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炭疽病药剂防治试验

2017-05-16 01:13尚玉儒
河北农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代森炭疽病病株

尚玉儒

马铃薯炭疽病药剂防治试验

尚玉儒

马铃薯是冀北丰宁坝上地区主要栽培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年种植面积10余万亩,种植出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产品远销山东、安徽、广东、广西等省市。随着马铃薯机械化程度提高、劳动程度降低、价格向好,种植面积有逐年增加趋势,适宜种植面积30余万亩。但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和种植面积扩大,病虫害发生有逐年扩大趋势,以往只注重早、晚疫病防治,近年马铃薯炭疽病也有发生,并有逐年扩大趋势。为防治该病扩散蔓延特作此试验,筛选出更好的防治药剂,为今后防治提供指导。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试验药剂:处理一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处理二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江苏托球农化有限公司)、处理三25%嘧菌脂悬浮剂1500倍液(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处理四60%唑醚·代森联1500倍液(德国巴斯夫公司)、处理五喷清水对照。

2、试验设计

(1)试验地选择。试验地点大滩镇元山村,海拔1321米,年平均降水422毫米,年平均气温0.5℃,无霜期81天,土壤土质黑砂土,前茬作物小麦,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偏下。

(2)试验设计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法,5个处理,每个处理双行区,每小区面积50平方米,三次重复。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施药剂。

处理1处理3处理4处理3处理1处理5(清水)处理4处理4处理2处理5(清水)处理3处理2处理2处理5(清水)处理1

(3)调查方法。喷施前调查记录病株率;喷药后7-10天进行一次调查,记录病株率和防治效果。计算公式:

病株率=[(第1次未出苗数+第2次病株数)/播种数]×100%

表1 丰宁2016马铃薯炭疽病药效试验调查表

防治效果=[(对照区的病株率-处理区的病株率)/对照区的病株率]×100%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各种药剂防治效果(表1),施第1次药后7天药效均在20%左右;施第2次药后7天,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药效平均52.6%、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药效59.3%、25%嘧菌脂悬浮剂1500倍液防效59.6%、60%唑醚·代森联1500倍液药效61%;第3次药后7天,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药效平均72%、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平均防效75.8%、25%嘧菌脂悬浮剂1500倍液平均防效76.9%、60%唑醚·代森联1500倍液平均防效87%;只有60%唑醚·代森联1500倍液平均防效超过85%,达到87%,防治效果较好。

三、结论与讨论

马铃薯炭疽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种子里或病残体上越冬,因此上年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销毁。翌年春季做好种子消毒,地块选择上应尽量选择3年以上未种过马铃薯田块,合理轮作,秋季或早春及早深中耕,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适量浇水施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生长期间防治要以预防为主,而且各种药剂轮换使用降低病害抗药性。

本次试验,60%唑醚·代森联1500倍液平均防效超过85%,达到87%,效果最好,其它三种药剂防效也超过70%,说明所选药剂防治3次后,均能起到一定防治作用,但只是针对该地区本年度气候环境条件下所做的试验,效果上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建议进一步试验,已便筛选出更加适合马铃薯炭疽病防治用药,更好的解决生产中问题。

(作者单位:丰宁植保植检站)

猜你喜欢
代森炭疽病病株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代森锰锌替代产品的研究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试验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瓜类炭疽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的应用研究概况
代森锰锌:杀菌剂市场“常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