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做一个达理的父母,还要学会通情

2017-05-10 09:54紫翠红
关键词:大道理讲道理道理

紫翠红

玲玲是二年级的一个女生,老师反映她能说会道,什么道理都知道就是做不到。比如她和同学发生矛盾了就会说“要和同学友好相处,为他人考虑,不能只想着自己,我知道是我不应该…….”然后下课还会继续因为同学碰了她的铅笔盒而大声批评别人; “我知道不应该上课随意说话,这样老师就没办法讲课了,同学们也会受到影响,自己也学不到知识……”而后课上依然看到她会说与课堂无关的话。而且妈妈说现在一天比一天不听话了。

为什么玲玲的言行如此不一致呢?她说的是自己的道理还是他人的道理呢?

玲玲的爸爸妈妈在家惯用“讲道理”方式来教育孩子。遇到什么事情都会讲一大堆道理,现在玲玲讲道理就像讲故事,出口成章。可是这些道理看起来却没起到多大作用。

八零后父母受教育水平要普遍比五六十年代父母高,所以很多父母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大部分采用“讲道理”的方式进行引导。给孩子讲道理,让他明白社会道德与规范这是必须的,没有什么不对。

往往家长在讲道理的时候就变成了说教、唠叨。有耐心的家长会是温柔的唐僧念经,脾气稍微暴躁一些的家长就会把对孩子的讲道理当成了自己情绪宣泄的机会,无止境地唠叨、埋怨。最后演变成孩子对我们“讲道理”的排斥、抵抗、心生厌倦,好一点的表现扭头离开,再则就是回一句“你烦不烦啊!”、“你别说了行不行!”。

长此以往下去,我们发现我和孩子越来越没办法沟通了,他不仅不愿意听我说话,还不愿意和我说话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有个“常有理”的家长,事事都能给自己讲出“绝对正确”的道理。小一点的孩子会把听到了背给别人听,当孩子的认知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开始有了自己的评价标准后,在“讲道理”这件事儿上开始要一较高低,甚至会在较强烈的负向情绪下争吵起来。这样不仅使亲子沟通出现严重阻碍,同时也破坏了我们的亲子关系。

我们想一想,是否身為父母的我们所有的信念、道理、辨别标准都是共通的,具有普遍存在价值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有的部分没有问题,是普遍受用的,但是也有很多的是个人主观经验并非适用于我们的孩子,或者所有情境。

当我们想在孩子心目中树立“通情达理”的父母形象时,要反思一个问题:对于我们孩子来讲,我是否通情达理呢?可能我们过多的是达理了,也就是懂得道理,而忽略了通情。通情要对孩子具有同理心,了解其感受。耐心地去了解孩子这样言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他的需要是什么。有的家长说“我问了啊,他死活不说啊!”那您是以什么样的情绪、口吻来问的呢?是气冲冲的问“今天到底怎么回事儿?”还是平静的询问“今天发生了什么?你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是怎么想的呢?”。杜绝上来就给孩子讲大道理,尤其讲的都是站在自己或者成人角度的道理。积极心理治疗中心(中国)主任曲韵老师曾经讲过“世界的可能性太多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尤其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细节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用大道理去套。”

所以在修炼“通情达理父母”的这条路上我们还要有更多的思考。当孩子真的出现某种与社会道德、规范不符的行为时,我们先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尊重孩子,给孩子表达的机会,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他背后的需求是什么。做一个善于觉察的父母,观察孩子的表达是否是真实的。在了解具体事情过后,把道理讲给孩子,还要讲出来对孩子有这样要求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那样做是不对的。重要的是在道理后面,我们应该给出具体的行为方法指导,而不只是空谈对错是非。需要明确的是,我们不要因为要讲道理而把实际的要求、批评等转移、忽略了。

而且一个通情达理的父母,要懂得“收”与“放”的尺度。要给孩子适度自主选择的机会,不是“万事管控”,把那句“我都是为了你好”收起来,让他有机会“听自己的话”。但是要注意了解自己孩子的能力发展水平,所说的他是否能够理解,所要求的他是否能够做到,否则说了白说,徒增反感,或者只会照搬照背,毫无意义。

猜你喜欢
大道理讲道理道理
别让“讲道理”毁了孩子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讲理的八大戒律
道理
智珠
讲道理等
学会讲道理
喜欢你,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