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策略探析

2017-05-16 21:37张爱明
青苹果·高一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高中语文思维

张爱明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观察力、判断力、逻辑分析能力、创造力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语文水平的高低影响到学生感知事物的能力,所以对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本文从培养语文思维的重要性出发、就培养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语文思维能力关系到高中生能否掌握所学的庞大的知识体系,将所学的内容总结归纳成自己的东西。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语言思维的培养,能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知识,对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起着重要作用。

1 语文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语文思维具有很强的交流性、广泛性、渗透性。思想火花一般都在交流碰撞中产生,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思维变化发展的前提。交流使大家的想法、认知、学识得到相互交换,丰富彼此的认识,使得思维不断更新和调整,知识信息的重新整合,获得新的态度和观点,而且使学生思维体系更加系统具体。

语文思维帮助学生跳出传统的“本本教学”模式,高中语文教育注重书本内容教学、缺乏创造性,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并没有能力做到活学活用,在生活实践中,往往无法将学到的知识熟练运用。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给学生自我展示和运用所学知识创造了机会,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逻辑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这在学生的长期发展中极为重要。

2 高中语文教学培养语文思维的策略

2.1 小群体教学模式培养语文思维

小群体教学模式是指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小组之间的相互竞争来刺激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语文思维能力。小群体模式使得成员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频繁,增加思维碰撞频率,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小群体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自己的探讨和研究,处于主动位置,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于学生自身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2.2 构建科学、合理的情景,活跃学生思维

语文情景式教学指教师利用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创设贴切教学内容的情景,让学生融入具体情境中,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文学价值。比如在学习高二《雷雨》时,带领大家观赏话剧作品、扮演话剧角色。通过揣摩角色的台词、体会角色的情感,从而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后由学生发表感言和体会,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教师综合学生的观点和态度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产生抗拒心理。运用情景化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整合能力,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好好利用情境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2.3 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材施教

高中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小学教育的不同,导致他们思维能力处于不同的水平,这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对每个学生的基本状况有所了解,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与难易程度。另外,高中阶段学生面对升学压力、家庭压力、学习压力,心理十分脆弱,在情绪上很容易受到影响,产生抑郁等心理疾病。所以教师要注意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变化及时沟通和交流,给学生加油打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问题进行个性化解读,形成自己的態度。

2.4 鼓励学生多维思考

直线思维和单向思维,严重束缚了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不仅是文学知识的教育,更是注重学生自我创造力的发掘。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时,既要横向思考、又要纵向考虑,从而拓宽知识面和知识深度。采取有效策略鼓励学生树立人生目标,不仅要掌握时代讯息,了解历史史实,更要西学东用,充实学生自己的信息储备量,使得学生在看问题时更加全面、客观,在分析问题是更加理性、科学,从而使学生认识事物能由表及里,更加深刻。

2.5 鼓励学生创新、挑战权威

思考就会有疑问,尤其是语文教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教师和学生细致揣摩、多向思考,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分歧,语文思维培养需要教师支持和鼓励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通过查询资料去验证自己的论点,从而增强学生挑战权威的勇气和恪守坚持自己立场的原则,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大胆发挥对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出有自己态度的作品和体现个人特色的思维方式。

3 结语

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依赖于高中教师的引导,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案。以身作则、帮助学生认识、了解自己,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保证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提倡和促进学生的自由化发展,为其后期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车桥中学)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高中语文思维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