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如何疏解北京人口

2017-05-13 16:09姜涛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旗人京师八旗

姜涛

素材压缩 明清政府建都北京,导致北京人口大增,为缓解京城人口增长压力,明清政府采取外迁、戍边屯居、出旗为民等政策,有效地缓解了京城人口压力。

阅古知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特大城市不断出现。如何缓解城市人口压力,是发展不能不面临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结合城市建设规模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控制。当前,北京市采取的疏散、分流方式正彰显了当代中国政府的管理智慧。

疏解城市人口,古已有之。为调控北京的城市人口规模,明清政府就曾采取过多项措施疏解人口,取得了一定成效。

据《北京志·人口志》记载:明代中后期,北京城总人口约68万人,加上驻京军人、家眷及居于皇城内外直接服务于宫廷的人员,万历六年(1578年)京城人口已达17.9万户,85万人。按照内外城62平方千米面积计算,城市人口密度大大增加,达13710人/平方千米。

清代建都北京,基本上沿袭了明代的城市管理制度,包括内城、外城和城属(京营四郊)三个地域单元,清初北京内外城人口约11.7万户,55.6万人,随着政权的稳定,北京人口不断增加。据《北京志·人口志》记载:乾隆末年(1795年),北京内外城人口约15.74万户,74万人。光绪八年(1882年)时,北京城市人口达21.8万户,108万人,人口密度达17419人/平方千米,形成了“户口日繁,待食者众,无余财给之,京师亦无余地处之”的局面。

为缓解京城人口增长压力,明朝廷从弘治年间开始逐步疏解京城人口,隆庆、万历年间仍继续坚持实行调控北京人口的各项措施。清朝从雍正年间至乾隆年间先后采取多项措施疏解人口。

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大量卫所军士迁居京师,导致北京城市人口剧增。为疏解城市军事人口,加强外围防御,弘治年间开始外迁京城及京畿卫所军士,实行边戍屯居。在长城沿线设置九个军事重镇(亦称“九边”),后又在北京西北增设了昌平镇和真保镇,统领大批卫、所的官兵保卫边防。他们大多亦兵亦农,战时打仗,平时从事种植和畜牧业生产。京郊及周边地区以“营”“堡”“卫”等而称的地名,相当一部分与当年的卫所军士迁离京师、戍边屯居有关。

清代雍正二年(1724年)开始外迁八旗兵丁及家眷。一是逐步放松对京师旗下官兵严格集中聚居的管理,按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和镶蓝等旗分别建房于城郊,迁移部分内城兵丁携眷分驻。乾隆中期,清政府于四郊建造营房累计达4.8万多间,派驻京师八旗子弟人口总计8万余,连同家眷共9万余人。

二是外迁闲散旗人移驻京畿或东北屯种。雍正二年(1724年),以京畿新城、固安官地341顷划为井田,令无业旗人屯种。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再次疏解闲散旗人,原定计划3000户,分为6旗,每年派遣一旗,每旗500户,仍是按旗摊派,而且规定要“择其族众,有眷属者拣派”,眷属一律不准留京。

三是将部分汉军旗人“出旗为民”,占籍州县。康熙后期,即已准许部分汉军旗下壮丁“出旗为民”,乾隆初期,不仅汉军旗下壮丁,而且连同汉军八旗兵丁自身在内,均成为出旗为民、占籍州县的对象。清末,京师八旗人口的貧困化,迫使清政府进一步放松对京师旗人的禁锢,规定“八旗准出外贸易及在外寄籍”,且“准与该地方民人互相嫁娶”。对京师旗人“弛宽其禁,俾得各习四民之业,以资其生”的政策,不仅改变了京师旗人“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依赖国家粮饷生计的状况,而且也达到了疏散内城旗人、减轻清政府财政与经济压力的目的。

(转自“人民网”)

猜你喜欢
旗人京师八旗
京师得家书
清代八旗察哈尔对维护国家统一的贡献
八旗察哈尔的编立及其与清朝可汗间的关系
八旗之殇
晚清东北旗人的婚姻与死亡风险关系探析
民国时期的监狱改良与现代化——以京师第一监狱为中心的历史考察与分析
清代右卫八旗驻防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