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

2017-05-16 19:09沈刚
青苹果·高一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控制组实验组多元化

沈刚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在实践中深入贯彻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评价新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多元化评价与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通过量和质的研究分析探讨该评价体系实施的成效并对其提出修正建议,使其更完善,更具有效仿性。

1 问题的提出

1.1 已有研究的局限

高中生物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研究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1)对多元化评价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或框架,大家对多元化评價理论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应用研究比较薄弱,使教师难以效仿和实施。(2)多元化评价体系在国内教育体制中的地位还不够突出。(3)传统的人才观、质量观、评价观在人们的脑子里已成为一种定式,评价的理念需要更新。(4)评价资料没有进行有效管理,造成遗失或混乱,不利于后续的研究。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过程

(1)研究目的。在实践中深入贯彻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评价新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多元化评价与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研究过程。针对长期以来传统学生评价存在的弊端,在认真调查分析我校学生评价现状的基础上,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借鉴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现代教育理论,通过学习、研究国内外有关多元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在生物课堂中践行多元化评价体系。根据评价体系开展实验研究,采用实验法,通过量和质的研究分析,探讨生物多元化评价体系实施的成效及修正措施,为一线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可效仿的操作方法。当然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2 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的教学观是建立在其学习观的基础之上的。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人人可以创新,学生潜能无限,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为了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2.2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的设计,评价的运用上引发、保护、激励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而教师主要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角色。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经验基础上才能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并获得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把握,才能增强知识与经验的联系,体验知识的真实价值,才能进一步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2.3 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倡导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程倡导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新课程倡导的课堂应该是联系现实生活的,新课程倡导的课堂应该满足学生展示自己的愿望。

3 高中生物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和要求,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在评价内容符合《标准》的同时,兼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根据这一理念,我认真搜集、研读多元化评价体系并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实际,实践多元化评价体系。

4 高中生物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

4.1 我校生物教师对学生评价现状调查

对我校9位生物教师和随机2个班1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收到有效卷教师为9份,学生为98份。经整理发现,目前我们很多生物老师觉得课时紧,在上课时基本上是一言堂,很少提问。除了课堂,平时很少和学生交流,因为工作量大,平时在批阅作业时主要是批选择题,填空题基本不批。平时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以考试成绩为主。

4.2 高中生物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

本实验的目的,通过实践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多元化评价体系对促进学生成长,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评价体系提出修正建议,使其更完善,更具有效仿性。(1)研究对象。实验组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高二两个班的100名学生为对象,控制组则选取高二另两个班与实验组基本同质的100名学生为对象。因为在高一升高二时进行了文理分班,9个理科班均为平行班,且从高二开始接触生物学的学习,他们对生物这门课学习的基础是一样的。(2)研究程序。实验组接受为期一学年(即2009年9月-2010年6月)的实验处理(即运用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评价)。控制组在实验研究阶段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和控制组均接受高二一检、高二上期末、高二下期末、会考、以及生物学习策略调查表、生物学习态度调查表的前测和后测。

4.3 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

将学生进入高二后的第一次月考生物成绩作为前测成绩,实验前测结果表明实验组与控制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因此,两班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遵循比较原则。

从表1和表2可知,实验组和控制组在高二生物一检考试中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前测成绩基本是等值,在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后测比较中可直接进行两独立样本的比较。

4.4 研究步骤

以学校规定的教学课时数为时限,实验时间为2009年10月—2010年6月。实验内容为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必修3《稳态与环境》。对于实验组运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即注重评价原则、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多元化。控制组的教学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以启发、讲授为主,强调教师的讲解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

5 高中生物多元化评价体系质的分析

5.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实验组成员,即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高二两个班的100名学生。

5.2 研究工具

(1)生物学习策略调查表。(2)中学生生物学习态度调查表。(3)阶段生物学习反思表。(4)生物书面测试反思表。(5)学生评价反馈表。

5.3 研究程序

(1)学期初和学期末对实验组成员施测生物学习策略调查表和中学生生物学习态度调查表。(2)要求实验组成员定期完成阶段生物学习反思表、生物书面测试反思表,要求学生相互完成学生评价反馈表。(3)对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

6 本研究的意義和存在的问题

6.1 研究的实践意义

(1)促进教师的发展。本研究提升教师的多元化评价理念,转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观,调整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评价制度,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2)促进学生的发展。多元化评价积极贯彻新课程评价理念,倡导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既关注评价结果,更关注评价过程。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6.2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年时间对多元化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践研究,就像看到它的优点一样明显地看到了它的缺点,即存在的不足之处。(1)从研究的方法上来看。在研究过程中,我采用的一些量表是对某些书中一些量表的改编,可能缺乏一些可信度,因此我们要进一步亲自检验。同样,我采用的试卷是我们自己学校出的期中试卷或杭州地区统一的试卷,而且对不同学校的学生可能效果不一样,因为不同学校学生生源不同。(2)从研究的手段上来看。由于我的研究是在两个班中开展的,所以平时对这两个班的投入相对多一点,因为另外的任课教师可能没有做这方面的研究,所以这两个班的学生对我的评价相对会高一点,因此不自觉地会在生物上多投入一点,这样的话对另外学科来说也有一点不公平。

一年的研究并不能说明问题,我想在这一年的基础上,保持做得好的地方,改进不足,下一年再继续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控制组实验组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给商品起名字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七年级外来务工子女负性情绪调查与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也议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