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数据库的翻译家杨宪益研究现状分析

2017-05-10 12:54崔东丹辛红娟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杨宪益译作红楼梦

崔东丹, 辛红娟

(宁波大学 外国语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基于文献数据库的翻译家杨宪益研究现状分析

崔东丹, 辛红娟

(宁波大学 外国语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杨宪益作为中国当代斐然译坛的文学翻译家,译作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涵盖面之广向来为人所称道,也因此广受学界关注。本研究运用科技文献引用分析方法,从文献学和学科学角度,对1980-2015年间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关于“翻译家杨宪益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旨在对“翻译家杨宪益研究”的现状给予大致展示,对其研究成果做一个相对全面的评价和分析,以期能进一步推动杨宪益研究向较为全面、深入的维度发展,希望通过翻译家杨宪益的个案研究,推动学术界对中国文化典籍外译学者群体的研究与关注,为更好讲述中国故事提供可能的借鉴。

杨宪益;翻译家;文献数据库;研究现状 ;类型学分析

1.0 引言

杨宪益与妻子戴乃迭(Gladys Yang)珠联璧合,笔耕不辍地将数千万字的中国文学作品译介到西方;囊括中国古典文学、古典文论、传统戏曲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等,在西方汉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一代富于学识和眼界的中国学者,他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西方中国研究的发展。”(迪莉娅·达文,2009)为了解国内“翻译家杨宪益”研究成果和现状,本文运用科技文献引用分析方法,从统计学、文献学和学科学角度,对国内学术期刊上1980年以来发表的杨宪益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文章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调查范围,以“翻译家杨宪益”为搜索条件,所得372篇研究文献作为本文研究分析的数据和语料来源。本文旨在对国内“翻译家杨宪益研究”论文发表及研究内容分布情况进行阐述,剖析目前研究中的热点与不足,以期发现杨宪益翻译研究的可能空间,及其可能为中国典籍翻译家研究带来的启示意义。

2.0 杨宪益研究数据概览

笔者以1980为起点,以2015为终点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总库以“翻译家杨宪益研究”为搜索条件,遴选出372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文献整理所得出的数据如下。(图1中,笔者之所以以6年为一阶段进行统计,主要是因为1980至2015年共计36年,以6年为一阶段进行统计,则可把所有数据涵盖在内。)

图1 1980-2015年有关“翻译家杨宪益研究”文献情况统计

从图1可以看出国内学术界对“翻译家杨宪益”的研究所产出的文献呈整体上升趋势。同时也可看出,进入21世纪以来,翻译家杨宪益研究呈蓬勃发展之态。一方面表明学界对学术研究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学术研究产生兴趣,并积极投身到学术研究阵营中来;另一方面又表明了作为一位翻译家,杨宪益的一生极具研究价值,是翻译家研究和翻译主体研究的富矿。

国内对“翻译家杨宪益”的学术研究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勃勃生机,一则因为杨宪益译作等身,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再则也与杨宪益自传、评传、他传等的相继问世有关。这些传记让人们对杨宪益有了更为系统的了解和认识,也让研究者们找到更多兴趣点,继而出现关于翻译家杨宪益的系统研究。2009年9月,中国翻译协会授予杨宪益“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09年11月,他因病溘然离世。“一道文化桥梁断了”(韩浩月,2009),人们发出“杨宪益身后,谁来翻译中国”(王晶晶,2009)、“谁来接力杨宪益先生手中的棒?”(吴帅,2009)的喟叹和追问。近年来,讲述中国故事和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时代背景下,这位典籍翻译家的贡献精神引发更广泛的关注。

3.0 杨宪益研究的类型学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对杨宪益的研究主要围绕其生平轶事和对其作品的评价展开。就研究视角而言,国内有关杨宪益的研究内容颇为丰富。其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提起他人们往往有很多话要说,对翻译研究者而言也不例外。杨宪益除了是一位翻译家,还是一位历史研究者、旧体诗诗人,担任《中国文学》外文杂志主编多年。国内对杨宪益的研究不全是从翻译的角度展开的,还从他的个人风格、处世态度等角度进行。其次,如前文中所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对杨宪益的研究更有了新发展,除期刊论文研究外,还有多部杨宪益自传、传记和评传问世。如邹霆著《永远的求索——杨宪益传》、李辉著《杨宪益与戴乃迭一同走过》、李伶伶著《杨宪益传》以及杨宪益英文自传WhiteTiger,后被译成中文《漏船载酒忆当年》。①

本文主要进行论文数据文献分析,对于相关传记著作,笔者仅简要提过。行文中笔者通过对所收集的372篇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发现这些论文如从类型学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译作研究、翻译事件阐发、翻译思想研究和译者主体研究等四大类。(各类研究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图2 研究内容分类情况统计

3.1 译作研究

杨宪益英译的中国典籍数量鲜有人可比。对其译作的研究是国内杨宪益研究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也是目前翻译家杨宪益研究的重头所在。依统计所得:此类文献在杨宪益研究中所占比重最大,约有202篇,占所搜集文献总量54.3%。

早期对杨宪益译作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语言层面研究,关注翻译过程中字、词、句层面中英文对等的实现。当然,这其中不乏印象式赏析与点评,也有一些运用语言学、语言对比理论从字、词、句层面展开的对翻译技巧与方法的系统总结。杨宪益主要从事典籍英译,对其所传译中华文化概念词的探讨也相对集中。此外,还有许多研究者将同一部著作的杨宪益译本和其他译家的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杨宪益译介的《红楼梦》,常被研究者拿来与霍克斯译本对比,研究视角繁复。此中较具代表性的论文如:

张培基“略论《红楼梦》新英译的习语处理”(1980)文中对《红楼梦》杨译本和霍译本中有关习语的英译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说明,研究英汉词义的差异,总结出一些习语英译技巧。不仅对后人的翻译实践起到指导作用,也开启杨宪益译作研究之先河。韩忠华“评《红楼梦》杨氏英译本”(1986)文中对杨译版《红楼梦》进行解读和评析。作者认为中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是我们引以为骄傲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因此,把《红楼梦》介绍给外国读者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一直以来,也有人从事《红楼梦》英译,但几乎全都是很不理想的缩译本或节译本,能将其悉数译成英文的人却很少有。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译的英文版《红楼梦》(ADreamofRedMansions,1980)却弥补了这一不足。作者对杨宪益译事方法、汉语习语处理方法,以及外国读者对杨译本的接受和反馈情况进行了细致解读和评析。该文对杨译本《红楼梦》研究具有极大推动作用。

袁锦翔“深得原意 圆活流畅——试析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红楼梦》”(1987)文中对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红楼梦》中的一个片段进行鉴赏和分析,对其在理解原文、用词灵活、把握翻译的度、行文语言流畅和对人物性格化处理等方面给予关注、说明和归纳。这对杨宪益其他译品研究具有明显借鉴作用。此类论文还有:“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红楼梦》技巧赏析”(李端严,1988),“《红楼梦》诗词中文化信息的翻译”(钟书能、欧卫华,2004),以及“译者介入、译者调节和译者克制——鲁迅小说莱尔、蓝诗玲、杨宪益三个英译本的文体学比较”(王树槐,2013)。其中,王树槐从译者介入、译者调节和译者克制三个方面出发对三家译本进行分析,比较各家译作在文体方面的异同。“信息剩余理论与英汉翻译中增词减词技巧”(孙迎春,1988)一文在信息剩余论指导下分析杨宪益译介《红楼梦》时的增词、减词、技巧。“论杨译《红楼梦》委婉语的翻译策略”(李坤,2013)一文通过分析杨宪益对委婉语的翻译归结其翻译策略,并引以为鉴,以期能指导委婉语翻译实践。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人们的视角开始突破语言层面,文本外因素也被纳入翻译研究视野。不少研究者开始从外部因素审视杨宪益译作,借助于翻译功能学派、翻译文艺学派、翻译哲学学派等相关学理解读杨宪益译作双向译作。目的论、译者主体性、哲学阐释学、互文性等成为描述杨宪益译作的主要切入视角。其中较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的论文有:江帆(2001)在“‘化境’的再阐释——评杨宪益、戴乃迭所译鲁迅散文《雪》”一文中结合钱钟书先生 “化境说”对杨译文《雪》进行解读和分析。作者以“钱钟书先生对 ‘化境’的阐述为基础,从‘化’字出发,将‘化’分为熔解、提炼、重铸三个层次,力图进一步阐释‘化境’的内涵,将其具体化、系统化。全文以杨宪益、戴乃迭译鲁迅散文《雪》为范例,评析其炉火纯青、臻于化境的翻译手法”。(江帆,2001:45)

3.2 杨宪益翻译实践阐发

杨宪益翻译实践阐发主要是指那些介绍杨宪益翻译实践,并对其翻译实践进行概要性的阐发的文章,经统计此类论文大约有148篇,占统计总数的 39.8%。 郭晓勇(2010)在“平静如水淡如烟——深切缅怀翻译界泰斗杨宪益先生”一文中对杨宪益进行怀念式述写,详述他在汉译英和外译汉文学翻译上的成就和贡献。其中还穿插了作者和杨先生关于“翻译理论和实践”看法的对话。对话中,杨先生认为提高翻译水平要多读书、多实践,打好中文基础,多了解历史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务必做好两种文化的诠释。谈及翻译理论,杨宪益认为目前无人可以超越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其中,信是第一位的,没有信就谈不上翻译。译者不仅要忠实原文原意,更要传神,要有所升华。作者还通过对杨宪益生活轶事的描述,阐明作为译者的杨宪益具有不羁的性格,豁达的心境和乐观的态度。而这些有关价值观、人生观、文化观以及性格、爱好等方面的探讨和描述都对杨宪益翻译思想的提取、归纳和总结有很大帮助。

李景端(2010)在“杨宪益一专多能的治学精神”一文中不仅对杨宪益在翻译领域的贡献给予肯定,还指出杨宪益其实博学多才,兴趣广泛,在翻译以外的领域,也有很多建树。作者指出杨宪益可谓学贯中西,不仅精通多种外文,而且对于国学也有很高的造诣,英译介一大批中国古典文学。在翻译之余,还兼做训诂和考证工作,前后共写有80余篇文史考证笔记,后被编入《译余偶拾》中。作者还认为他虽无诗人桂冠,但其古体诗却是文字幽默,个性鲜明,诗中也尽显其真性情和风骨;此外他还对出版、编辑等领域有所涉及,因此才被称为“一专多能”。作者通过对杨宪益在多个领域成绩的简述不仅彰显了他“一专多能的精神”,还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指出,杨宪益之所以能把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古代典籍译介成英文,也和他的博学多才,一专多能分不开。这不仅对杨宪益翻译精神研究具有指引性作用,还可让后世译者看到与前辈学者的明显差距、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类似文章还有“南京访杨苡——忆杨宪益先生”(李晶,2010)和“杨宪益与翻译”(杨苡,1986)等。

3.3 翻译思想研究

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向来是研究中的困难所在。主要是由于杨宪益鲜少谈及自己的翻译经验,唯一能够帮助翻译学人探得他翻译瑰宝的是其在翻译之余写就的《零墨新笺》和《零墨续笺》(后被编入《译余偶拾》)。对杨宪益翻译思想的梳理与总结多从一些座谈会、访谈或他人为其所著的文章中窥见属于随感式,也未能够形成系统。近年来,随着学界对译者主体研究的深入,开始有学者对杨宪益进行系统翻译思想研究。笔者统计显示,关于杨宪益翻译思想研究的论文约有10篇,占搜集总数的2.7%。其中较具代表性和参考价值的论文如:

任生明在“杨宪益的文学翻译思想散记”(1993)一文中对杨宪益在有关座谈会上发表的见解及其在译作的前言后记中有关翻译的零星话语,加以梳理,力图凝练杨宪益的翻译思想。此中涵盖 “翻译的比较文化视野,视忠实为第一要义,如何处理某一文化中特有形象的问题,翻译中译者与历史距离的可消除性”。(任生明,1993:33-34)文章对这些看法的解读、分析和归纳,不仅对后来文学翻译研究者大有裨益,而且对杨宪益翻译思想的研究也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李洁在“杨宪益的翻译思想研究”(2012)一文中从杨宪益的翻译认识、翻译取向和翻译理想三个方面探讨杨宪益典籍英译思想的形成。作者指出:“对于杨宪益来说,翻译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而是一种以文化移植为目的的跨文化活动。基于此番对翻译的认识,他形成了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导向的翻译文化取向。而对于翻译理想而言,杨宪益则主张‘译介并行,和谐适中’。”(李洁,2012:113)此类论文还有“霍克斯和杨宪益的翻译思想诌议”(党争胜,2013)和“杨宪益翻译思想与方法研究”(谢士波,2012)等。

王晨在“翻译家杨宪益研究”(2008)一文中以杨宪益研究概况为基础,从人生经历、翻译贡献、译界地位、翻译生涯、翻译成果(包括英译汉、汉译英)、翻译思想及翻译事业的成就和局限等方面对杨宪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作者介绍了杨宪益的人生经历和翻译生涯,将其翻译生涯分为业余译者(约1936-1943)、职业译者(约1944-1952)、译作高产(约1953-1972)和功成名就(约1973-1986)四个阶段;并对杨宪益各个阶段的翻译活动进行细致描述。作者基于对杨宪益翻译历程的描述,较为系统地对杨宪益翻译思想进行归纳和升华。该文还探讨了杨宪益对英国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和中国文学的译介及其翻译实践的成就和局限。此篇论文突破了杨宪益研究囿于单一译品的局限,将研究视角拓展到杨宪益作为杰出翻译家的各个方面。既全面,又有重点;不仅突出杨宪益的伟大翻译成就及其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所作的重大贡献,实践者所具有的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翻译精神,更凸显了一个淡泊名利、坚持自我、无怨无悔的译者形象。所有的这些都是中国翻译工作者、爱好者和研究者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3.4 译者主体研究

笔者统计显示,有关杨宪益译者主体研究论文大约12篇,占搜集总数的3.2%。禹一奇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交融——杨宪益翻译风格研究”(2009)一文中立足详细的翻译事实,描绘杨宪益翻译实践所彰显的个人风格,剖析杨宪益与其他翻译名家风格之异同,文章还结合学术界热译的杨译《红楼梦》与霍译《红楼梦》对两位红译全译家的风格进行系统比照。论文对杨宪益的翻译生涯、学术成就、翻译细节及译作风格进行了描述,继而探讨风格翻译的可能性、必然性、共性和先决条件等。此外,论文还探讨了杨宪益的个人风格和思想性格,译者风格和思维构成等,通过对其翻译实践活动的描述,升华出对其文学翻译思想的建构。该文明确指出杨宪益翻译思想和翻译成就在我国翻译理论建设和翻译实践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

付智茜在“翻译家精神研究:以杨宪益、戴乃迭为例”(2014)一文中就翻译家杨宪益和戴乃迭的精神和价值进行研究。作者认为翻译家精神就是译者主体性中的“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特征的综合体现。该文在研读史料的基础上,对杨、戴二人的翻译精神进行归纳提升,从“拳拳爱国心”、“中西合璧的‘黄金搭’”、“自信和无畏”、“钻研与精业”、“敬业与奉献”五个方面探讨了杨氏伉俪的翻译精神。“译者精神是译者学术文化研究的集中体现,是译者主体性的具体体现,亦是评价译者译文不可或缺的史料和依据。”(付智茜,2014:47)

4.0 杨宪益研究可拓展空间

本研究分析1980-2015年间 “翻译家杨宪益研究”的学术状况,意在展示现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揭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尝试提供研究建议。通过对上述文章的分类分析,不难看出,目前国内杨宪益研究还是以译作研究为主,且译作研究仍相对集中在《红楼梦》英译和鲁迅小说集翻译方面。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范围都比较狭窄。相对于当前国内典籍外译研究升温,社会各界加大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视程度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吁请,以及国内外译汉译家体系构建愈趋完善的现状来说,对于杨宪益这位译作等身的汉译英翻译家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滞后。除对其译作的研究存在问题外,对其翻译思想的研究力度也亟待增强。而对其进行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针对我国杨宪益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或不足,笔者尝试提出如下三点建议,以期能为国内杨宪益研究,乃至汉语典籍翻译家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第一,从译作研究内容分析来看,杨宪益的译作大部分是汉译英,而且他主要从事的是典籍翻译,像《楚辞》、《离骚》、《聊斋志异》、《红楼梦》等典籍本身就携带浓厚的中国印记、民族印记,涉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文学思想、理学思想等。从语言层面对字词句翻译等的研究诚然需要,但相对于厚重的文化典籍,这些探讨难免显得过于单薄、轻巧。目前,对杨宪益译作进行文化研究相对力度较薄弱;而从哲学、历史学、人类学层面切入研究的更是鲜少有之。再者,从文化输出角度考虑,对于汉译外作品还应该从传播学层面对其进行接受和影响研究,然目前杨宪益译作研究几乎对这些方面毫无涉及。总之,译作研究不应停留在表面,要深入译作内部;不应只停留在文本层面,还应该对文本外的因素多加考虑;不应只停留在翻译微观过程探讨,还应该关注宏阔的接受和使用情况。

第二,从研究内容侧重来看,对杨宪益译作的研究如上文所述大多集中在《红楼梦》和鲁迅小说,而其他译作研究关注度相对较低。此外,研究内容大多集中于译作研究,对其翻译思想的研究力度仍显不足。而这一情况对杨宪益研究的整体构成和进一步发展极为不利,我们知道,译家研究要有完整的体系,不仅包括对其译作的研究,还要有对其生平、翻译生涯、个人风格、以及原文本选择和翻译过程的各种考量,以及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风格、翻译思想等方面都要予以重视。以此观之,国内杨宪益研究仍处在一个相对不完善的层面上,这就要求学术界对此要有深刻认识,要求研究者认识到研究的不足,在以后的研究中能有所改善,从而推进杨宪益研究向纵深发展。

第三,从认识层面来看,对杨宪益研究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因为国内相关的学者或研究者对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效果不够重视。中国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是在历史长河的变迁中保留下来的文化精粹。中国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多元系统中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到世界文化交流中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而翻译是中国文化旅行到世界各地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对于中国文化的弘扬和文化身份的保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中西文化交流史,这种交流基本上是单向的,中国在西方文化的译入、吸收和利用方面做得很成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容量以及好学向上的品质,但在自己的文化输出方面却不尽人意。鉴于此,翻译界要加大对杨宪益典籍英译的研究力度,不能仅仅只对部分译作进行浅层次的解读和分析,要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其作品进行深度剖析和研究,同时还应跳出文本的局限,对译作在西方国家的传播和影响开展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从而真正能够对中国典籍的外译与研究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

5.0 结语

自1980年至今,国内“杨宪益”研究日渐丰盈,为构建完整的杨宪益研究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通过对所搜集的372篇有关杨宪益研究的文献进行分阶段统计和分析,就其研究内容进行具体分类,介绍了每个类别中较具代表性和参考价值的论文,并就个别篇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详细描述。根据对现有研究状况的分析,笔者认为,杨宪益研究虽然呈逐年上升态势,甚至在某些特定年份出现井喷的现象,但在研究内容、研究层次和研究视角等方面仍存在着问题和不足,研究者只有结合现有研究成果,积极打破研究局限,不断拓展研究疆域,才能更好地为讲述中国故事和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典型个案启示。

注释:

① 此书为薛鸿时翻译,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

[1] 党争胜. 霍克斯和杨宪益的翻译思想诌议[J]. 外语教学,2013,34(6):99-103.

[2] 迪莉娅·达文. 陨落的翻译大家杨宪益[N]. 独立报,2009-11-25.

[3] 付智茜. 翻译家精神研究:以杨宪益、戴乃迭为例[J]. 上海翻译,2014,(3):45-47.

[4] 郭晓勇. 平静如水淡如烟——深切缅怀翻译界泰斗杨宪益先生[J]. 中国翻译,2010,(1):46-48.

[5] 韩浩月. 杨宪益先生去世 一道文化的桥梁断了[N]. 新京报,2009-11-25.

[6] 韩忠华. 评《红楼梦》杨氏英译本[J]. 红楼梦学刊,1986,(3):279-303.

[7] 江帆. “化境”的再阐释——评杨宪益、戴乃迭所译鲁迅散文《雪》[J]. 中国翻译,2001,(4):45-48.

[8] 李端言. 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红楼梦》技巧赏析[J]. 外语教学,1988,(3):51-60.

[9] 李景端. 杨宪益一专多能的治学精神[J]. 编辑学刊,2010,(1):45-47.

[10] 李洁. 杨宪益的翻译思想研究[J]. 理论界,2012,(9):112-113.

[11] 李晶. 南京访杨苡——忆杨宪益先生[J]. 外国文学, 2010,(2):147-155.

[12] 李坤. 论杨译《红楼梦》委婉语的翻译策略[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11):50-51.

[13] 任生明. 杨宪益的文学翻译思想散记[J]. 中国翻译,1993,(4):33-35.

[14] 孙迎春. 信息剩余理论与英汉翻译中增词减词技巧[J]. 中国翻译,1988,(4):16-20.

[15] 王晨. 翻译家杨宪益研究[D]. 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16] 王晶晶. 杨宪益身后,谁来翻译中国[N]. 中国青年报,2009-12-01.

[17] 王树槐. 译者介入、译者调节和译者克制——鲁迅小说莱尔、蓝诗玲、杨宪益三个英译本的文体学比较[J]. 外语研究,2013,(2):64-71.

[18] 吴帅. 谁来接力杨宪益先生手中的棒?[N]. 燕赵都市报,2009-11-25.

[19] 谢士波. 杨宪益翻译思想与方法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12.

[20] 杨苡. 杨宪益与翻译[J]. 中国翻译, 1986,(5):40-41.

[21] 禹一奇.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交融——杨宪益翻译风格研究[D]. 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22] 袁锦翔. 深得原意 圆活流畅——试析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红楼梦》[J]. 中国翻译,1987,(3):37-41.

[23] 张培基. 略论《红楼梦》新英译的习语处理[J]. 外国语,1980,(1):1-7+20.

[24] 钟书能、欧卫华. 《红楼梦》诗词中文化信息的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4):45-48.

Research Status of Yang Xianyi the Translator: Literature Database as the Focus

CUI Dong-dan, XIN Hong-juan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Yang Xianyi, as a famous contemporary translator in the field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was well-known for his translations abundant in quantity, high in quality and wide in range; thus receiving close attention from the academia. This study, making use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citation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 carries detailed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the essays published on academic journals from 1980 to 2015 in China on translator Yang Xianyi. The study aims at giving a general display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status about Yang Xianyi’s studies, as well as making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m,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tudy of Yang Xianyi to an all-round and thorough level. By exemplifying the studies of translator Yang Xianyi, this essay expects to promote the academic atten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ors like Yang Xianyi engaging in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foreign languages.

Yang Xianyi; translator; literature database; research status; typology analysis

10.16482/j.sdwy37-1026.2017-02-014

2016-07-10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青年基金项目“杨宪益翻译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0YJC740111)系列成果之一。

崔东丹(1991-),女,河南平顶山人,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学硕士。研究方向:译者研究 。 辛红娟(1972-),女,江苏徐州人,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典籍英译。

H059

A

1002-2643(2017)02-0106-07

猜你喜欢
杨宪益译作红楼梦
what用法大搜索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别样解读《红楼梦》
《金丝小巷忘年交》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SOME汉译初探
他者和自我共谋下的译作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