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指导价值

2017-05-11 12:24陈少华左京生于斌
海南医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老年学阳性率心电图

陈少华,左京生,于斌

(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心电图室,广东中山528415)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指导价值

陈少华,左京生,于斌

(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心电图室,广东中山528415)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陈星海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动态心电图组与常规心电图组各65例。所有患者均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常规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阳性率为55.38%,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心肌缺血的阳性率为9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阳性率分别为69.23%、67.69%、29.23%、20.0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50.77%、49.23%、7.69%、7.69%,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诊断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冠心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中老年人为高危人群。常规心电图是一种简单易行且无创记录人体心脏电活动的检查方法,具有费用低、重复性好、易于接受与普及的特点,是冠心病的诊断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1-3]。常规心电图在临床中的应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然而临床研究发现,有些冠心病患者即使冠状动脉病变与狭窄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常规心电图检查可完全正常[4-5]。动态心电图是一种能够无间断长时间记录人体心电图变化的方法,它可提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非持续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已成为临床心血管领域中非创伤性检查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6-8]。本文拟研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指导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陈星海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动态心电图组与常规心电图组各6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组别常规心电图组动态心电图组χ2/t值P值例数65 65男/女(例) 36/29 34/31 1.807 0.057平均年龄(岁) 53.25±4.24 53.25±4.24 1.812 0.055平均病程(年) 2.17±0.34 2.25±0.29 1.554 0.073

1.2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检查[9-10]。常规心电图需保证图像清晰、基线平稳无干扰。动态心电图采用12导联记录心电信号,检查前停用影响心率即ST-T移位的药物等。检查时告知患者详细记录生活日志和相关症状,信息处理分析、回放、人工校正。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率比较常规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阳性率为55.38%,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心肌缺血的阳性率为90.77%,两组显示的缺血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率比较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阳性率分别高于常规心电图,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率比较[例(%)]

3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定义为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引发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冠心病是老年人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主要病因,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家族史、年龄、高血压、超重、血脂异常,吸烟、痛风等。冠心病患者多存在心肌缺血,冠脉病变、容易引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心脏性猝死[11-12]。老年人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更易引发病理性心律失常,且随着年龄增长及病变加剧而加重[13]。对于有典型心绞痛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依靠发作时心电图的改变来诊断并不困难,但是因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不能及时记录到心电图的变化,常规心电图容易漏诊。

目前临床上确诊冠心病主要通过冠脉造影或冠脉CTA检查,由于冠状动脉造影费用高、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有些患者难以接受[14-15]。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由于操作简易、无创、费用低廉,可以作为冠心病粗筛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动态心电图在捕捉短暂性心律失常和一过性心肌缺血有独到之处[16]。

本研究发现,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动态心电图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及心肌缺血的准确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有利于在早期发现高危患者,同时还可以检出易于引发猝死的恶性心率失常,并能够及时评估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从而能早期对其进行临床干预。但是动态心电图存在个别患者依从性较差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料的顺利收集。因此,今后要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推进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1]史松,王艳红,易金玲.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 1866-1867.

[2]方明,颜麒麟,周秘,等.动态心电图同步运动试验对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J].西部医学,2013,25(6):899-901.

[3]韩芬,戴国华,赵晨,等.38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住院患者中医药治疗情况调查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5,28(3):86-89.

[4]魏彤.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8):5310-5311.

[5]张桂艳,程德君,杨玲.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江苏医药,2014,40(8): 918-920.

[6]林继华,姚静.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95-97.

[7]郑慧雅,周万先.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7):3050-3051.

[8]陈继生,王达开,许军荣,等.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1): 106-107.

[9]陈漠水,张忆雪.常见心电图危急值的识别与诊断[J].海南医学, 2014,25(6):781-784.

[10]陈芬兰,邱健,李叶阔,等.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QRS碎裂波诊断心肌梗死的价值[J].海南医学,2015,26(15):2246-2248.

[11]贺常萍.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30-4831.

[12]于英,刘刚.心电图判断中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4031-4032.

[13]穆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RS时限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3):3609-3610.

[14]王瑞强,王志倩,王利梅,等.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32例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14,26(4):455-457.

[15]陈龙觉,杨桂理.不同体位心电图在鉴别功能性与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中的价值[J].海南医学,2015,26(12):1817-1818.

[16]于淑芬,钟卫华.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6):1451-1452.

10.3969/j.issn.1003-6350.2017.08.042

R541.4

B

1003—6350(2017)08—1326—02

2016-11-07)

广东省中山市医学科研项目(编号:2015J187)

陈少华。E-mail:32644744@qq.com

猜你喜欢
老年学阳性率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