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菠萝实生幼苗发育个体差异比较

2017-05-17 16:52刘迪发高玲陈媚
热带农业工程 2016年6期
关键词:个体差异

刘迪发+高玲+陈媚

摘 要 以‘马来西亚2号木菠萝种子为材料,研究同一种果不同种子发育实生幼苗的个体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幼苗主根、株高生长量变化呈现较明显差异。其中,12号的主根、株高生长速度较快,生长量分别达到2.35倍、12.45倍;不同幼苗第一完全展开叶高度与第二完全展开叶高度的生长量变化无相关性,第一完全展开叶高度的生长量变化呈现“快速增长-稳定”的趋势,第二完全展开叶呈现“缓慢增长-稳定”的趋势;不同幼苗第一完全展开叶长度、宽度生长量的变化均呈现“快速增长-稳定”的趋势;不同幼苗茎粗生长量均较缓慢;不同幼苗第一、二、三片叶完全展开的时间不同,且同一幼苗第一、二、三片叶之间完全展开时间无相关性。

关键词 木菠萝 ;实生幼苗 ;个体差异

中图分类号 S184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 seedlings of different seeds from the same fruit, this study toke Malaysia No.2 jackfruit seeds as materials to carry out pot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rowth changes of root and plant height of different seedlings, and the growth rate of root and plant height of No.12 seedling reached 2.35 times, and 12.45 times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eight growth changes of the first fully expanded leaves and the height growth changes of the second fully expanded leaves. The height growth changes in the first fully expanded leaves showed a rapid growth and stable trend, while the height growth changes in the second fully expanded leaves showed a slow growth and stable trend. The growth changes in the first fully expanded leaves length and width of different seedlings showed a rapid growth and stable trend. The stem diameter growth of different seedling was slow. The fully expanded time of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leaves with different seedlings were different.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in the fully expanded time of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leaves with the same seedlings. This w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quality monitoring of jackfruit seeding and fine individual selecting and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of varieties.

Key words jackfruit ; seedling ; individual difference

木菠萝(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属桑科(Artocarpus)木菠萝属常绿乔木,是异花授粉植物、典型热带果树。木菠萝又称菠萝蜜、树菠萝、蜜冬瓜、牛肚子果,享有“热带水果皇后”、“齿留香” 的美称[1-3]。木菠萝营养价值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4]。其果实除作鲜果直接食用外,还可制作糕点、果脯、脆片、饮料等,未成熟果还可作各种菜肴的配料,种子可煮食,也可提取淀粉,可作粮食代用品,是南方的“木本粮食”果树[5]。目前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南部以及中国台湾省均有栽培,其中以海南种植最多,其他地区多为分散性栽培[6]。木菠萝种质资源丰富,根据种质来源不同,可分为东南亚种和印度种等;而根据果肉特征可分为干苞和湿苞[7]。

目前对木菠萝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与品种、栽培技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利用价值及采后贮藏与加工等方面[4,6,8-11],尚未见对同一品种同一种果不同种子发育实生幼苗特性的差异性进行研究的报道。本研究以‘马来西亚2号木菠萝种子为材料,探究同一种果不同种子发育的实生幼苗特性差异性,旨在为木菠萝品种测试、种苗检测标准制定及其育种提供参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试验材料为‘马来西亚2号木菠萝果实的种子,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提供,取样时间2013年1月23日。

1.2 方法

1.2.1 种子处理

取果实中部1/3处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常温条件下,用湿润纱布包裹放培养皿催芽(2013年1月24日)。

1.2.2 播种

挑选出芽的种子(13粒),分别编号为1号...13号,分别播种在装好椰糠的13个营养袋(直径×高=10 cm×12 cm),浇透水(2013年2月4日)。

1.2.3 性状观测

2013年3月1日,开始对幼苗主根长度、株高、第一完全展开叶高度、第二完全展开叶高度、第一完全展开叶长度、第一完全展开叶宽度、基部茎粗(离基部10 cm处)及第一、二、三片叶完全展开时间等性状进行观测(2013年4月10日结束,其中10号、11号后期死亡,仅完成主根长度性状观测)。

1.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cle 2010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根生长量观测结果

由图1可见,不同幼苗主根生长量呈较明显差异。其中2号、7号、9号和12号的主根生长速度较快,与观测始期相比,增长量分别达到1.54、1.64、1.79和2.35倍,增长趋势强于其他幼苗。此外,3号、5号、10号和11号的主根生长速度平缓。

2.2 株高生长量观测结果

由图2可知,不同幼苗株高生长量变化呈较明显差异。其中6号、7号和12号的株高生长速度较快,与观测始期相比,增长量分别达到10.65、8.31和12.45倍,增长趋势强于其他幼苗。此外,1号、3号和5号的株高生长速度较慢,增长量分别为4.28、4.14和4.95倍。

2.3 第一完全展开叶高度生长量观测结果

由图3可知,不同幼苗第一完全展开叶高度生长量均呈现“快速增长-稳定”的变化趋势,但趋于稳定时期及稳定前其增长量呈较明显差异。其中,4号趋于稳定时期最早,稳定前其增长量与观测始期相比为零;9号趋于稳定时期最晚,且稳定前其增长量与观测始期相比最高,达到0.79倍。

2.4 第二完全展开叶高度生长量观测结果

由图4可见,不同幼苗第二完全展开叶高度生长量均呈现“缓慢增长-稳定”的变化趋势,但趋于稳定时期及稳定前其增长量不同。其中,1号、7号和13号于3月30日开始趋于稳定,其它均于4月5日趋于稳定。各幼苗第二完全展开叶高度生长速度缓慢,其中3号增长量与观测始期相比最高,为0.38倍。

2.5 第一完全展开叶长度生长量观测结果

由图5可见,不同幼苗第一完全展开叶长度生长量均呈现“快速增长-稳定”的变化趋势,但趋于稳定时期及稳定前其增长量呈现较明显差异。其中,1号和2号于3月30日开始趋于稳定,其它均于4月5日趋于稳定。稳定前,与观测始期相比,1号和4号增长速度较快,增长量分别达到2.12倍和2.23倍;9号增长速度较慢,增长量仅为0.11倍。

2.6 第一完全展开叶宽度生长量观测结果

由图6可见,不同幼苗第一完全展开叶宽度生长量均呈现“快速增长-稳定”的变化趋势,但趋于稳定时期及稳定前其增长量呈现较明显差异。其中,1号、2号、4号、6号、7号和9号于3月30日开始趋于稳定,3号、5号、8号、12号和13号于4月5日趋于稳定。稳定前,与观测始期相比,1号和4号增长速度较快,增长量分别达到2.58倍和2.87倍;9号增长速度较慢,增长量仅为0.16倍。

2.7 基部茎粗生长量的观测结果

由图7可见,不同幼苗茎粗生长量均呈现“缓慢增长”的变化趋势。其中,3号生长速度较快,但其增长量与观测始期相比仅为0.4倍;5号、13号生长速度最慢,增长量与观测始期相比均仅为0.1倍。

2.8 幼苗叶片完全展开时间观测结果

由图8可见,不同幼苗第一、二、三片叶完全展开时间不同,且同一幼苗第一、二、三片叶的完全展开时间无相关性。第一片叶完全展开时间最早为1号和4号(3月14日),最晚为9号(3月21日),相差7 d;第二片叶完全展开时间最早为4号(3月20日),最晚为3号(3月30日),相差10 d;第三片叶完全展开时间最早为1号、2号和13号(4月1日),最晚为5号和6号(4月8日),相差7 d。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不同幼苗主根、株高生长量变化呈现较明显差异;不同幼苗第一完全展开叶与第二完全展开叶的高度生长量变化无显著相关性,第一完全展开叶高度生长量呈现“快速增长-稳定”的变化趋势,第二完全展开叶高度生长量呈现“缓慢增长-稳定”的变化趋势,且趋于稳定时期及稳定前其增长量的差异不同;不同幼苗第一完全展开叶长度、宽度生长量均呈现“快速增长-稳定”的变化趋势,但趋于稳定时期及稳定前其增长量呈现较明显差异;不同幼苗茎粗生长量均呈现“缓慢增长”的变化趋势;不同幼苗第一、二、三片叶完全展开时间不同,且同一幼苗第一、二、三片叶的完全展开时间无相关性。

3.2 讨论

随着育种事业的发展,木菠萝已进入中国第十批植物保护名录。目前,从大量的育种资源中筛选出优良的单株及新品种推广应用尤为重要。众所周知,确定其是否为一个新品种,需要对其做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以下简称DUS三性测试),只有具备了“DUS三性”才是一个新品种。新颁布实施的《种子法》第二十二条规“国家对部分非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列入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的品种在推广前应当登记。”而登记需要提供DUS三性测试报告等材料,如果木菠萝今后列入了非主要農作物登记目录,在推广应用前同样需要做DUS三性测试。繁殖材料(种苗)是开展木菠萝测试的基本要素,合理选择繁殖材料尤为重要。对于木菠萝的繁殖材料嫁接苗或实生苗,群体内差异究竟有多大,如何更合理地评价群体内差异,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内容。因此,本试验探究同一种果不同种子发育的实生幼苗的个体特性差异,为木菠萝DUS测试、种苗检测标准制定及其育种提供基础参考。

本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果不同种子发育的幼苗在主根长度、株高、第一完全展开叶高度、第二完全展开叶高度、第一完全展开叶长度、第一完全展开叶宽度、基部茎粗及第一、二、三片叶完全展开时间等性状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究其原因主要为实生苗品种内存在差异;其次是同一种果不同部位种子的生理活性等先天条件不一致。因此,在木菠萝DUS测试指南中明确测试材料为袋装嫁接苗,而不选择实生苗;如果开展实生苗的质量监测,需要充分考虑品种内差异的接受度。

本研究仅对‘马来西亚2号一个品种开展了同一种果不同种子发育实生幼苗的形态学特性的差异进行分析,今后可对多个品种开展更深层次的探讨验证,在观测形态指标的同时,对各个生理指标进行分析,包括不同部位种果的生理特性差异探究,从而为木菠萝的选育种、DUS测试与种苗检测等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 叶耀雄,朱剑云,叶永昌,等. 木菠萝种子繁殖试验[J]. 中国热带农业,2008(5):41-41.

[2] 吴 刚,陈海平,桑利伟,等. 中国菠萝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热带农业科学,2013,33(2):91-97.

[3] 潘椰林,潘椰彬. 菠萝蜜栽培技术及经验浅谈[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7):112-113,116.

[4] 杨转英,吴传龙,丰 锋,等. 不同株系菠萝蜜染色体倍性及基因组大小分析[J]. 果树学报,2015,32(4):567-571.

[5] 刘爱勤,桑利伟,孙世伟,等. 海南省菠萝蜜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J]. 热带农业科学,2012,32(12):64-69,74.

[6] 葛 宇,丁哲利,林兴娥,等. 菠萝蜜研究进展[J]. 中国南方果树,2015,44(5):141-146.

[7] 毛 琪,叶春海,李映志,等. 菠萝蜜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3):439-443.

[8] 莫振茂. ‘馬来西亚1号菠萝蜜引种与配套栽培技术[J]. 湖北植保,2015(6):65-66,54.

[9] 范鸿雁,王祥和,华 敏,等. 海南菠萝蜜种质资源调研与收集评价[J]. 中国热带农业,2012(3):34-39.

[10] 覃杰凤,罗莲凤,阳艳华. 菠萝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 南方园艺,2012,23(2):21-22.

[11] 叶春海,吴 钿,丰 锋,等. 菠萝蜜种质资源调查及果实性状的相关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2006,27(1):28-32.

猜你喜欢
个体差异
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策略探究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思考
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发展
小学低年级数学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化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