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管理的水平衡测试标准体系建设

2017-05-12 01:16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航天工业管理 2017年4期
关键词:知识库服务中心模板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节能减排与环保技术服务中心 鲍静 沈兆欣 吴庆元

基于知识管理的水平衡测试标准体系建设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节能减排与环保技术服务中心 鲍静 沈兆欣 吴庆元

水平衡测试是通过对各用水单元水量参数的实际测试和水平衡原理确定其水量值,目的是摸清用水现状,发现单位不合理用水情况以及为单位制定合理用水定额、计划用水量指标提供依据。我国工业企业水平衡测试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但各地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的启动时间和开展深度不尽相同。目前国家对水平衡测试工作程序、验收程序等管理流程未进行统一要求,开展水平衡测试主要由各地水务部门自行进行管理与要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依托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成立了节能减排与环保技术服务中心,并在全国开展水平衡测试。但由于工作流程、标准、政策以及人员能力的不统一,导致工作开展进度缓慢,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体系流程指导此项工作的开展。

一、构建思路

节能减排与环保技术服务中心利用知识管理流程要求,建立了集团公司水平衡测试标准体系,主要针对航天科技集团水平衡测试异地开展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总体设计,并通过知识管理流程要求将水平衡测试工作模块化。针对企业、测试机构、政府机构工作流程进行细化,设计标准化表格,整合各地资源建立信息共享库,使水平衡测试工作面向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工作指南,以提供深层次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对航天科技集团水平衡测试开展全要素、全过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质量水平。

二、体系梳理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使他们作出最好的决策及实施方案。具体来说,基于知识管理建立水平衡测试标准化体系的主要功能应涵盖以下3个方面:

一是知识提供与检索。根据企业或用户用水特点、工艺特点,将水平衡测试分为工业企业和非工业企业水平衡测试,形成不同领域测试流程与使用工具,便于检索和使用。二是知识整合与加工。通过汇编各地水平衡测试法律法规,将水平衡测试相关文献进行汇总,建成知识库。三是知识共享与交流。由于水平衡测试人员也在不断变化,建立的体系必须满足各类人员工作需求,实现知识共享与交流,同时作为测试机构还可以根据要求制定信息、定制推送服务和个性化测试服务。

知识的来源包括组织内部的,也包括组织外部的。基于体系建设的功能要求,首先需要将水平衡测试政策法规、工作要素、流程特点等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并将水平衡测试相关知识进行整理,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政策法规梳理。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导致各地水务部门对节水、用水管理力度不一致。水平衡测试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支持和政策指导,导致行政推动力不够。因此,建立水平衡测试工作体系需要梳理各地的用水管理要求,汇整各地政策法规要求。

二是工作要素梳理与知识提取。水平衡测试是一项结合测试、数据汇总以及统计分析等各项内容的工作,而且不同行业领域、不同企业类别对水平衡测试要求都有差别,所以需要梳理国家、地方以及行业出台的各项有关水平衡测试的相关标准。

三是流程梳理。由于国家出台的《水平衡测试通则》在流程程序上比较简单,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无法按照该标准执行,所以需要设立适合的流程程序,便于对不同流程程序出现的问题进行标准化设计。

三、知识管理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知识管理主要是将知识、人、信息化工具进行统一管理,重视在工作流程过程中每个知识点、每个人或机构的作用以及每个标准化工具的使用。因此,航天科技集团水平衡测试标准化体系建设以知识管理为指导思想,将知识管理渗透到工作的每一环节;是针对企业、用户的需求,构建的一种可以快速开展此项工作的模式,抓住体系建设中流程、指南、标准化这3个主要方面开展建设,从而实现知识共享、知识开发以及全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按照建设特点要求,以及知识管理特点,首先将水平衡测试流程、标准化工具进行设计,使其便于在工作中使用,同时将各类知识要点组建成水平衡测试共享知识库,便于共享以及风险规避。在体系基础上,后期进行水平衡测试知识服务开发,全面保障在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区域、不同测试人员的情况下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具有统一性和归纳性。

1.人员队伍建设

企业、测试机构、政府机构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需要不同的节水型人才,根据任务需要有工艺、法规、统计等类型,所以规范人员职责很重要。而不同机构也因人员调动,常出现工作断档、重复错误等现象。因此,需要以人员培养、岗位职责、考核标准为体系进行建设,形成水平衡测试人才库便于统一管理。

2.工作流程

按照水平衡测试工作要求,技术服务中心以及测试企业共涉及:测试准备、申请测试、现场勘查、编制方案、现状整改、现场实测、报告编制、评审验收、实施整改9个方面工作,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主体参与单位。技术服务中心通过与不同地区的企业水平衡测试工作相结合,在原有的工作程序上进行简化,将复杂的工作进行归纳整理,最终将水平衡测试工作分为准备、测试、报告编制和验收整改4个阶段。划分后的工作流程便于技术服务中心与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便于宣贯水平衡测试工作内容与要求,工作流程设计图见图1。

3.规范模板

根据水平衡测试工作程序要求构建了不同模块,而不同模块又有不同的文件记录诞生,因此统一的表格标准设计是水平衡测试工作的基础。其主要思路是结合国家或地方水平衡测试管理工作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将标准化文件进行归类、整理,针对不同模块要求。出台不同模板,如水平衡测试申请书模板、水平衡测试工作计划调整申请表模板、企业水平衡测试现状整改方案模板、水平衡测试管线查漏结果通知单模板、水平衡测试报告书模板、水平衡测试评审验收表模板,每一个模板一旦确定后,不能随意更改,规范模板是知识管理的重要一环。只有标准化的设计,才能使不同人员、不同企业收集的信息资料一致,为后期水平衡测试信息知识库打下基础。

4.文献资料

水平衡测试的标准性、规范性问题,是目前水平衡测试体系知识管理的短板,主要是水平衡测试的地区、业务领域的差异性导致水平衡测试方法、计算过程都有不一致。因此,技术服务中心结合工作内容建立了水平衡测试知识库。该知识库识别、获取了国家、地方、行业的水平衡测试政策法规、测试方法以及其它相关规章制度,并将知识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最终实现资料的积累、共享以及应用提升。

5.工艺方案

水平衡测试工作开展中需要对企业用水改造提出方案,而工艺方案是具有经验传承、操作经验要求的,目前主要靠人员经验与素质提出相应方案,一旦人员变动,方案将无法给出。因此,开展工艺方案建设指南工作,将不同类型的用水改造方案进行汇编与整理,可为后期其它类型企业节水改造提供宝贵经验。

此次知识管理在标准体系建设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技术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技术服务中心在上海、西安、北京、泰安等地10余家单位开展了水平衡测试工作,同时与地方水务部门建立了合作基础,将水平衡测试由以前的地域测试工作模式转变为跨地区合作测试行为,将水平衡测试由政府组织的行为转变为企业自行开展的行为,是一个很好的知识管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的案例。同时也为技术服务中心开展电平衡测试、能源测试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管理经验。

四、后期工作重点

1.强化组织作用

水平衡测试知识管理涉及到企业、测试机构、政府部门。因此,水平衡测试的开展成功与否,除了技术服务中心需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更多的是需要得到企业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2.补充知识库内容

标准分类、整理、归纳是水平衡测试持续进行的重要依据。目前水平衡测试地方、行业标准较为混乱,多项标准之间相互交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法准确对标,需要靠人员经验去判断,出错率较高,增加工作负担,因此需要将国内现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地方规章制度进行重新归纳整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竞争力。

3.构建知识管理信息平台

目前建立的知识库主要依靠人工收集,文件以纸版或电子版存在且只有储存功能,查询、调阅都受地点或人员的限制。因此,现在的水平衡测试知识库只能算单一机构的知识库,企业、测试机构、政府机构都不可能互通知识内容。

而水平衡测试国家标准、规范在不断变化,企业的组织机构、人员、用水方式也在不断改变,测试机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一旦一方工作内容或要求发生变化,易导致水平衡测试工作暂停,这就需要水平衡测试知识管理信息平台。在该管理信息平台中,只要有授权,企业就可以随时调取历年的用水数据、节水改造方案、节水效果、水表安装或变化情况,测试机构可以查询企业历年水平衡测试情况,政府机构可以随时检查水平衡测试工作状态。此时的知识库不再只有单一的储存功能,企业、测试机构、政府机构可以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实现知识的共享,避免重复以前的错误,提升工作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知识管理的水平衡测试知识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是从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出发,结合目前的工作现状提出的一种高效开展此项工作的方案,是航天科技集团开展全国水平衡测试的基础,是水平衡测试信息化管理的核心思想。同时对航天科技集团开展能源计量其它项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提升了全集团节能减排管理水平,该体系的构建经验可以推广应用到其它大型工业企业单位。▲

猜你喜欢
知识库服务中心模板
高层建筑中铝模板系统组成与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汉语近义词辨析知识库构建研究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特高大模板支撑方案的优选研究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股东大会知多少
纠纷调解知多少
我国联合虚拟参考咨询系统知识库现状研究*
——基于与QuestionPoint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