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业新坐标
——遵义——践行“大生态 ”战略 做好茶叶“文章”

2017-05-11 03:09周芸吉郑德忠
贵茶 2017年2期
关键词:湄潭茶业遵义市

文- 周芸吉 郑德忠

导 读:中国茶业向黔看,贵州茶业看遵义。

一年一度的“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于4月28日在遵义召开,各界的目光将再一次聚焦遵义,感受茶业发展的风向标。2014年7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每年一届的贵州茶“一节一会”确定在遵义市举办。“一节一会”的落户,为遵义茶产业发展搭建了更为宽广的平台。

遵义市依托“大生态”优势,立足生态优势,做好茶叶“文章” 。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产业综合规模跃居全国产茶市(州)首位,现了百姓富、生态美、企业强的有机统一。

在历届遵义市党委、政府以及茶人的共同努力下,涌现出遵义红、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等品牌,凤冈锌硒茶以品牌价值13.53亿元,跃居全国第45位,成为全国最具品牌发展力的三大品牌之一。

遵义市茶产业的发展成果,是全省“大生态”战略的最好实践,为奋力脱贫攻坚和同步小康走出了一条坚实的路子,是全省茶产业发展的标杆,奠定了黔茶出山的基础,已然成为中国茶业新坐标。

做“先行者”当“排头兵”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原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国立浙江大学先后落户和迁至湄潭,使这座小城一度成为战时中国的科教重镇和茶叶研究推广中心。原民国中央实验茶场,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国家级茶叶科研生产机构,开创了贵州乃至中国西部近代大面积创建新式茶园的先河。

2000年初,遵义市委、市政府作出了要将遵义独有的栽茶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吹响了茶产业发展的集结号角。随后,一系列扶持茶产业发展的强劲政策文件出台,先后将茶产业纳入遵义市“六个一百”工程、“七个一百”工程、“八大农业产业”,茶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特别是2006年贵州大力发展茶产业以来,遵义市坚持把茶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富民产业、朝阳产业来打造,担起了贵州茶业发展“排头兵”和“先行者”的义务,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基地提质增效步伐,深化“四个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全市茶产业发展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茶产业成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把“利剑”。

凤冈县知青茶山

经过十余年的坚守,茶产业已成为遵义市惠及百万民生的支柱产业,呈现“一业兴、百业旺”的态势。截至2016年底,全市茶园总面积达200万亩,茶产业综合产值183.7亿元。靠土地租金、茶青采摘与管护务工收入、合作社分红、茶农转变为大户等利益链接机制,通过扶持企业(合作社)壮大与带动,茶业扶贫成效显著。

如今的遵义,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贫困户因茶而变,茶园变成了农民的“绿色银行”。种茶乡镇105个,其中:万亩以上的乡镇53个、村25个。种植15亩以上茶园的家庭农场12331个,专业合作社265家。整个茶产业共涉及26.626万农户120万茶农。全年投产茶园140.05万亩,茶叶产量10.95万吨,总产值85.11亿元,茶叶出口达2665吨。茶产业带动16个贫困乡镇、129个村、11.4万人脱贫致富,贫困乡镇人均年收入从2006年的1320元提升到如今的6246元,为贵州的茶产业发展探索了道路,树立了典型。

因茶扬名以茶富民

茶叶富民,茶叶兴企,是近年来遵义市坚持不懈努力实现的目标。依托生态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品种、提升品质、做强品牌,发挥优势,按照扶强企业,严格标准,叫响品牌,培育市场,严把质量安全,综合开发,做强产业的思路,着力把遵义建成全国闻名的茶乡。

湄潭茶园

通过“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始终坚持把茶叶质量安全摆在了首位,牢牢抓住质量安全这条生命线,认证的茶园达到125.224万亩,占全市茶园总面积的60.7%。2016年,凤冈县投入200余万元对田坝2万多亩茶园实现了监控全覆盖,湄潭、凤冈等茶叶主产县均加大了茶用物资的管控和抽查力度,大多数茶园农残指标已经达到欧盟标准。遵义市对茶叶质量安全的坚守,保障了茶业发展的源动力,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高品质绿茶产区”,为品牌的打造和茶叶的销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黔茶出山,遵义先行。通过多年的努力,遵义市打造了一批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的遵义红、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等品牌。茶叶加工企业从2006年的41家,增加到如今的注册企业705家、合作社265个,涌现出了诸如兰馨茶业、栗香茶业等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47家、市级龙头企业64家,年加工能力2006年的从1.5万吨,增加到如今的12万吨以上。加工生产呈现产品结构进一步丰富,茶叶出口呈现量增价增的良好态势,高端和中低端价位茶叶产品同步推进,进一步拓宽了产品结构和市场渠道。

同时,遵义市大力推动“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传统销售模式与电商互补,目前全市茶叶企业在省外开设的销售点3750个,其中专卖店276个、店中店366个、专柜168个、代销点2985个。已建成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500平方以上的“遵义红”形象店与体验店,200余家企业在淘宝、天猫、阿里巴巴、京东等开设了品牌网店,线上销售额突破亿元。通过借助“贵州茶一节一会”的力量,有效地提升了遵义市茶叶的品牌影响力,以电视、网络、参展参会等多种方式宣传“遵义茶”品牌,重点开拓了西安、兰州、西宁为主的西北市场和以山东为主的绿茶市场,在这些新兴市场的销售总额均突破亿元大关。

以茶兴旅依旅促茶

近年来,遵义市按照“全景域、大景观、大产业”的发展理念,加快融合发展,做足产业文章。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绿色茶园为背景,以茶文化为内涵,以茶为媒,通过做好规划、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大力发展乡村茶文化休闲旅游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之路,促进了茶业经济、新农村建设及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实现了茶产业与新农村建设、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

2016年,全市茶产业拉动近百亿元各类投资,完善了“中国茶海”、贵州省茶文化生态博物馆、茶工业博物馆、茶海之心、二龙茶旅骑游小镇等茶旅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翠芽27°(4A级)、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博览园(4A级)、七彩部落、关子山等一批茶旅新景区,茶元素与茶文化进一步丰富,“四个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

通过开展生态茶园观光、采茶制茶体验、品尝农家特色美食、感受农家茶庄等活动,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茶、采茶、制茶、品茶。仅2016年,遵义茶旅景区接待游客接待就达200万人次,为全省“茶旅一体化”建设树立了标杆。

游客体验采茶

黔山秀水育佳茗,贵茶飘香聚浓情。遵义市茶产业的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本届“茶博会”,将在遵义市湄潭县、凤冈县、余庆县等遵义重点产茶县,举办一系列主题活动。以实现茶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围绕茶叶基地建设、茶旅一体化发展、茶文化打造和加工企业、市场建设为主题,通过茶博会,让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贵州茶、关注贵州茶、投资贵州茶,让茶业发展成果实实在在“立”在贵州大地上、“写”进群众心坎里。

猜你喜欢
湄潭茶业遵义市
我为旗帜增辉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老年大学校歌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少年先锋队遵义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闭幕
湄潭茶园
贵州茶业大事记
鉴赏
贵州湄潭:建管护运 四好通途 致富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