万吨,实现利润8.5亿元。通过以销定产和产品差异化开发,成功转产6种高附加值产品,累计增收1.84亿元,成为延长集团转型发展的新亮点。

(证券时报 李江)

新疆油田:成功研发低温可溶桥塞

新疆油田90%的油藏埋深在2000至3000米,原始油层温度在80摄氏度以下,地温梯度较低。近年来,工程技术研究院结合新疆油田油层特点,自主攻关并研制了适应性强的低温可溶桥塞,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月下旬,工程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可溶桥塞在G1110井钢丝探塞作业顺利结束。整个过程钢丝悬重无变化,可溶桥塞包括胶筒在内的工具全部溶解。这标志着工程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可溶桥塞溶解性能达到设计指标,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为进一步探索适用范围更广且溶解温度更低的可溶桥塞,目前科研人员已完成60摄氏度以下可溶材料的室内研究,正在进行整体结构设计与研制。

(中国石油报 高迎春)

猜你喜欢
桥塞华北油田残渣
昆钢2500m3高炉空料线降料面过程中减少残渣实践
桥塞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半焦表征特性分析
对可溶压裂桥塞设计的建议
种葫芦
速钻桥塞的研制及其压裂工艺技术的应用
打捞桥塞常见问题与处理
重溶剂法TDI焦油残渣的分析与利用
华北油田煤层气数字化管理
油页岩脱油残渣制备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