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峰 严守家训的“华裔三代”

2017-05-12 20:38郝涛
中华儿女 2017年8期
关键词:李晓峰搪瓷李氏

郝涛

“勤劳、俭朴、做事、投入,尽力而为,用心就好。”这是祖父流传下来的家训,他准备传给自己孩子们

一口流利的中文,不是特意介绍,很难看出李晓峰是“华裔三代”。

2017年列席全国政协会的39名海外侨胞代表中,来自尼日利亚的李晓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职务是西非暨尼日利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西非暨尼日利亚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常务理事,同时还是尼日利亚李氏集团的董事长,他的企业是尼日利亚最大的华人企业。

不显山不露水,但当他说自己集团有两万六千多名员工时,很多人表示很诧异。“真没有想到非洲有这么大的华人企业,我们在想这么多人是干什么的,难不成是种田的?”怀着和大家一样的疑惑,记者在全国两会闭幕后专访了这位非常低调的来自非洲的年轻华人侨领。

李晓峰外表谦和,极其内敛低调,一点都没有家族集团少帅的张扬。从李晓峰身上,记者看到了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的传承。“勤劳、俭朴、做事、投入,尽力而为,用心就好。”这是祖父流传下来的家训,现在传到他这一代。他也准备把家训传给自己孩子们。

一个搪瓷厂世纪传承

1975年,李晓峰出生于香港,是比较典型的“华裔三代”。他从小耳濡目染父亲对家乡的思念和关切,父亲竭力把“家”的概念传承给他,使他感到身有华人血统的骄傲和自豪。而在工作上,父亲也为他树立了榜样,工作起来常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

李晓峰的祖父李关弟是浙江宁波人,小时候家里穷,没有钱上学,就到搪瓷厂做学徒工。晚年的祖父经常向李晓峰念叨:他非常勤奋,经常不眠不休工作,而且很有天赋,所有12岁就当了搪瓷厂的工头,16岁就当了厂长,20岁的时候就在宁波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工厂。后来,祖父将搪瓷厂搬迁到上海。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李晓峰的祖父将工厂搬到了香港,一切从头开始,仍然是做搪瓷。19世纪40年代的香港的经济,纺织和搪瓷是两大主要产业,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港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搪瓷器具开始退出港人的主流生活,搪瓷厂开始出现下滑。

当时,香港和非洲都是英国的殖民地,香港产的搪瓷通过贸易公司开始大量销往非洲。1960年,尼日利亚宣布独立后,有一个政府访问团来到香港,与香港工商界的纺织和搪瓷负责人座谈,希望能有香港的企业到非洲投资。随后,香港工商界也组织了一个访问团到非洲去考察。经过考察后,发现当时的非洲几乎家家户户都用搪瓷器具,而且是将搪瓷作为一个重要的家庭装饰,因此李晓峰祖父得出了一个结论——非洲的搪瓷市场巨大。因为在非洲尼日利亚人口较多,李晓峰的祖父选择将搪瓷厂建在尼日利亚。

李晓峰的祖父退休后,李晓峰的父亲李文龙开始接手搪瓷厂的管理,并在尼日利亚海港城市哈科特港创立了李氏企业集团。接近百年,李氏家门经过两代人的不懈努力,李氏集团发展成为集冶金、地产、IT、运输、建材、制鞋、制药、塑料加工等多种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集团在中国、非洲等地拥有近百家工厂,年出口额达数十亿元人民币。集团在尼日利亚的鞋厂占据非洲塑料拖鞋销售市场60%的份额,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逾万名技术和管理人员服务于集团各厂,其中中国大陆员工超过900人。

即便李氏集團的业务做大了,但李关弟老人在临终前的最后一个愿望是:一定要把搪瓷厂保留和经营下去。因此,虽然李氏集团已经是近百亿元产值的大集团,但是一个小小的搪瓷厂仍在继续经营着。

管理家族企业面临的难题

李晓峰有一个姐姐,作为家中的独子,他注定也是要接手家族企业的。李晓峰在香港念的小学,5年级的时候去了加拿大读书,中学毕业后去了英国读大学,专业是机械工程。从13岁开始,当别的小伙伴们在享受暑假的欢乐时,李晓峰已经开始接受父亲的安排到非洲的搪瓷厂做包装工的学徒了。大学毕业后,李晓峰直接到家族企业里工作。

父亲给他的任务是让他管理一家已经成功运行10年的塑料袋制造厂。因为刚从学校毕业,非常相信书本的知识,教条主义比较严重。头两年,塑料袋工厂运行正常,每月的产量能为600吨,销售也比较稳定。

到第三年时,遇到一个突发事件,尼日利亚总统突然宣布尼日利亚政府公务员的最低工资翻倍。李晓峰立即组织工厂的工会召开会议,因为总统讲话里没有涉及私人企业,如果一律执行工资翻倍就可能会导致工厂倒闭。因此,工会同意工资先涨三成。但是总工会派人来检查时,对工资涨三成给予了否决,必须与政府标准一样。

无奈之下,李晓峰只有将工厂原有的600余名工人全部辞退,然后再重新招工。新的工人招好重新开工后,出现很多问题:因为工人没有经验,工厂的生产不稳定,废品率比较高。

让李晓峰印象深刻的是,突然有一天晚上,很少到工厂的父亲突然来到工厂,已经在宿舍休息的李晓峰被父亲叫了起来。“你知不知道现在这个工厂可以关门了?”父亲说话直奔主题。

然而,李晓峰并不清楚工厂的财务状况,他认为财务有财务总监管理,他就不必过问了。父亲告诉他,当前的工厂的原材料加上厂房价值都抵不过银行贷款,属于严重资不抵债。

父亲给了他两个选择,把工厂关掉,李晓峰不能留在集团上班了,到香港自己去找个工作。还有就是让李晓峰自己想个办法,让工厂起死回生。

整整三天时间,是李晓峰人生中最痛苦的三天,也是他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关系到他今后能否在家族企业中立足。三天后,李晓峰告诉父亲要继续把工厂做下去,可以把工厂的原材料抵押给集团,向集团借一笔钱重新组织生产。

李晓峰的提议得到了父亲的同意。李晓峰开始关注工厂的成本控制,用多少钱投入生产,产生利润后还一部分债务,然后再投入下一轮的生产。大约用了两年多时间,李晓峰将银行的欠款全部还完了。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这是父亲故意给他出的一道考题。

李晓峰管理了这家塑料袋厂10年,产量从他接手时的每月600吨上升到每月1万吨,产值从接手时不到两亿元人民币提高到17亿元人民币,塑料袋工厂也成为了集团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李晓峰的才能和业绩得到集团的广泛认可。

传承家训开拓进取

企业顺利发展,李氏家族不忘回报社会。李文龙心存爱国奉献之情,为尼日利亚和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尼日利亚,李文龙无偿为当地民众修建学校、医院和清真寺;在家乡,他捐资办学,以父亲名义在鄞州捐建李关弟中学;还通过项目合作与产品出口,大力扶持内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2013年初,李氏集团成立管理委员会,38岁的李晓峰当选为李氏集团主席和执行总裁。李晓峰上任时,经过祖父和父亲的励精图治,李氏集团已经形成了鞋业、塑料包装和钢铁三大支柱主业。李氏集团在中国、非洲等地拥有多达179家工厂,其中在尼日利亚拥有40多家工厂,包括:鞋厂、塑料厂、汽修厂、水泥厂、电厂、炼钢厂、印刷厂、化工厂、建筑材料厂、造粒厂、油漆厂、面包厂、纯净水厂、物流公司等等。其中鞋厂占据非洲塑料拖鞋销售60%的市场份额,在尼日利亚占据95%以上份额,是非洲四大华企之一,有非洲“拖鞋大王”之称。

父亲的身体力行,深深感染着李晓峰。从上任以来,李晓峰一直在思考李氏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非洲经济发展处于比较初级阶段,但是同样也会面资源短缺、环境保护等问题,因此李晓峰提出了李氏集团未来的发展思路——固守主业,逐渐转型。

首先是食品加工行业,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吃的问题肯定是摆在第一位的,而且尼日利亚有1.6亿的庞大人口。因此,李氏集团陆续建立了多个面包厂、方便面厂、饼干厂、矿泉水和饮料厂,此外还在中国国内投资建立了制糖厂等。

其次是农业。非洲有很好的农业资源,但是非洲的粮食却依赖进口,李晓峰觉得应该为非洲的农业做点事情。通过不断的深入考察和調研,他决定在非洲试种水稻。说干就干,他到中国湖南引进了杂交水稻种子,很快就在尼日利亚进行了5000英亩的试种。“第一年的效果还不错,今年将扩大种植面积。”此外,他还种植了15000公顷甘蔗,然后还配套建立了糖厂。

第三就是建筑材料。李晓峰说,虽然目前尼日利亚经济发展不太景气,经济危机持续了几年,但是发展势头很猛,GDP仍然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下一步,尼日利亚乃至非洲肯定会全面复苏,因此建筑行业肯定会有大的起色。李氏集团本来就有年产几十万吨的钢铁厂,去年李氏集团又与中国国内的山东企业合作建立了水泥厂。“食品、农业,建筑是集团未来的三只脚。”李晓峰信心满满。

李晓峰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现在到了有实力、有经验、有技术的私营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去非洲开拓市场的时候。如果能抓住机遇,另辟天地,把中国的设备、技术带过去,到非洲进行二次创业,利用当地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从事生产加工,那么既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占领国外市场,又能享受减免税收的政策,从而提升产品的利润空间。

“祖父李关弟、父亲李文龙,他们不仅是杰出的华人企业家,也是传播中非友谊、牵手中非友好关系的‘使者。”李晓峰说,自己从祖父和父亲身上学到了两点,除了锐意进取,还有爱国奉献。“我愿继承祖父和父亲的衣钵,为中国的企业走向非洲,为中国的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责任编辑 余玮

猜你喜欢
李晓峰搪瓷李氏
冬野
李晓峰:如此麻辣
每个人家里都有过一个搪瓷盆
文言文练习
老乞丐
知县奇断田产案
谈谈三国史上的江油关
玖申文化创意从日用到时尚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考点及常考题型
卤代烃重点难点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