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低碳度及发展策略※

2017-05-10 12:37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住宿

朱 智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



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低碳度及发展策略※

朱 智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旅游成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在生态效率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旅游产品低碳度这一定量分析指标。结合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趋势,选取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计算其旅游产品低碳度为0.36kgCO2,提出“政府主导,社区参与”的低碳旅游总体发展模式,根据发展模式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发展策略。

低碳旅游;生态效率;低碳度;海螺沟森林公园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西部的许多冰川都逐渐消融退缩,这对冰川所在区域的生态系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自2009年正式提出“低碳旅游”的概念以来,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低碳旅游以其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征,受到广泛关注,在应对全球变暖与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低碳旅游作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1 理论与方法

1.1 生态效率

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大量消耗与环境急剧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量化旅游业碳排放,对旅游活动环境影响进行定量评价,寻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成为研究焦点,生态效率为此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2]。1990年,Schaltegger和Sturm首次提出了生态效率的概念,即增加的价值与增加的环境影响的比值,反映了人们对于经济和生态问题的双重思考,是在不同层面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切入点[3]。生态效率与生态足迹、X倍跃进等可持续评价方法在具体计算中,大都以经济价值与环境影响比值的方式出现,即创造单位价值带来的环境影响。

生态效率指标=环境影响÷产品与服务价值[4]

目前产品或服务价值的计算主要有成本效益分析(CBA)和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两类方法[5]。产品或服务价值和环境影响的计算存在多种变量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变量,才能有效反映产业或产品的生态效率。如今,生态效率已运用于企业、行业、区域多个层面,旅游业生态效率也开始受到关注,但总体看来,基于CO2排放量的旅游产品生态效率研究较少[3]。

1.2 旅游产品低碳度

旅游产品低碳度,即旅游产品单位经济收入带来的CO2排放量,是基于生态效率的内涵与思路,结合碳排放这一旅游业面临的紧迫环境问题,考虑旅游活动具有多部门、多环节相互衔接的行业特征与操作可行性,对旅游产品创收能力与CO2排放量的综合分析。旅游产品低碳度反映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性,有利于确定旅游碳排放的关键环节,探明减排潜力。

低碳度=旅游产品消费所产生CO2排放量÷旅游产品经济收入

旅游产业特点决定了旅游业能源消耗和CO2多元排放途径。旅游产品所涉及的“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都会直接或间接产生碳排放。目前,关于旅游业能源消耗和CO2排放量尚没有系统的准确计算方法,因此只能估算旅游产品消费所产生CO2排放量[6]。

旅游者消费旅游产品的经济支出包括交通、住宿、用餐、娱乐、购物等多方面。旅游收入包含直接收入与间接收入,由于旅游产业链条长,数据统计资料等客观原因,旅游产品低碳度计算中经济收入仅包括旅游直接收入,根据旅游者人均消费与旅游人次进行估算。

1.3 旅游产品组分计算

根据文献研究结果,旅游业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于旅游交通、住宿业及旅游活动[6]。因此,本文主要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三方面估算旅游产品CO2排放量。

1.3.1 旅游交通

交通工具能源消耗产生的CO2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elit=∑(βm× Sm×εm × DFm)

公式中elit为旅游交通CO2排放量;βm为特定交通方式排放系数;Sm为出游距离;εm为当量系数;DFm为绕道系数,见表1。

表1 不同交通方式的排放系数、当量系数及绕道系数

1.3.2 旅游住宿

旅游住宿能源消耗主要包括照明、取暖、制冷和其他设备运行,能源类型包括电力、燃油、燃气等。根据住宿类型、床位数、入住率计算旅游住宿各种能源消耗产生的CO2排放量,其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elia为旅游住宿CO2排放量;ai为各档次床位平均排放量;mi为各档次床位出租量。中国旅游住宿业业态主要包括星级酒店、汽车旅馆、乡村旅馆、度假村等。本文主要以星级饭店能源消耗情况为依据,估算旅游住宿CO2排放量,见表2。

表2 不同星级酒店能源消耗及排放量

1.3.3 旅游活动

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能源消耗与CO2排放量差异显著,区域差异与个体差异明显。例如,根据SusanneBecken[7]等人的研究,普通观光游赏人均能源消耗约为9MJ/天,排放CO2约0.417kg;汽艇等机动水上运动项目的能源消耗约为236.8MJ/人,CO2排放量约为23.27kg/人。因此本文根据动机与内容将旅游活动进行大致分类,借鉴国内外关于旅游活动能源消耗值研究成果,估算旅游活动CO2排放量,见表3。

表3 不同类型旅游活动能源消耗与排放量

2 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低碳度分析

2.1 森林公园概况

2009年,大海螺沟景区的燕子沟在业界率先尝试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成为国内低碳旅游重点建设示范区。从资源禀赋、社会条件、政策环境等因素综合来看,整个大海螺沟景区生态旅游、低碳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贡嘎山主峰东坡,是大海螺沟景区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内有着独具特色的近代海洋性冰川景观、质量优越的温泉资源、丰富多彩的原始森林景观、神秘瑰丽的高原红石,具备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优势。低海拔现代海洋性冰川是公园最大亮点。受全球变暖影响,海螺沟冰川雪线不断上升,冰川厚度不断变薄、冰面径流不断变大、冰川弧拱区裂隙密布等,呈现以亏损为特征的退缩变化。敏感的生态环境、复杂的生物区系、独特的冰川景观资源使低碳可持续道路成为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的必然发展趋势。

2.2 数据来源

本文基础数据来源于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收集。于2012年9月20日至27日,通过发放问卷与访谈(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35份),了解游客基本信息与旅游活动情况。通过对海螺沟景区管理委员会,森林公园内金山饭店、银山饭店,冰川温泉度假村,冰川索道公司等工作人员的访谈,收集旅游人次、能源类型、床位数量等相关信息。以《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泸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鉴(海螺沟景区篇)》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确定基础数据与计算标准参数。

2.3 结果与分析

旅游交通碳排放量计算仅含公园内部交通系统,包括四条主要步游道(共计11.16km)、冰川索道(3.5km)、旅游主干道(30km)。公园内主要交通方式为步行、索道和旅游观光车。经估算,公园内旅游交通日均碳排放量为1 264.3kg。

目前,公园内住宿接待主要集中于金山饭店、银山饭店与冰川温泉度假村。根据饭店硬件设施与服务水平等实际情况,金山饭店与冰川温泉度假村住宿碳排放量参照三星级酒店标准计算,银山饭店住宿碳排放量参照二星级酒店标准计算,得出公园旅游住宿日均碳排放量为3 039.5kg。

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处于发展初期,公园内的旅游活动以冰川观光游览、冰川温泉休闲度假、地质与生物科普考察为主。经估算,公园内旅游活动日均碳排放量为424.2kg。

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1月—2012年10月底,森林公园接待游客约270万人次,旅游收入134 000万元,其中门票收入约8 700万元。根据海螺沟景区管理局统计数据估算,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日均接待量约350人,日均直接旅游收入约10.5万元。

经计算,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低碳度为0.36kgCO2,比我国国内社会平均生态效率水平(2.6kgCO2)与世界社会平均生态效率水平(0.7kgCO2)低,但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目标值(0.28kgCO2)相比,仍然存在着低碳潜力。

3 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低碳旅游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政府、社区居民、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旅游企业等主观因素,社会发展与科技水平等客观条件以及旅游资源特点、自然环境本底、旅游产业集聚程度等(见图1)。

图1 低碳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贡嘎山海螺沟地区是四川旅游西环线的重要支撑点,旅游区位优势突出。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更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东部门户,其建设发展受到四川省、甘孜州等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公园所在的磨西镇是甘孜主要旅游接待支撑点,承担了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景区的大部分旅游接待服务,提出了打造山地休闲度假小镇建设构想,与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景区相辅相成,联动发展。

根据研究现状,国内外低碳旅游发展总体可概括为低碳技术外核与低碳理念内核的“双核”驱动模式,具体可分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与社区主导型三大类[8]。

基于低碳旅游现有较成熟的实施路径,结合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实际情况,确立“政府主导,社区参与”的低碳旅游总体发展模式,依靠当地政府牵头组织与服务支持,建立以低碳旅游业为核心的低碳经济产业链,辐射带动磨西城镇整体发展,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性,建设极具旅游吸引力的低碳特色城镇与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根据低碳旅游发展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对策。

3.1 保护原生性自然环境,设计低碳旅游产品

海螺沟优良的原生性自然环境与独一无二的资源特色是发展低碳旅游的基础与优势,公园旅游项目建设必须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运用远红外遥感、GIS等生态技术,加强对冰川、原始森林的实时监测与用地适宜度与生态敏感性分析。结合资源特点,将低碳理念全方位植入旅游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与层面。

3.1.1 餐饮住宿

公园应加强对各餐饮住宿接待点的统一管理,运营产生的废水、废气需处理达标后排放。各餐饮住宿单位应进一步改善能源结构,使用电力、太阳能、沼气等无污染能源。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食品以当地应季果蔬、特色野菜、农家牲畜为主,减少食材运输的消耗。食物残渣用于饲养牲畜,减少厨余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金山饭店、冰川温泉度假村等运营较成熟的酒店应积极向绿色饭店转型。住宿供暖充分利用地热资源,提高温泉废水循环利用率。

3.1.2 交通游览

旅游观光车的碳排放是森林公园主要碳排放来源。改变传统的旅游交通方式,将低碳环保型旅游交通工具(如太阳能、电力、氢能等)纳入到森林公园的旅游交通规划中。同时加强道路景观林建设,在保持森林自然风光前提下,形成互相搭配、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林带。

游览方面,以草海弄晴、日照金山、春艳连香等海螺沟十八景为重点,主打原生性森林生态观光。针对绿化、排污、内部设施等方面,对金山饭店、冰川温泉度假村等已有景观建筑进行适度改造。对雪域温泉度假酒店等规划建设项目,从设计到施工融入低碳理念,充分利用石、木、竹等环境友好型乡土材料。

3.1.3 娱乐购物

依托原始森林、现代海洋性冰川、红石景观、珍稀动植物景观以及冰川步游道、草海子游步道、冰川索道等完善的游线体系开展生态观光、拍照摄影;围绕藏传佛教与康巴文化,开展深度文化体验娱乐活动;借助森林、温泉等元素主推森林保健康养、温泉养生度假。重点突出娱乐活动的体验性、原真性与野趣性。

挖掘地方特色旅游商品,推出松茸、药材、野果、野菜、石头、树叶书签等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土特产品和旅游纪念品。提供环保纸袋及特色竹编、藤编包装,提倡简易环保与循环利用。

3.2 完善管理服务体制,发挥旅游产业集聚效应

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应建立健全森林公园低碳化管理服务体制,从公园总体规划层面,把握低碳建设方向。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低碳旅游发展意见、标准规范等,对公园内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产品和项目进行低碳标准化评定与监督[9]。对接磨西镇城镇发展规划,推进磨西镇山地休闲度假组团建设,构建包含餐饮、住宿、娱乐等完善的旅游服务接待体系,延伸森林公园旅游产品产业链条,形成公园与社区联动发展格局。

3.3 重视资金与技术投入,确保低碳旅游硬件支撑

引入低碳设施设备,重视资金和技术投入是发展低碳旅游的硬件保障。公园应利用部分旅游收入,加快低碳技术集群建设,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转变某些旅游企业“节能不节钱”的消极观念。借鉴滕头村、九寨沟、周庄、英国贝丁顿等国内外低碳旅游发展经验,引进碳中和、零碳新能源利用等低碳技术。以出售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节庆活动的组织经营权、旅游门票质押等方式,建立政府财政支持、公园自筹资金、社会招商引资等多渠道融资体系。

3.4 开展生态绿色营销,树立低碳旅游形象品牌

将低碳环保理念植入传统企业营销模式,利用互联网、手机平台、新兴媒体、电台广播、公益广告和口碑渠道等生态低耗、无污染的方式营销旅游产品。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完全能够以绿色、健康为切入点,以原生态绿色风格、环保型低碳品质打动受众。

公园可加强与携程网、艺龙网等旅游网络媒体及旅行社的合作,推出旅程碳足迹计算、植树碳补偿等活动,提高旅游者参与低碳旅游的积极性。通过举办低碳公益活动、引入生态专家评论、游客感受访谈、积极参与国内外低碳学术论坛与技术展览等方式,树立公园低碳旅游品牌与良好的亲民形象,将旅游者被动接受生态旅游信息,转变为主动关注响应低碳旅游价值。

另外,在公园内设置与环境相协调的标识标牌,兼具景观小品与宣传教育功能;将餐具等消毒过程透明化,消除旅游者对非一次性用品的卫生担忧;颁发特色低碳旅游纪念徽章等。当低碳旅游产品有可能削弱游客的旅游体验时,旅游景区可从其他方面(比如门票减免奖励、颁发低碳纪念品、活动项目奖励等)对游客进行补偿。

[1]王群,章锦河.低碳旅游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27(3):93-98.

[2]李鹏,杨桂华,郑彪,等.基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线路产品生态效率[J].生态学报,2008,28(5):2207-2219.

[3]吕彬,杨建新.生态效率方法研究进展与应用[J].生态学报,2006,26(11):3898-3906.

[4]WorldBusinessCouncil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Measuringeco-efficiency:aguidetoreportingcompanyperformance[M].Geneva:WBCSD,2000.

[5]GjaltHuppes,MasanobuIshikawa.Aframaeworkforquantifiedeco-efficiencyanalysis[J].JournalofEcology,2005,9(4):25-41.

[6]石培华,吴普.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CO2排放量的初步估算[J].地理学报,2011(2):235-243.

[7]BeckenS.Analysinginternationaltouristflowstoestimateenergyuseassociatedwithairtravel[J].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2002(10): 114-131.

[8]马勇,刘军.国内外旅游低碳发展模式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2012,39(1):107-109.

[9]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5):863-866.

OntheLow-carbonLevelsandDevelopmentstrategiesofTourismProductsofHailuogouNationalForestPark

ZHUZhi

(HeyuanPolytechnic,Heyuan,Guangdong517000,China)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global warming, low-carbon tourism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Based on eco-efficiency theory research, this paper puts low carbon degree of tourism products as a quantitative indicator. The low carbon degree of the tourism product of Hailuogou National Park is then calculated, and the result was 0.36 kg of CO2. An overall development mode featuring “government lead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s put forward with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suggested.

low carbon tourism; ecological efficiency; low carbon; Hailuogou Forest Park

本文为广东教育厅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对象资助项目”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粤教师函[2014]145 号。

朱智(1980—),男,湖北武汉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森林公园规划、生态旅游的研究。

F

A

2095-7211(2017)03-0067-04

猜你喜欢
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住宿
美丽的海螺沟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基于文本挖掘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民宿市场占比已超星级酒店
海螺沟
——冰川上的厕所革命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定位及其市场开发策略
P大的住宿学院
论岘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历史由来和文化特色
贡嘎山海螺沟新降雪中多环芳烃的组成差异及来源解析
酒店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