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今高职院校发展的机遇、冲击、挑战与措施

2017-05-16 10:02孙小红
青苹果 2017年1期
关键词:三本技能型生源

孙小红

习近平同志2015年5月《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文件当中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这句话充分指出了现代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业的主体。纵观现在的教育问题与就业难题,我国每年培养出的那么多的一本、二本、三本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每年还会出现用工荒?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1 当前高等教育现状

在今年两会江苏省代表团分组讨论中,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提出,当代企业需要有真正技能的人才,不一定要求那么高学历。她建议,国家取消“三本”招生,将该部分计划划入职业教育。这消息报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有人说:现在的三本毕业生,和以前的中专生没有什么区别,动手能力差、承受压力的能力差、吃苦耐劳精神差、既不敬业还觉得自己是个本科生要待遇高,这种学生哪个单位敢用,取消三本好;有人说:现在毕业生大部分找不到工作是因为大学毕业生太多了,饼子只有那么点,大家都分,怎么可能有每个人都能吃到,有一本、二本就可以了,取消三本好;有人说:企业需要有真正技能的人才,不一定要高学历,三本学生不如职业院校学生,取消三本好……

面对诸多说法,对一些企业进行了粗浅的走访摸底调研,得出的结论是:

(1)我国的三本院校,由于近年来生源暴涨,大部分院校在不清楚本校承受学生数量能力的情况下盲目扩招,导致整个学校教学质量下降,以及三本院校专业单一,且大部分专业是在培养文科类和管理岗位类学生,但企业并不需要如此多文科类和管理岗位类的毕业生。

(2)许多三本院校,为了招揽生源,在没有经过社会调研的情况下盲目开发许多好听但不实用的专业,导致教师教学时无好教材,学生学习时无方向感,就业时无好单位。

2 高职教育发展的机遇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势头正旺,多数企业急需一批技术技能型人才。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我国阶段性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要实现工业化,这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1)三本院校取消,高职教育变成普及化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我国高等教育将进入大众、普及化阶段,社会的旺盛刚需成了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推动器。

(2)良好的国家政策打通了高职教育发展的绿色通道。2002年,国家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次年,国家又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把技能型人才纳入国家人才工作发展的重要内容,把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重点。各省市也出台了一些推动高职教育的制度与措施,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3 高职院校发展面临冲击

3.1 生源质量冲击

在中国家长的眼中,崇尚高学历是所有家长的通病。轻职业教育重本科教育,即使专业不好,就业困难,也要去读个三本是高职教育生源的一大难题;成绩稍好一点的学生,若高考不理想,宁愿复读也不愿读职业院校,來读的就是一些底子差、混日子、不想学的学生是高职教育中的另一大难题。60年代的父母基本没有计划生育,每家都有好几个学生,造成生源就多如繁星,以至于出现前几年生源暴涨的情况。到了70年代,经过计划生育洗礼,大部分的家庭基本都是一个孩子,一部分条件稍好的学生家长直接送去国外留学,这是近两年生源骤然减少的主要原因;重本院校除去这一部分成绩好的留学生将分数下调录取剩余学生,二本院校只能录取一本院校录取完后剩余学生,三本院校也是如此,到了高职院校,生源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而各大高职院校为了确保生源,不得不将分数一再下调,甚至有些专业一两百分就可以读到。这种现象,对高职院校是一种恶性循环,也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生源质量的冲击。

3.2 教学方法冲击

(1)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与企业用工脱节。企业需要技术技能型人才,传统填鸭式教育已经跟企业用工原则脱节,导致学生空有理论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现象极为普遍。

(2)发展经费紧张,国家采购机制不合理。许多高职院校采用工学一体化教学,把课堂搬进实验实训室,但由于新设备价格昂贵,学院因费用过高不得不降低标准采购淘汰或半淘汰产品,导致学生所学技能到企业后派不上用场;国家的采购机制,不能限品牌,不能限型号,导致采购的设备并不是老师需要的教学设备而采购到校后成了实训室里面的摆设。

4 结语

面临机遇、冲击、挑战,高职院校要以服务就业为导向,深入企业、产业等用工单位,实地考察调研,开拓实用于市场模式的新型专业。在专业发展上,采取校企合作模式,聘请工作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将工作任务搬进课堂,能让学生说的老师尽量不说,能让学生做的老师尽量不做,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要根据市场调研确定工作岗位,对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刻分析,确定职业能力要求,对接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岗位——工作任务——素质和能力——课程的思路来设计课程,课程教学中以标准化、综合化、岗位化逐步深化为原则安排实践教学,“理实一体,学训交替,双线并行”,学好本专业提高就业率,办出高职新特色,将高职院校成功的推向市场。

(作者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三本技能型生源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三本院校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改革与构想
这三本,你家有吗?
“三本提”葡萄芽变“11-06-25”的遗传鉴定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