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族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平台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7-05-12 23:37罗凯陈根洪莫开菊周志黄秀芳张弛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5期
关键词:岗位民族工程

罗凯 陈根洪 莫开菊 周志 黄秀芳 张弛

摘要:地方民族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其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阻力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衔接错位的矛盾。基于此,该文提出了建立双平台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模式的改革措施,以期望通过实践教学改革,缩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关键词:双平台;多能力;就业;地方民族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

边远地区的民族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在基础方面相比较其他地区高校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受所在高校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地理区域的限制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学生的视野、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就业定位也表现出与其他地区高校学生有一定的差距。那么,在地方民族高校如何实施实践教学改革,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呢?笔者作为民族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与学生管理过程中通过调查研究对如何通过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期通过实践教学改革,达到消除地方民族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与其他高校相关专业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目的。

1.地方民族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個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作为地方民族高校,民族地区生源的学生是建设民族地区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发展民族地区建设的特殊任务。解决好地方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并存的难题,解决这一问题对于社会发展进步、巩固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和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地方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培养民族人才、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关键。

1.1就业形势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应届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95万,到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30万,而且每年还在以30多万的数量在逐步增加,到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到749万。全国具有食品专业的高校共计超过250多所,基本涵盖了全国所有地区,再加上近几年国民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给学生就业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于地方民族高校而言,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差距,使得其就业形势更加艰巨。

1.2就业阻力分析 地方民族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阻力除与其他高校具有共性外,还与其自身很多因素有关。如地方民族高校食品专业培养的人才类型单一,而其他很多高校在食品专业的设置上更加全面,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学生的知识面接触更加全面,特别是在选修模块,能够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更多的、全面的拓展。在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地方民族高校由于企业资源的限制,学生校外实习的单位也十分有限,不利于学生对食品相关单位的了解,这限制了学生从理论知识到实际运用的衔接;其次,地方民族高校食品专业还具有自身的特性,比如在民族高校,大多重视与民族相关的学科发展,而对于具有普遍性质的工科专业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限制了学生的素质拓展;加上地方民族高校的学生生源问题也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阻力,这些学生大多数来自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家庭和学生自身的思想观念比较固化,甚至对就业的岗位有很多的偏见,认为大学毕业一定得进入国家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才算是良好的就业,而忽视了工科专业就业的大方向应该是各种不同性质企业的主流方向。另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毕业生综合能力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这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的最为主要的原因。企业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经验的熟练工人或管理人员以及产品研发人员,而学生由于实践教学的不合理,十分欠缺实际操作能力,由于实习岗位的单一性,使得学生基本不具备企业的管理能力,由于参与或者独立进行科研试验的锻炼有限,也不具备从事研发的综合能力,极大地阻碍了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选择。

2.提高地方民族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途径

基于以上对于地方民族高校食品专业学生就业的形势和就业阻力的分析,笔者从学校对于该类学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以期能够让学生克服以上就业阻力,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就业。

2.1理论教学培养模式探索 在理论教学模式方面,主要是要求在开设的理论课程的模块设置方面进行改革。结合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在强调基础理论课程的同时,进行多模块的设置理论必修和选修模块,让学生能够根据将来的就业期望行业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块,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教师可以依据食品行业的就业现状和趋势,有意识地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拓展学生的理论知识面,使其对目前食品行业的发展、市场变化、产品需求、技术更替等前沿知识进行了解,这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可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从而参与创新项目的申报和实践。

2.2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探索 实践教学是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必经环节,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十分关键。毕竟社会对食品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是只会理论阐述的人才,而是需要能够进行实际操作、能够对产品进行科学化创新、能够进行企业相关岗位进行管理的人才。因此,如何把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操作衔接起来,使理论知识、工程实训与企业实际生产与管理连为一体,是学校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

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平台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平台的建立研究

从企业人才需求、学科建设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3个角度出发,本文提出了双平台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体系,在该体系下,能够基本达到从企业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3.1完整实践教学平台的建立 “多能力”是指学生的创新与管理能力和工程实践与实际操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双平台”是指校内实验实训平台与校外实习实训平台(图1)。企业选拔任用人才的评价体系中首当其冲考察的便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际操作能力是保障学生就业能力的两大法宝。

3.2完整实践教学平台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学生能力和专业知识方面的体现为培养适应21世纪食品工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和食品工程知识,能在食品加工企业和食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和品质监控等方面工作,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基于此目标分析,结合目前地方高校该专业的就业形势和阻力发现,在学生能力方面主要注重实际生产能力、管理能力、工程設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培养的基础是掌握该专业的基础知识。但基础知识与实际能力之间的衔接必须通过各类实践教学来完成。因此,在高校的实践教学中,本文提出了“双平台多能力”实践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中,首先是基于基础知识的校内基础实践教学平台,这一级平台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比如化学实验、仪器分析等;其次,在基础平台的基础上希望学生能够结合专业理论知识,把基础实践和专业知识进行结合,因此通过设置校内综合实训平台,使学生能够对于相关产品生产、产品质量分析以及工程设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再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国家、省市以及学校多级创新项目,建立学生创新试验平台,以项目的形式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与项目的实施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三类校内平台中,从基础实验平台到实训平台到创新平台,有简至繁,逐级升华,综合构成了有机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然而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企业,校内平台所提供的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的能力存在脱节现象。首先,通过分析发现,食品企业分类繁多,如何让学生适应不同企业的相关岗位成为首要任务。本次改革过程中,通过学生在企业生产岗位的实习来达到目标,在实习过程中安排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利用暑期实践参与企业生产实践,通过三次不低于一个月的实习,有意识安排学生到不同类型食品企业中参与生产,至少让学生熟悉三类相关企业,这样对于学生毕业就业时的岗位选择更加广阔;其次,为了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在企业实习过程中,通过岗位轮换,使学生有机会进入企业的不同管理岗位实习,学习企业相关的管理岗位,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最后,在毕业实习中,由于学生基本掌握了本专业的大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产品研发能力,安排学生进入企业的研发部门,参与企业的产品升级和研发工作,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以上三类由简人繁的企业实习实训,构成了校外实践教学和实训平台,通过该平台,提升了学生对于企业不同岗位的认识,加强了学生对企业不同岗位的胜任能力,从而改善了学生就业时由于经验不足或者欠缺而导致的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矛盾,提升了就业空间。

通过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立与完善,并使之有机的进行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管理与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4.结语

目前,地方高校尤其像湖北民族学院这类地方民族高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由于地域限制、高校知名度、学生自我综合素质等问题,使得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即使学生就业了,但就业质量不佳,学生将来的发展空间也受到了限制,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对于学校专业的可持续良性建设和发展也十分不利。因此,针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基于提高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以及高校学科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了《构建双平台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地方民族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教学改革探索,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双平台”的建设与运用,提高学生的“多能力”,最终达到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改善学生就业质量,培养符合食品行业相关就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促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建设良性、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岗位民族工程
我们的民族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多元民族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子午工程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