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德育课程衔接的思考与探索

2017-05-16 09:07丁霞
青苹果·高一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德育课德育职业

丁霞

本文阐述了“3+4”分段培养模式的背景以及德育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从明确德育课程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整合德育课程内容、开发校本教材,改变德育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健全德育教师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3+4”德育课程衔接的对策建议。

1 “3+4”分段培养模式概述

为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2年江苏省制定了《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率先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启动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工作 。

“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应运而生。在学制体系上,实施7年学制,即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3年,再进入本科院校学习4年;在培养机制上,由对口试点的中职学校校和本科院校分段合作培养,统一制定对口的专业理论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教学体系,培养本科层次的高端技能人才;在招生制度上,中职招生实行与普通高中同步录取分数,并且要达到省四星级高中录取分数线;在录取方式上,中职升入本科的转段升学统一纳入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由本科院校和中职校共同研究制定转段升学考核方案。

但是,转段方案中并没有对德育课提出要求,对于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还不明确,因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2 “3+4”分段培养模式下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2.1 中职 、本科培养目标不同 ,课程设置侧重点不统一

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能在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具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觉悟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因此,中职学校除了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之外,还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使学生一走出校门就能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因此,在德育课程上,分别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并且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教育厅组织的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

本科院校希望学生在入校前具备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与时俱进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即将成人的青年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在思想政治课程设置上,必修课程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主题设置四个模块,并将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

2.2 教材使用的不统一

由于3+4中职和本科院校分段培养还处于试点阶段,很多方面都还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例如教材的使用,大多数的中职学校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循,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有些学校的德育课使用的是中职德育教材,也就是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有的学校则使用的是由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2.3 3+4中职生德育课学习的现状

2.3.1 课程不受重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日益深入。教育部门和职业学校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训练也非常重视。但是,德育作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却被日益边缘化。3+4的学生在语文、数学、外语以及专业课方面的课业负担相对于其他中职生来说相对较重,再加之转段方案中并没有对德育课做出要求,因而德育课成了很多学生心目当中的“副课”,甚至是用来放松的课程。有些学校的德育课老师不是专业出身,德育课成了谁都能教的课程。因此,当中职学校3+4的学生进入本科院校之后,相比普通高中的学生无论在知识面还是综合素质方面就会存在一定差距。

2.3.2 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

对于使用中专教材的3+4试点学校来说,三年中专德育课程体系立足于通过教育厅组织的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使学生一走出校门就能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因而与三年后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3+4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教学内容的脱节。而对于使用普高教材的3+4试点学校来说,由于生源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理论学习能力不强,再加上普高教材的内容与教育厅组织的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的内容不一致等情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困难重重。

2.4 3+4教师的现状

3+4是一个新型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德育课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目标等方面还处在摸索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一套体系,更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所以3+4的德育任课老师都觉得与其他老师相比教学压力较大,任务很重,再加上绩效考核体系不成熟,教师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不高。很多德育老师都不愿意来3+4上课,而任教的德育老师也有些有一些为难情绪。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能量。

3 “3+4”德育课程衔接的对策建议

3.1 明确德育课程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关于组织申报 2014 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中已明确指出: “要将开发和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作为试点主要任务,密切联合行业企业,认真研究确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细化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培养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加快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3 + 4”项目的德育课程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这需要本科院校、中职学校共同谋划设计,在各自原有的德育课程标准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修订,从而建立一个适应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一体化的中职和应用型本科相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

3.2 整合德育课程内容,开发校本教材

为了更好地做好3+4中职和普通高校本科的衔接,缩短与通过高考录取的本科生之间的差距,首先,应该促进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的沟通,将普高教材与中专教材有机结合,以普高教材为主,并将教育厅组织的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的内容穿插其中,开发一套符合学生实际的德育校本教材,这样既能够应对中职的全省统一考试的要求,又能满足本科教育的文化知识水平提升,为后续本科课程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改变德育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3+4德育課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我们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3+4德育课教学中,积极采用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等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自由开放、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课堂环境。同时,积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时政讨论、角色扮演等情景教学的具体方法,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产生情感和思想的共鸣,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有效性。

3.4 健全德育教师激励机制

试点中职学校要充分保障“3+4”任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健全各种奖励机制,在教师待遇、进修培训等多方面提供有利条件,打造3+4试点项目品牌,使得让3+4的任课老师感到光荣和自豪。

总之,“3+4”中职本科分段式培养模式是随着职业教育不断深化发展出现的新生事物。在项目试点过程中,还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德育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增强中职本科德育课程的衔接性,以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德育课德育职业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新时期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我爱的职业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评价方式探究
浅谈微课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