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当代文化生态建构探析

2017-05-12 10:14余亚林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化生态思想政治教育

余亚林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交融、激荡,各种思潮交织、交锋,文化生态面临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的文化生态中运行,并与其形成双向建构。在主文化与亚文化渗透、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斗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共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激荡、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织的现实境遇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文化自觉、践行文化使命,积极弘扬主文化、引导亚文化、抵制反文化、创造新文化,努力建构和谐的文化生态。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建构路径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4.01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4-0081-05

思想政治教育是用一定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以使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也是教育者用特定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对教育对象进行文化建构的实践过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思想政治教育“以特定文化成果的传递、传播、践行等为基本载体,以个体由‘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政治人、‘文化人的发展为基本取向,是‘文化化人现象的特殊表现形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思想政治教育史也是一部人类文化传播史。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以文化生态为意义语境的交往互动中传递和生成新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生态的双向建构

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运行中与文化生态进行双向建构。在教育活动中,文化生态深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内化、外化、反馈等环节在内的整个过程。在内化阶段,受教育者将社会规范转化为自身思想品德的活动是主客体之间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交往实践过程。而文化生态则为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创造了必要的语境,激发着受教育者内化的动机。当文化生态所营造的精神氛围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形成共振时,能够促使受教育者生成内化的动机;反之,受教育者内化的动机则很难发生,甚至被消解。在外化阶段,受教育者把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的行为,需要一定的诱因才能产生行为的动机。而文化生态不仅能够诱导个体形成高层次的需要动机以践行思想道德规范,而且像“内化”一样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外化”的语境。良好的文化生态能够促使受教育者积极践行思想道德规范;反之,则会出现负熵现象。当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进入“反馈”阶段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会对外化的效果进行“他评”和“自评”。在此过程中,处于一定文化生态中的主客体会受到文化生态所蕴含的价值观念的影响。这样,先在的价值观念就潜在地构成了教育者实施评价的隐形参考,从而影响了评价的结果。同时,受教育者的自我评价也同样受到文化生态的影响。当文化生态倡导的思想观念与评价标准的价值追求趋向一致时,受教育者能够产生价值认同感,从而积极践行思想道德规范;反之,将使受教育者在行为选择时产生矛盾和迷茫,甚至可能迫于压力而改变行为。可见,文化生态融入到了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整个过程中,既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内部,构成教育运行的基本要素,又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外部,影响教育过程的运行。

文化生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主动进行文化选择和创新,从而建构新的文化生态。作为传播主流文化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始终按照社会主导的价值体系进行文化选择,过滤文化生态中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相背离的消极文化要素,同时自觉输入积极文化要素,以保证文化生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根据既定的价值标准对某种教育内容的文化进行选取或排斥,主动吸收或自觉放弃某种文化,从而确保教育内容的主流价值取向。这种文化选择属性展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生态的扬弃精神。通过对文化的自觉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传播主流文化,不断促进文化生态的健康发展。在进行文化选择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在进行文化创新,生成新的价值和意义,建构新的文化生态。所不同的是,文化创新是在文化选择基础上的“增值”,是文化要素的质变,能使价值体系、思想观念等呈现出新的内涵,促使文化生态不断产生新的特质,从而保持文化生态的良性循环。这种文化创新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外化”的整个阶段,从而不断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文化生态。在内化阶段,文化生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价值意识,内化为受教育者精神世界的观念文化,本质上是受教育者接受文化,成为“文化人”。同时,受教育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的文化传输,而是在交往实践中对文化进行扬弃,从而建构新的价值意识。这一过程的实质是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运行中进行文化实践,创造新的文化生态。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生态在实践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双向建构。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文化生态的现实境遇

文化生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时代境遇。在当代,文化生态主要表现为主文化与亚文化的渗透、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斗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共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激荡、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织。它们贯穿于文化生态系统的始终,主导着文化生态的运行。

1.主文化与亚文化的渗透

文化生态中,有处于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文化形态,可称之为主文化。它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维护现实的社会体制,决定文化生态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还有一种不占主导地位、不起支配作用的文化形态,可称之为亚文化。它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主体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文化生态中,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既冲突又融合,呈现出文化形态主导性与多元化的对立统一,本质上反映了文化生态中价值观念的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张力。一方面,主文化和亚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主体和思想观念,在价值体系上存在差异甚至对立。主文化反映占主导地位的价值体系,代表一元主导的意识形态。亚文化则蕴含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兼容非主流甚至是对立的意识形态。因此,主文化与亚文化由于价值体系的不同而常常产生冲突。另一方面,主文化和亞文化相互渗透。主文化在文化生态中处于主导地位,对亚文化具有统率和吸纳功能。它通过文化传播将价值观念渗透到亚文化中,使亚文化与文化生态发展方向逐渐趋于一致。与此同时,主文化也吸纳亚文化中的合理成分,使自身具有强大的兼容性,从而不断强化自身的主导地位。正是在相互交融中,主文化与亚文化各自获得发展的动力。

2.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斗争

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形态,在文化生态中相伴而生、相互斗争。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一切先进文化都必然是顺应历史潮流、走在时代前列、有利于先进生产力发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文化,而背离这一原则的则是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存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还存在一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当前,社会上有先进文化,也有落后文化,二者对立统一,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文化境遇。一方面,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之间相互对立,此消彼长;另一方面,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在相互斗争中存在和发展。通过斗争,决定落后文化性质的要素得以抑制或消除,并被注入先进的文化要素,从而获得向先进文化转化的可能性;而先进文化在斗争中使自身先进性不断增强,并获得新的积极要素,从而使自身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正是在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的改造和超越中,文化生态不仅保持自身特质,而且实现自我创新。

3.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共生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文化受众上的差异。精英文化主要是由知识分子创造的、以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为受众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在内容上较为完整、结构上较为严谨、逻辑上较为严密。与之相比,大众文化是指以满足大众审美和感性愉悦为目标的日常文化形态。它具有通俗性和易理解性,寄身于日常文化生活中并反映大众的精神风貌。在文化生态中,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文化生态的运行。一方面,大众文化借助精英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再加工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从而由外围走向中心;另一方面,精英文化则通过大众文化的传播向大众普及和通俗化,并从大众文化中汲取新的有益成分。正是在二者的相互促进中,文化生态获得新的文化要素,形成自身不断发展的动力。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社会中的大众文化正在日益磨灭文化的原有属性和审美意义,导致文化精神的衰落。这种大众文化已经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大众性”背道而驰,甚至陷入了反人民性的隅角。“大众文化在随心所欲地制造顾客的同时,悄悄地重新塑造大众眼里的世界,塑造了一批又一批心灵荒芜、感觉粗糙、头脑简单的‘大众。”

4.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激荡

文化形态由于时代的不同而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差异。传统文化是历史文化主体创造的文化成果的总和,表征着文化形态的历史性。现代文化是文化主体在现代实践中创造的新的文化成果,体现了文化形态的现实性。当前,现代文化表现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二者形成相互区别的价值意识体系,从而可能导致价值观的激荡和冲突。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产生基础,它保证同一群体文化特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它也是将来中国新文化的一个来源,它不仅是过去的终点,也是将来的起点。”同时,现代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和再创造实现文化由旧形态向新形态的嬗变,从而超越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虽是文化主体现代实践的产物,但并不等于现存文化。因为现代文化不仅具有现存文化的实然性,而且呈现为应然性,指示着文化的历史走向和必然趋势。正是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和现存文化的超越,才得以生成新的文化要素。因此,现代文化的生成不仅是继承传统文化,更是创造先进的文化要素。当现代文化要素占据主导地位时,文化生态的性质就会发生改变并生成现代文化生态。

5.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织

本土文化是指特定疆域的民族或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以共同价值意识、文化心理和行为方式等为要素的文化形态。它象征一个民族的价值意识、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等,以鲜明的民族性与其它民族文化相区别。“每一个人、每一个集团、每一个国家都在某个特定的地方存在着,而不是同时存在于每一地方,一切所发生的事物,都只有它自己的特定的可能性,而不是一般人类的可能性。”與之相对,外来文化是进入某一特定疆域的其他民族的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总是相互交流,共同推动自身的创新和超越。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从而推动本土文化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到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成为各民族共享的宝贵财富。同时,由于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等的不同,不同类型的文化彼此之间常常产生碰撞和冲突。在当代,作为外来文化的西方文化倚仗其国家势力向其他民族的本土文化进行渗透和扩张,散布资本主义价值观,企图用西方文化取代各民族的本土文化,从而牟取西方文化的一统天下。“后冷战时代世界政治的一个主轴是西方的力量和文化与非西方的力量和文化的相互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文化生态的建构路径

文化生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自己的文化生态。在文化生态的现实境遇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文化自觉、践行文化使命,“始终保持对文化意义、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认同”,并能够“牢固树立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积极参与文化生态建设,努力建构和谐的文化生态。

1.弘扬主文化

主文化是一个社会在一个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反映统治阶级思想的文化形态。它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根本性质,代表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决定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由于主文化的特殊地位,所以在文化生态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大力弘扬主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主文化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当代,我国社会的主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既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优良的历史传统,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流、激荡,各种社会思潮交融、交锋,主流意识形态不断被消解,我国文化生态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主文化,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当前,弘扬主文化,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要始终坚持主文化在文化生态中的一元主导地位,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原则和主张。如果主文化错位,或含糊不清,不但起不到主文化所应有的作用,还会为各种错误思想的滋生和泛滥提供可乘之机,从而削弱主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功能。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始终坚持以主文化武装、引导、塑造和鼓舞人。

2.引导亚文化

在文化生态中,除了主文化,还有其它各种形式的亚文化。“一个社会中的各种不同的团体,其组成分子常有特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型态,与社会的一般文化有关,却又有其自身特征的文化。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不仅有其统一的共同的成分,同时还有各种不同的次级文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主文化、高扬主旋律的同时,还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引导好亚文化。作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或为某一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化形态,亚文化的承担者是由职业、性别、年龄等差异所形成的众多群体。它们一方面属于主文化所代表的大群体,受到主文化不同程度的支配;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因而,各种亚文化也日趋多样。亚文化的多样化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亚文化中还存在与主文化相偏离、甚至对立的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亚文化进行引导和调节,使人们对亚文化理性认识、正确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革新和创造。现实中,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的文化生态的认识往往处于一个初步的感性的阶段,缺乏对文化的理性判断,容易作出错误的选择。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教育对象对亚文化进行理性认识,把握亚文化的内在本质并能够对亚文化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时,人们在对文化认识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地进行文化选择,主动地接受某种文化,也有意地排斥某种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亚文化作出正确选择,积极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自觉抵制落后文化的侵蚀。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人们所面对的亚文化虽然是既定的,但是可以对其进行革新和改造,突破原有文化生态而创造新的文化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和谐的文化生态。

3.抵制反文化

在文化生态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弘扬主文化、引导亚文化,而且还要抵制反文化。反文化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文化形态,不仅包括那种否定、背离主文化的亚文化,还包括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起着消极的反面作用的文化要素,如各种形式的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等。在当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腐朽文化趁机潜入我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潜滋暗长,西方意识形态兴风作浪等。这些不同形式的反文化时刻侵蚀人的心灵、改变人的精神世界,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只注重正面引导、疏通,而默许、放任反文化,就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反文化的侵害,久而久之必将损害整个文化生态的健康发展。作为一种集政治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等属性于一身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肩负着传播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重任,以实现其为特定阶级和政党服务的政治和社会功能;而且还承担着实现社会个体的文化归化,塑造国民精神的使命,以彰显其为特定民族和国家打造精神家园的思想和文化功能”。有鉴于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地抵制反文化,履行好传播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实现个体归化和塑造国民精神的文化使命。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反文化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特殊的现实基础。所以,与之斗争将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必须做好打持久戰的思想准备。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善于利用反文化的负面影响来启发人、教育人、警醒人,使教育对象认识到其本质和危害并自觉远离。事实上,某一反文化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社会上两种独立观念力量此消彼长、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人们主文化观念淡薄、失去精神家园,就容易成为反文化的俘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大力弘扬主文化,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人的头脑,以抵制反文化的入侵。

4.创造新文化

人类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积累的基础上及时选择和吸纳新的文化要素进行加工和创造,从而形成新的文化特质。人类就是在文化的延续中逐步进化,社会就是在文化的创造中不断前进。与生物的自然选择不同,文化选择是对某种文化或文化要素的选取或排斥,是根据既定的价值诉求主动吸收或放弃自身文化和“他文化”。“在自然选择之前,文化选择就已经出现了:即选择相关的自然事实。选择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自然过程;它产生于文化结构之中,通过其自身的特性和最终原因,文化结构确定了为其自身所独有的环境背景。”在对待古今中西文化中,“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便是一种文化选择,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和对西方文化的“扬弃”。在文化选择中,批判是实现文化选择的重要方式。因为任何文化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既有较强烈的民族色彩,又有鲜明的阶级性;既有先进的积极因素,又有保守落后的消极因素”。因此,批判能使经过选择之后的文化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建立在文化选择基础上的文化创新,是文化的“增殖”,旨在生成新的价值和意义,以保持文化生态的生机和活力。相对于文化选择而言,文化创新则是文化要素从量变向质变的飞跃,使价值体系、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等呈现出新的内涵,而文化生态也因此具有新的特质。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充分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新文化,是文化选择与创新在当代中国最为典型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运行中,通过拒斥文化生态中消极因素和吸收积极因素两个维度不断地进行文化的选择与创新。作为人类创造自身价值和实现自身文化本质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本身的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也正是在不断的文化创造的主体性实践中,认识、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从而实现人类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责任编辑:庞达]

猜你喜欢
文化生态思想政治教育
当代美国科幻电影的文化生态解读
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浅谈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