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发展新动力

2017-05-16 01:13许丽平
河北农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

许丽平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发展新动力

许丽平

近几年来,我市围绕“十三五”规划及年度工作目标,推行新理念,研究新思路,探索新举措,使我市农业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展:新型农业经营实体发展迅速,土地流转规范有序,粮食产量稳步提高,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脱颖而出,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一、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内在活力不断激发

一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为止,共培育市级优秀家庭农场12家,省级示范社7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达到966家。二是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流转。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职能,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三是推广土地托管服务模式。严格“五有”(有办公场所、有足量装备、有规范财务、有健全制度、有完善合同)标准,大力推广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土地托管服务模式,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四是稳步开展土地确权登记。全市9个农业乡镇土地确权工作已基本完成,并全部完成县级自检,土地确权工作各项指标均位居沧州第一。

二、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集成示范推广大垄双行、起垄覆膜等高产技术85万亩,示范区小麦、玉米单产分别增产47公斤和138公斤,示范带动效果明显。推广农机深松技术6万亩,有效改善了耕地质量,粮食产能提高8%以上。

三、创建现代农业园区,示范作用不断显现

按照“建成一批、巩固一批,储备一批、发展一批”的思路,积极开展省、市、县园区三级联创。目前,南排河现代渔业示范园、羊二庄鑫茂畜牧产业园、齐家务聚馆古贡冬枣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常郭古河蔬菜现代产业园、滕庄子冬枣现代产业园,5个园区通过沧州市级园区认定。

四、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农村面貌不断改善

一是调整农村能源结构。依托农村能源清洁开发利用工程项目,推广高效清洁燃烧炉具1500台。二是推广节水、节肥技术。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农业项目,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三是推进农业功能拓展。积极推介齐家务东聚馆申报全国最美休闲乡村、黄骅镇东常庄申报河北省最美休闲乡村。旧城镇小堤柳庄生态采摘园被省农业生态环境与休闲农业协会评定为河北省三星级休闲农业采摘园。

在落实好中央及地方的各项农业政策、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还应看到目前我市农业发展还存在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链较短、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品牌效应差等问题,因此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根据黄骅实际,大力发展特色的农业产业,创新生产方式,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促进农业农村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转变经营思路,在发挥特色农业生产优势上下功夫。机械化作业的提高,农业技术跟踪服务的到位,我市粮食产量12连增。但就当前情况看,我市粮食生产仍然以大宗粮食作物为主,2015年以来,由于受国际市场冲击,玉米价格严重下滑,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日益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挖掘特色优势产业的潜力,扬长避短。以旱作小麦为例,黄骅旱地小麦品质好,口感香甜,细腻筋道,畅销周边区域。全市有50多万亩冬小麦。除一部分加工成面粉外,大部分均以原粮外销。产业链较短,附加值较低,亩均纯收益只有150元左右,甚至遇上不好的年景还要赔钱。这就要求我们围绕“龙头企业+基地”抓好规模化种植,推动标准化生产,实现旱小麦的优质优价。让龙头企业多在品牌与质量上发力,打造叫得响的旱地小麦品牌。实现靠品质抢占市场,靠规模赢得效益。

2、强化“品牌效应”,做到优质优价。提供优质充足的农产品供给,就要搞好农业品牌建设,使农产品质量和舌尖上安全得到保证。品牌已成为行业的引领,实现由过去靠低价、跑量的低端产品,到如今走品牌与品质并重的中高端路线的转变。由于工艺的不断改进,产品保鲜、销售距离以及市场准入等,不再是关键制约因素,由过去只依靠摆摊、门市兜售,到现在通过电商、商场、超市售卖,而且一改过去仅在京津冀区域打转的局面,产品遍及全国10余个省市,并出口日韩。这些典型范例,非常值得我们总结与推广。改革农产品粗放生产,自由流通的格局势在必行,各种农产品必须按照市场定位,通过严格的筛选、精洗、包装和加工进行程序化生产,实现一、二、三产业全链质量掌控。我市农产品品牌建设主要抓好“三品一标”(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的品牌生产。达到按照市场需求,标准化生产、精细化加工、信息化交流,产品可追溯、质量有保证、效益有提高、形象有特点的品牌农业的要求。

3、培育新业态。农业不仅提供农产品,同时,还有文化传承、生态改良等功能,我市的聚馆、小堤柳庄、李子扎、东常庄等村,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为主的新业态,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贡献。要进一步通过挖掘文化底蕴,按照地域优势,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利用文化资源做好文化大文章,充分体现地域风俗特点,推进集休闲采摘、健康养生于一体的农业经营模式。

(作者单位:黄骅市农业局)

猜你喜欢
农产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这些模式解决农产品滞销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