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例看高职思政课生命课堂的构建

2017-05-16 21:55姜燕
青苹果·高一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人生观生命人生

姜燕

传统的政治课堂把培养知识,增强应试能力,追求高分作为目标取向。课堂上缺乏对学生基本的尊重和信任,学生主体地位失落,少有合作与关心,原本充满活力的学生经过若干年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异化成了缺乏丰富情感和个性的“考试机器”。而新的政治课堂教学追求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与精神状态,一种坚实的探究性的生命成长过程,一种主动的生存方式,以实现生命价值的提升、自由精神的感悟、得意人生的达成。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程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我国尽管一直都存在着对“以学生的长远发展、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为本”的生命课堂理想追求,但现实中课堂形态的主体实质是一种“知识课堂”,体现为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学的双向活动成为单向活动,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校”成为“教校”。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这不仅弱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充分发挥出来,而且学生的情感被忽视,生命的灵感被抽象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受到了遏制。知识课堂所固有的弊端在新的发展时期逐渐暴露出来并因此陷入困境。

为此,笔者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课例,详解高职思想政治生命课堂的构建。

情境导入:网贷平台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本身无好坏之分,但是瞄准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校园网贷却变了味。一大学生网贷赌球,欠债60万,跳楼身亡。一大学生网贷2万去整容。据调查,大学生网贷的原因很简单:为了讲排场。一些女大学生为了购买名牌包和化妆品,男大学生为了购买时下流行的苹果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超前的消费,明显地超出了大学生的承受能力,使他们背负着巨额的债务。

设计意图:大学生网贷蔚然成风,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吸引学生兴趣,也为学生敲响警钟

问题引领:为什么校园网贷在大学生群体中如此受欢迎?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生观不够坚定,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意识的影响。

自主学习:人生观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一)含义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

(二)基本内容

人生观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三)人生目的

案例导引:有人问亚里士多德:“你和平庸的人有什么不同?”这位古希腊大哲学家回答:“平庸的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

問题探究: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说明他的人生目的是什么?那么你的人生目的又是什么?这样的人生目的对你有什么影响?

小组合作探究,并交流看法。

教师总结:

1.高尚的人生目的成就高尚的人,比如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昌绪老先生的“祖国的富强就是我的人生观”等。

所以人生目的有四个层次: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先私后公;自私自利;人生目的的内容也有很多,比如为了爱情、亲情、理想、友情,等等,正确的人生观指引正确的人生方向。

案例链接:史上最牛大专学生:曹晓洁

设计目的:希望通过高尚的人生目的、平凡的人生目的、错误的人生目的的对比,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目的,至少是为他人着想的人生目的。希望通过曹晓洁的例子,使学生意识到起点虽然低,但是跳得不一定低。

2.错误的人生目的导致人生的不幸

例:用图片展示课堂上睡觉的行为,错误的时间使用电子通信工具的行为以及大学生犯罪行为等。

教师总结:人生目的不同,生活的方向也就不同。人生目的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也决定了我们是用积极的人生态度还是用消极的人生态度对待自己的生活。

(四)人生态度

案例导引:超级演说家崔万志《不抱怨,一切靠自己》。

崔万志为什么让你感动?

学生谈感想。

教师总结:崔万志让我们感动,并不是因为他取得了多大的成绩,而是在这一成绩背后对待生活的不屈不挠的态度。我们从中可以学习到: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设计意图:希望通过此例,使学生意识到人生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五)人生价值

案例导引:鲁东大学学生张广秀,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主任,2010年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入院期间,习近平主席做出重要批示,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亲自去北京看望。

问题探究:小小村主任为什么会获得这么多人的关注?

学生讨论并交流看法。

教师总结: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不在乎你的贡献有多大,只考虑你是否满足了社会的需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情感体验: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任选一词,进行即兴演讲。

设计意图:教学内容内化于心,实现精神世界的成长。

课后作业:《最美山译人》微视频制作。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感人的故事。

从本课例看政治“生命课堂” 的操作要点:

1.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落实

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要做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整合”,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而是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此课例便是通过系统地学习人生观理论这一主线,指引大学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实现生命的健康成长。

2.教学方式的转变

“生命课堂”的课堂教学不仅有“教” “导”,更加重要的是教师要去积极地创设情境,激励学生自己去主动地学、互动地学、自我调控地学。此课例就是通过设置情境,巧设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自学、互助合作、精当探究等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但汲取了知识的营养,更重要的是体验了生命成长的愉悦。

3.在教学内容上,“知识课堂”强调“吃透”教材

“生命课堂”倡导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善于将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示例,通过教材这个小小的载体、通过教室这个小小的空间,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外部世界这一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本课例立足于教材的基本内容,采用新颖、典型的案例、名言等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通过“有字的书”把学生的兴趣引向外部广阔世界这一“无字的书”,把时间和空间都有限的课堂学习变成时间和空间都无限的课外学习、终身学习。

4.对教学过程,我们努力构建政治“生命课堂”流程的“动态曲线”:主题指向、动态流程、相机推进

“生命课堂”倡导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师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过程,激励欣赏、充满期待的过程。本课例就是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一主题指向下,按照情境设置—问题探究—师生对话—教师总结—情感体验这一动态流程,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完成教学任务的。

5.在师生角色扮演上,“知识课堂”上的教师角色是知识的权威、课堂的主角,是演员。学生的角色是无知者、课堂的配角,是观众

“生命课堂”倡导的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组织者和欣赏者。学生的角色是主动者和探索者,是课堂的主角,是演员。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

6.在评价与管理上,“知识课堂”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奖惩。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開的

“生命课堂”倡导评价多元化,包括主体的多元、对象的多元、内容的多元、手段与方法的多元等。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让课堂成为学生人生成长的心灵鸡汤,成为追求的精神元素。

(作者单位: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人生观生命人生
人生观(一)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独一无二的你
阅读理解练习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