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素材,构建真情课堂

2017-05-14 16:48蒋丽燕
新课程·中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蒋丽燕

摘 要:以苏人版初三思想品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课为例,阐述如何在备课及上课过程中恰当使用素材,构建真情课堂。同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巧用素材;真情课堂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说理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将课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以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一直是本学科教师思考的难点所在。虽然教材的内容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品质,思想品德课特别讲究材料的时效性。所以思想品德教师要有敏锐的感知力,积极搜集每个阶段最典型的素材,恰当地用在教学中。笔者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课为例来谈谈如何巧用素材,构建真情课堂。

一、素材选取的途径

网络的普及让素材的选取变得容易,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教师要从粗到细进行几番筛选。第一轮的素材采集比较粗略,根据教学要求选取一定数量的素材,然后对这些素材进一步地精细化。除了网络选取素材外,笔者还比较重视校本素材的搜集,因为这是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场所,所以此类素材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但校本素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平时留意和搜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一课在备课时用了大量的时间来搜集素材,在素材充分的基础上进行了筛选,发现可用的素材很丰富,如“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建党95周年”“天宫二号”“女排精神”、相关校本素材等。

二、巧用素材,完成整个教学框架的构建

初三学习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一课的时候,老师们都觉得困难比较大,首先是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比较多,如何完成各个问题之间的衔接需要仔细斟酌。另外,本课最难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达到情感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对素材的筛选上特别注意。素材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不是越多越好,简单的堆积。所以在第二轮的筛选时,笔者将一些素材果断地舍弃了,剩下的力求做到物尽其用、巧妙设置。

长征精神是本课的主线,课前播放本校女生小合唱《十送红军》,奠定本课基调。这个小合唱是本校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中的一个小节目,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课前开始播放的话也能达到一个静心、过渡的作用。导入部分是从长征油画讲到2016年央视《开学第一课》的4个课题,再转入本课中心概念——民族精神。其中穿插学生问答,避免课件文字的过多堆积,比较自然流畅。

新授部分的切入点,笔者引用了鲁迅关于民族精神的一段话,然后借用古诗采取连线形式让学生体验古人们的满腔情怀。这样的设置既有知识点的传授,又实现了学科间的联系、拓展。学生的齐声朗读也使课堂有了一种荡气回肠之感,这样会实现一个情感上的共鸣。

建党95周年的宣传视频是一个要用足、用巧的素材。因为合理的使用可以一下子完成几个知识点的教学,另外,它本身比较感人,可以在情感层面充分挖掘,实现情感上的第二次共鸣。经过剪辑,本段视频控制在4分钟左右,设置了3个问题,完成基本知识点的学习和易错题的训练。其间还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语言表现力,以适当的语速、语调、神态等来达到对整个教室的控制力。

第二板块关于“中国精神”这个概念,笔者选用了“天宫二号”这一热点素材。这个热点的相关新闻材料非常多,如何来呈现并为教学服务需要反复考量。单纯地播放一段发射视频其实没有实质意义,而且同一堂课也要尽可能避免视频的堆积。所以这次笔者选取了共青团中央的一篇微博《谢谢你们当年的不收之恩,最终把我们逼成了你们最害怕的样子!》,设置上先请学生朗读材料,然后引用网友跟帖。当然在跟帖的选择上笔者做了一些处理,为之后的知识点呈现做了铺垫。以第一个网友所说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切入点来转入中国精神相关内容的学习,比较自然流畅。这个版块中热点材料的精选和网友跟帖的巧妙设置除了可以完成知识的传授,还可以形成本课第三次的情感共鸣。

第三板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来学好这24个字是需要仔细思量的。这里笔者引用了“家风”的概念,从传统美德来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环节最重要的不是要学生知道24个字是什么,而是要突出如何来“践行”。这里插入了校本资源——“最美家长志愿者”,从家长谈到我们自己该如何来做。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现实教学中素材滞后的问题

要上好一节课,之前的备课环节至关重要,但教学时间长了以后,教师会产生惰性,发现用老教案、老课件不是也能完成教学任务吗?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突破自我,并加强教研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比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一课的主线——红军长征精神,今年是热点,用得也比较好,但明年就面临一个时效性问题,需要教师重新选择更恰当的素材。

2.素材的有效利用问题

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更多关注素材是否新、是否热,而在如何有效利用上还有所欠缺。比如,材料的呈现形式可有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但任何一种方式都不宜过多,否则学生会产生视觉疲劳和思路上的混乱。另外,如何深度挖掘是一直需要思考的问题。

3.备课环节与学生实际情况之间的落差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一课中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设想了学生的讨论环节。这里就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时间的设置太少。因为本课的知识点比较多,所以能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也就两三分鐘,另外,初三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要比初一阶段降低很多,所以讨论不够充分,学生回答也不热烈,使原本的设想流于形式。这样的情形就需要各学科教师加强交流,从平时就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珍惜每一次课堂上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

总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除了为应试考虑,完成知识点的讲授和巩固,更重要的其实就是思想上的洗礼、情感上的感化、行为上的改进。要做到这些,不仅需要教师在每一节课上做到细致到位,更要渗透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从素材选择、使用开始,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课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七化”构建学习小组追求高效思想品德课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