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发展探析

2017-05-12 11:05李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全程机械化成效措施

李强

摘要 结合濉溪县农机化发展基本情况,阐述了推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措施及成效,分析了推动全程机械化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推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对策。

关键词 全程机械化;措施;成效;问题;对策;安徽濉溪

中图分类号 S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186-01

1 基本情况

濉溪县有可耕地面积14.67万hm2,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3.53万hm2,占耕地面积的92.3%;玉米种植面积10万hm2,占耕地面积的68.2%;大豆种植面积3万hm2,占耕地面积的20.5%。

到2016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36.8万kW,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89%以上。其中:小麦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99%以上,种植机械化水平≥99%,收获机械化水平≥99%;玉米耕种收机械化水平90%以上,种植机械化水平≥99%,收获机械化水平≥90%;大豆耕种收机械化水平95%以上,种植机械化水平≥99%,收获机械化水平≥95%;植保机械化能力≥70%,其中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56%;烘干机械化能力≥10%,其中产地机械化烘干能力≥10%;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90%,其中秸秆机械化还田率≥80%[1-2]。

2 措施及成效

2.1 农机装备配备数量充足,可满足辖区内农机化生产需要

全县拥有各类型拖拉机9.5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5 万台,配套农机具28.8万部,联合收割机8 194台(玉米联合收割机1 570台),植保机械1.2万台,秸秆还田机械 5 000 台,可较好地满足主要农作物重要农时农机化生产需要。

2.2 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清晰可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

近几年,通过项目实施,针对主要农作物开展不同作业模式对比试验,探索出了适宜本地小麦、玉米、大豆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路线和规范。

2.3 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效覆盖,拥有多家规模较大的农机合作社

全县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机服务专业户1 284个,适应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发展的趋势,因地制宜地开展土地流转、全程托管和农机租赁等形式多样、适度规模的农机作业服务,覆盖全县11个镇、2个园区。全县拥有50家规模较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其中国家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12个、市级示范社1个。农机合作社在全县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3-4]。

2.4 全程机械化工作推动机制高效,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相关推进措施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将该项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出台相关惠农政策,例如午季秸秆禁烧增加地方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增加农机作业补贴等,鼓励农民和农机化服务组织购买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加快了全程机械化进程。

2.5 示范推广和培训宣传有力,组织召开了多次现场会和培训活动

一是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向广大农民推介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二是举办技术培训班,加强相关技术和操作要领的宣讲,促进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三是围绕农业生产需要推广新技术、新机具,每年组织召开多次现场演示、观摩会、交流会,开展技术咨询年均5 000人次以上,每年发放宣传材料2万多份。

2.6 工作责任机制明确,农机化公共服务机构健全,多方协作,合力推进

一是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县农机局统筹安排,明确内部分工,局属农机推广站、农机校、监理站各负其责;二是加强与各乡镇、涉农部门协作,强化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合力推进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

3 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现有装备水平不高,装备结构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三多、三少”上,即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主机多,配套机具少;低效机械多,高效机械少。

3.2 农机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农机经营风险很大

一是农业机械一次性投资过大,农机手参保少,一旦发生事故,很难承受。二是农业机械与农艺矛盾尚未很好地解决,比如秸秆禁烧后的种植问题。三是农机化发展基础设施不配套,农机作业运用条件较差,机耕道、场库棚、维修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机具的使用效率。同时,粮食生产关键环节高效植保、粮食烘干、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等尚需进一步提升。

4 推动全程机械化的对策

4.1 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整体装备水平

积极向上级争取补贴资金,力争实现应补尽补。同时注重发挥补贴资金的引导作用,争取向高效植保、粮食烘干、秸秆综合利用、农产品初加工、畜牧养殖、经济作物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等方面倾斜,促进农村各业机械化共同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4.2 发展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机服务水平

建立以农机合作社等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的农机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以市场为导向,融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农机服务机制。

4.3 推广应用新型农机技术,提升农机科技水平

以农业生产重点环节机械化为突破点,加快推行科学的耕作模式,促进综合农机化水平的显著提升。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土地深松、玉米精量播种、小麦宽幅播种、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和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

4.4 坚持重點突破,主攻薄弱环节,努力提高发展水平

采取“政府主导、农机部门牵头、农机合作社为主体,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科技多种手段,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发挥新闻媒体、网络、现场会等载体的作用,不断提高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全面禁烧工作的开展,提升全县农机综合机械化水平。

4.5 围绕玉米机收,提升关键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坚持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配套,夏季围绕着小麦秸秆焚烧及玉米、大豆播种机械化技术做文章,秋季围绕着提升玉米机收和小麦高产攻关机械化技术,大力推广运用旋播旋肥复式作业机具、宽幅精少量播种技术,开展深耕深松技术试验示范,推动小麦高产攻关的延伸和辐射。

4.6 狠抓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提升辐射效应

通过科学规划、政策扶持、项目带动、服务促动,以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和机具集成应用为目标,建立完善产、学、研、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推广模式,鼓励创新,注重集成,推进各类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在示范园区的转化应用。

4.7 切实加强农机监督管理,提升农机安全水平

一是按照“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打造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执法严明、装备齐全、上下联动”的农机监理队伍。二是加强农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特别是农机驾驶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三是完善农机市场监管体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加强对农机维修网点的监管,提高维修网点人员技术水平和职业技能。

4.8 建立完善的农机培训体系,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建立农机驾驶技能培训、新购机农民培训、专项技能培训、法律法规教育和职业技能鉴定综合培训体系,初步建立网络培训平台,突出抓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4.9 扎实推进工作作风转变,狠抓农机队伍建设

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服务型、廉洁型、和谐型“六型”机关为契机,大力加强农机系统的自身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机化工作能力和水平。

5 参考文献

[1] 王亮,魏建军,李艳,等.中国花生全程机械化发展状况及其在新疆的应用[J].中國农学通报,2014(2):161-168.

[2] 糜南宏,赵映,秦广明,等.蔬菜全程机械化研究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66-69.

[3] 周康韵,楼庆庆,洪小龙,等.浙江省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规范及实践[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1(3):295-299.

[4] 王振华,鲁晓民,张新,等.我国玉米全程机械化育种目标浅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1(11):1-3.

猜你喜欢
全程机械化成效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
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咸宁市水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